年羹尧恃宠骄横,才被雍正连降18级,被迫自杀?真相没有这么简单

提起清朝的皇帝,最著名的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了,在他们三人的时代缔造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也因为如此,近年来的清宫剧才对这三位帝王反复不断的演绎。其中雍正皇帝作为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一位帝王,他的登基和治国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雍正皇帝从九子夺嫡中胜出登基,到治国过程中的各个大事,有一位人物是永远绕不开的,他就是年羹尧年大将军。这一对君臣之间从起初互为知己,到年羹尧被雍正连降18级并最终赐死,中间的故事可以说比电视剧还要精彩,那么年羹尧被杀的原因真的只是他骄横跋扈,目无君上吗?真相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年羹尧恃宠骄横,才被雍正连降18级,被迫自杀?真相没有这么简单

雍正(剧照)

很多人都知道年羹尧对雍正最终在九子夺嫡中胜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知道年羹尧跟雍正的私交很好,甚至年羹尧的妹妹乃是雍正的宠妃年妃,这样的关系和地位,劳苦功高的年羹尧骄横一点,跋扈一点,谋点私利真的就不为雍正所容了吗?雍正到底是为什么非要杀了年羹尧呢?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此疑问,那么就让小编带着大家抽丝剥茧,还原一下君臣二人到底因何反目。

年羹尧恃宠骄横,才被雍正连降18级,被迫自杀?真相没有这么简单

年羹尧

年羹尧是清朝为数不多的名将之一,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后来还被雍正加封太保、一等公,如此高官显贵,靠的全是年羹尧自己的打拼和能力,他是真正凭本事赢得了帝王的青睐和后来的地位。大家也许不知道,年羹尧的"年"姓原本是严,元朝末年因避战乱,迁居到安徽怀远,明朝时统计人口,因口音问题,被登记做了"年",这就是年姓的由来。从他的姓氏,大家也许不难发现,年羹尧是一个纯粹的汉人。在清朝时,汉臣达到的最高地位,非年羹尧莫属,以后的曾国藩等汉臣都远未达到年氏的高度。而由于年羹尧是汉臣的缘故,也注定了无论他是否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也无论他对帝王是否忠心耿耿,是否谦卑自抑,他都无法获得帝王真正的信任。

年羹尧恃宠骄横,才被雍正连降18级,被迫自杀?真相没有这么简单

年羹尧(剧照)

虽然是靠军功得到的如此地位,年羹尧本人却是一个文人,他是康熙年间的进士,文采出众,很受康熙赏识,曾多次担任四川广东等地的主考官,相当于一省的教育厅长,如此资历,却最终累获军功,成为统兵大将,镇守一方,不得不佩服年羹尧的文韬武略,殊非常人。这样一个熟读经典和历史的人,你能想象他像一个大老粗的纯武将那样,毫无头脑,骄横跋扈到目中无人吗?连雍正自己杀年羹尧的理由都是:年羹尧办事一向细致,这次故意给我把"朝乾夕惕"写为"夕惕朝乾",是目无君上。这样的借口,真的只是一个借口,所以说,年羹尧的死,根本不是因为他目无君上,骄横跋扈。

年羹尧恃宠骄横,才被雍正连降18级,被迫自杀?真相没有这么简单

年羹尧(剧照)

年羹尧真正发迹,并不是在雍正时期,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是一方大员。康熙48年,不到30岁的年羹尧已经被康熙升任为四川巡抚,在巡抚任上,年羹尧为平定准噶尔的入侵保障了军事后勤,并在后来青海的叛乱中,采用"以番攻番"的策略很快平定了叛乱。

年羹尧恃宠骄横,才被雍正连降18级,被迫自杀?真相没有这么简单

雍正(剧照)

雍正继位之后,年羹尧和隆科多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平定青海叛乱是在雍正二年,这一年雍正刚刚登基,政局不稳,年羹尧的平叛胜利极大的支持了雍正的地位,这一战的胜利甚至为康熙一雪前耻。曾经的康熙御驾亲征青海,就曾一败涂地,而年羹尧的胜利,让清朝扬眉吐气。因此战,被雍正授予总揽西部一切事务的权力,俨然是雍正在西部的代理人,更加令人羡慕的是,雍正还给予年羹尧人事任免的权力,不仅是西部人事,甚至是朝堂上的人事任免,雍正都要征求年羹尧的意见,年羹尧推荐的人选,被称为"年选",具有优先录用的优势,足见雍正对他的重视。所以年羹尧所谓的目中无人,骄横跋扈,完全就是雍正皇帝给予的特权,如若不用,岂不深负皇恩?

年羹尧恃宠骄横,才被雍正连降18级,被迫自杀?真相没有这么简单

年羹尧(剧照)

雍正曾经给年羹尧的信中,将年羹尧大大的褒奖:"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这简直就是雍正对年羹尧感激涕零了。雍正更曾说过:"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言辞之间,完全一副对年羹尧完全信任的模样。雍正如此所作所为所言,难道不是故意在纵容年羹尧吗?事实上,他也的确成功的迷惑了年羹尧,让其忘乎所以,做出了结党营私,目无同僚,甚至真的拿自己当皇帝的知己,引得满朝文武的反感。欲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也为他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年羹尧恃宠骄横,才被雍正连降18级,被迫自杀?真相没有这么简单

连降18级

那么一个如此优秀的臣子,雍正为何一定要杀之?除了上文所说的,雍正对年羹尧并不真正信任之外,还有几个事情可以看出雍正的心理变化。年羹尧作为名将,治军极严,他的属下,对年羹尧的命令无条件的服从,只知有年大将军,而不知有圣上。年羹尧在冬天看到一个车夫手上落了雪,心下怜之,想让部下帮他擦掉,于是说了一句:"去手"。部下二话不说,就把车夫的手砍了下来,足见部下对年羹尧的命令毫不思考,无条件的执行。曾经一次雍正检阅年羹尧的部队,赏赐士兵门西瓜,可是无人动手,直到年羹尧下令,士兵们才敢吃。此情此景,试问哪个皇帝不心惊?年羹尧拥有一支完全服从自己的百战之师,又是一位不受完全信任的汉臣,如果他一声令下,想要作乱造反,那整个天下,都有可能变色。雍正皇帝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出现。可是雍正不能以此理由杀了年羹尧,那样会引起满朝文武甚至后世历史的批判,所以也就有了雍正故意纵容年羹尧,捧杀他的事情出现。

年羹尧恃宠骄横,才被雍正连降18级,被迫自杀?真相没有这么简单

锒铛入狱

一切皆如雍正计划的一样,年羹尧被雍正灌了迷魂汤,忘乎所以,做出了结党营私,骄横不法的事,引得满朝文武都嫉恨,在处置他时,所有人都拍手称快,最终年羹尧被连降18级,成为一个看门的小兵,受尽羞辱,最终也免不了被赐死,何其悲哀。

参考文献:《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