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科心電圖分析步驟(全)

一、標準電壓:

注意定準電壓,確認1mV是否等於10mm。以免將正常心電圖誤診為低電壓。(1mV=5mm)或高電壓(1mV=20mm)。並應注意定準電壓的方形波四角是否銳利。以評估阻尼是否適當。

二、心率

應根據P-P間期或R-R間區測定心率。正常情況下,兩者一致,不需分別測定,二度以上的房室傳導阻滯或房室分離時,心房率與心室率有差別則應分別測定心房率及心室率。心率可分為以下三類情況。

(1)正常心率:60-100次/分。

(2)心動過速:心率>100次/分。

(3)心動過緩:心率<60次/分。

三、心律

根據P波電軸、方向,可以確定其為竇性P波。(包括起源於心房上部),起源於心房下部及交界區的逆行P波。如P波不明顯,可根據QRS波群時間、電軸及形態特點推測其為室上性或室性心律。有時P波隱藏於ST-T波段內,應注意注意辨認。應注意心率是否規則如不規則。應注意其為有規律,如不規則,或無規律的不規則。

四、P-R間期

正常P-R間期0.12~0.20s。P-R間期持續性>0.21s提示一度房室傳導阻滯。P-R間期<0.12s,P電軸正常,可見於預激綜合徵,P-R間期<0.12s,P波為逆傳型,通常反映激動起源於交界區。P-R間期長短不一,P波與QRS波群無固定時間關係,反映房室分離。

五、P-R段

P-R段是指P波終了與R波開始之間的一段間距,通常反映P-Ta段變化,正常情況下,P-R段位於等電位線,或輕度低壓,如P-R段明顯壓低(>0.8mm)或抬高反映心房肌損傷,可見於心房梗死、急性心包炎。

六、P波的電壓和時間

P波電壓增高(>2.5mm)多見於右房肥大,P波時間增寬(>0.11s),多見於左房肥大。

七、QRS時間及形態

正常QRS時間 ≤ 0.10s,QRS時間增寬(≧0.12s可見於室內傳導阻滯,也可能由於激動起源於心室,應加以鑑別。室上性QRS波群時間、形態正常,室性QRS波群及室內傳導阻滯QRS波群寬大畸形,且具有一定的特點。

八、QRS電壓

測定肢體導聯和胸導聯QRS電壓,注意有無高電壓(符合左室肥大或右室肥大)。或低電壓。胸壁菲薄的健康青年人可出現左胸導聯或右胸導聯QRS高電壓,應與左室肥大或右室肥大進行鑑別。QRS低電壓可見於肥胖患者。但更多介於病理情況,如心包積液、粘液性水腫、肺水腫或瀰漫性心肌疾患。

九、QRS電軸

測定額面QRS電軸。通過目測可以確定QRS電軸是否在正常範圍、異常右偏(+100°以右)或顯著左偏(-30°以左)。

十、胸導聯R波遞增情況

正常情況下,V1~V6導聯R波遞增不良。如二波遞增不良或逆向遞增多屬病理情況,除見於前壁心肌梗死外,還可見於左束支傳導阻滯、左室肥大或慢性肺氣腫等。

十一、異常Q波(包括QS型)

Q波時間>30ms,深度>0.1mV波稱為異常Q波。異常Q波(包括QS型)多見於心肌梗死,但也可見於一些非梗死疾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心室肥大、左束支傳導阻滯或左前分支阻滯等,有時還可見於正常變異,應注意鑑別。

十二、ST段

注意ST段有無偏移。正常情況下,除 導聯外,ST段壓低不應>0.5mm,肢體導聯ST段抬高可達1mm。右胸導聯的ST段抬高有時可達3mm,不要誤認為病理情況。

十三、T波

注意T波的振幅及極性。在R波佔優勢的導聯(如 Ⅰ、Ⅱ 、V4~V6)出現T波低平、倒置多數異常情況,對T波增高的評估應持審慎態度。正常人胸導聯的T波有時高達10mm。對T波增高者應注意有無臨床症狀及某些病因如高血鉀、心肌缺血等ST段有無偏移和T波增高的形態。

十四、Q-T間期

Q-T間期延長可可為電解質紊亂(低血鉀、低血鈣)藥物作用(如奎尼丁)和心肌缺血的診斷線索。青少年不明原因的昏厥伴Q-T間期延長提示特發性長Q-T綜合徵。服用奎尼丁等藥物前,應仔細測定Q-T間期,如已有Q-T間期延長,應避免服用,短Q-T間期見於高血鈣和洋地黃作用、短Q-T綜合徵。

十五、U波

不要忽略對波的觀察U波增高,(高於T波)和胸導聯U波倒置均有較大的診斷價值。

十六、QT間期閃離散度測定。

對Q-T間期明顯延長者,應測定QTd,以協助判斷其臨床意義。

心內科心電圖分析步驟(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