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業:P2P關停潮或持續

近期頻現的倒閉潮將互金平臺再度推向風口浪尖。繼6月包括唐小僧、善林金融等60餘家P2P網貸平臺集中倒閉後,7月剛過半,據不完全統計,已出現問題平臺近50家。

對於平臺頻頻“爆雷”原因,市場普遍認為是由“擠兌”引發。但亦有業內人士表示,“擠兌”只是誘因,真正的原因是平臺運營和資金鍊問題的集中體現。

自融類平臺出局

這次網貸行業地震是從2018年6月開始的,2018年前5個月,每個月倒掉的平臺均在20家左右,直到6月,倒掉的達到63家。其中有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是端午節唐小僧“爆雷”,在此之前有10家問題平臺,唐小僧之後則有52家平臺出問題,唐小僧之後,聯璧金融等四大高返平臺全軍覆沒。

進入7月,態勢愈演愈烈,根據網貸之家統計,進入7月前10天就有40多家平臺“爆雷”。

P2P的倒閉潮讓整個市場極其不穩定,各類負面消息不斷,投資人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恐慌情緒持續蔓延,這又加劇了行業的擠兌現象……

在第一波“爆雷”潮中,一些高返類、違規性自融類平臺首先被擠爆,杭州7月第一週出現的17家問題平臺,大部分都稱不上真正的P2P。這17家平臺中,能詳細披露平臺數據的只有6家,從合規層面看,部分平臺存在違法違規現象,據牛板金創始人王旭航稱,平臺投資方挪走了31.5億用於房地產開發。這實際上是打著普惠金融的旗幟開發房地產。

有專家表示,這次“爆雷”的平臺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高返平臺。這種平臺實際上不是互聯網金融平臺,實質上是互聯網傳銷;二是期限錯配的平臺。如活期平臺,因為期限錯配,將短期資金投入到了長期項目,一旦遇到大規模贖回,迅速就“爆雷”;三是大額項目平臺。現在中國降槓桿,企業最難受,也最缺錢,很多平臺將資金投向了大額企業貸款項目,一筆貸款出現了壞賬,集中性風險就來了;四是自融平臺。很多平臺實際上是融資給自己用,這類平臺具有很大的風險。

正常平臺受波及

最近,網貸平臺資金淨流出是普遍現象。對於網貸平臺來說,投資人和借款人是資金的兩個出入口。正常情況下,只要網貸平臺每個月的資金淨流入充足,為借款人展期沒有問題。但是當投資人不再投資,資金淨流入下降,借款人又無法償還本金,加上投資人擠兌,很多平臺就扛不住了。

7月13日,貝米錢包發佈P2P良性退出公告,稱從7月1日開始,在輿論環境和用戶恐慌等因素的合力下,出現每日淨流出3倍於以往情況,遠高於正常回款與債權轉讓兩種方式所能提供的兌付金額,平臺還增加了“部分借款人提前還款”這一特殊方式兌付,但即使如此這三種方式仍無法滿足全部的兌付需求,於是只能選擇良性清盤。

“這是這個行業第一次在資金淨流入上出現收縮。”網貸行業資深研究者羿飛認為,從前倒掉的平臺中幾乎都是惡意的、騙錢的,這次卻危及了正常經營的平臺,“做純粹P2P業務的公司也有倒閉的”。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認為,在實體經濟去槓桿的宏觀背景下,所有貸款類機構都在承壓,考驗的是平臺的資產配置和風控能力。“單從合規屬性上,還不足以解讀此次平臺‘爆雷’潮。”

在薛洪言看來,當前網貸業非理性恐慌,源於對行業發展缺乏明確信心,市場的情緒變化,已經導致了風險傳導的連鎖效應。

行業維穩需要信心,合規平臺迎來契機

在P2P行業雷聲滾滾之時,市場等來了監管層對互金行業的最新表態。

近日,在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的會議上,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明確提出,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並再次強調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尤其是金融風險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的首要工作任務。

在行業出清過程中,網貸行業的兩極分化也在加劇。眾多不合規平臺出問題的同時,主流平臺不斷傳出好消息。6月份,玖富普惠宣佈完成6500萬美元D輪融資,此輪融資完成後,上市時間應該也快了。7月11日,懶財金服宣佈獲得超5億元C+輪融資,由5家上市公司聯合投資。今年5月底,懶財金服剛完成C輪融資。7月13日,51信用卡在香港成功上市。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作為普惠金融領域的重要力量,P2P行業應該要樹立信心,同時社會輿論也應該盡力還合規經營的平臺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起碼讓它們不因市場情緒波動而活不下去。(記者王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