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了的改革家——王莽和王安石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么两个改革家王莽和王安石。王莽因其的各项措施具有远见卓识,潮跨时代的影响,因此被誉为“最像穿越者的改革家”。王安石也同样被誉为11世纪中国伟大的经济学改革政治家。随着历史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对王安石的评价也逐渐正面化。

穿越了的改革家——王莽和王安石

王莽

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子。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于公元23年。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穿越了的改革家——王莽和王安石

王莽谦恭未篡时

王莽在位期间,利用降低货币成色,使国家获得更多的黄金,面额高的货币,货币成色越低,减少这个政策低收入人群的影响;禁止私人奴隶买卖;天下土地归国有,主张把田地分给老百姓耕种,被誉为均田制的鼻祖;酒、盐、铁改为国家专营;稳定粮、布市场;根据收入对渔、猎、商、匠开征什一税;欠收时减少官俸;从严治官;提倡古文学派;发展外交等现代化的政策措施,即使今天看来都非常有借鉴意义。王莽年间将中国领土扩大到青海、打败高丽句。所以才会有人说王莽是个穿越到古代当皇帝最成功的一个人。但是因为黄河改道的洪灾,农民起义,官军战败,才导致王莽虽然有大多数人王莽,最终还是垮台。落得个被叛军杀死的下场。至于正统史书上说王莽在未篡位之前都是的装的,或许有待商榷。

穿越了的改革家——王莽和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政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靖康之变时的那个爷俩皇帝之一)追封王安石为舒王,配享孔庙。后至靖康元年(1126年),又被追夺王爵,毁去配享的画像,降王安石从祀于庙廷。

穿越了的改革家——王莽和王安石

变法失败

王安石主政期间,实施变法:青苗法,每年青苗不接的时候,农民可以低于地主商人的放贷利息向政府贷款给,等到收获之后,再行归还;均输法,要求各地方政府在首都设立专用仓库,丰收时大量购入,以解决歉收时的赋税问题,改由用货币替代实物纳税; 免役法,规定全国每一个成年男子,都有为国家服劳役的义务。想免除劳役,必须缴纳代役金,由政府代为雇人充当(使得有宋一代,唯一一次与少数民族政权战争胜利告终的局面);市易法,平抑物价; 方田均税法,就是对漏税耕地和田赋清查和整理,全国多查出360万亩依照肥沃贫瘠,分为五等,不同等次赋税不同。完全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王安石的举措完全超越了11世纪的农业社会眼光。他的改革受益一直持续到颈康之变时,国库依然充盈。但是由于时代不对,所处的环境和皇帝的意志力不坚定,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所幸,王安石在文学上自成一派,“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地位,仍是非常有分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