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抄襲隋煬帝的詩句,唐太宗「稍遜風騷」的傳言是否屬實?

李世民抄襲隋煬帝的詩句,唐太宗“稍遜風騷”的傳言是否屬實?

毛爺爺教導我們說:“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唐太宗李世民在文采方面或許不及李白、杜甫,但相比於很多唐代二線詩人也毫不遜色,他在《全唐詩》存詩八十餘首,足供後人高山仰止的了。然而也正是這些傳世詩作,為後人留下了“稍遜風騷”的口實,有讀者就從中發現,李世民竟抄襲了隋煬帝的詩句:

唐·李世民《賜蕭瑀》: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據《隋書·楊素傳》記載:“煬帝手詔勞(楊)素,引古人有言曰:‘疾風知勁草,世亂有誠臣。’” 李世民在《賜蕭瑀》詩中將隋煬帝給楊素的評語稍作修改,挪為己用,變成了評價蕭瑀的詩句。讓人覺得他投機取巧,剽竊他人智慧成果,以至於落下了“稍遜風騷”的名聲。

李世民抄襲隋煬帝的詩句,唐太宗“稍遜風騷”的傳言是否屬實?

不過筆者並不這樣認為,下面我就跟朋友們一起分析其中的奧秘。

“板蕩”一詞,出自《詩經·大雅》,其中有《板》《蕩》兩篇,舊說《板》《蕩》二詩皆諷刺周厲王無道。後來“板蕩”常用來形容局勢混亂,社會動盪不安。“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大意即為:只有在猛烈的狂風中才能看到草的堅韌;只有經過局勢動盪的洗禮,才能看清臣子的忠心。

詩題為《賜蕭瑀》,蕭瑀是大唐開國元勳之一,他有個特殊的身份,是隋煬帝蕭後的弟弟,也就是隋煬帝的小舅子,因反對隋煬帝出征高句麗,貶為河池太守,後歸附唐朝。他以這樣的身份投靠李世民,換做常人一定對他有所忌憚,但李世民欣賞他的才能,不但接納了他,還委以重任,可見其胸襟之廣闊。蕭瑀後來獲封宋國公,還擔任過宰相,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

李世民抄襲隋煬帝的詩句,唐太宗“稍遜風騷”的傳言是否屬實?

《舊唐書·蕭瑀傳》記載:“太宗又曰:‘此人不可以厚利誘之,不可以刑戮懼之,真社稷臣也。’因賜瑀詩曰:‘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這句“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其實不僅是評價蕭禹作為臣子多麼地忠誠,自己作為君主多麼地有眼光,實際上也結合了蕭瑀的特殊身份,向他的老對手隋煬帝露出了勝利者的微笑!

隋煬帝原詩“疾風知勁草,世亂有誠臣”是對楊素的評語,楊素擁立隋煬帝登基有功,至死未曾反叛。但並不意味著楊素不曾有過反叛之心。早年楊素就曾對自己的悍婦老婆說道:“如果將來我做了皇帝,一定不會讓你做皇后。”結果被老婆告發,丟了官職。好在隋文帝把這件事當成了玩笑,不久又讓他官復原職。

李世民抄襲隋煬帝的詩句,唐太宗“稍遜風騷”的傳言是否屬實?

可以說,隋文帝用他的仁德,換來了楊素的忠心。然而隋煬帝比他的父親差得太遠,以他的聰明才智,最後竟被自己最信賴的大臣宇文化及所殺。“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誰是勇夫?自然是隋煬帝;誰是智者?自然是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引用隋煬帝的詩句,可認為是一種古今對比的寫法。

一些淺薄的讀者,只從這首《賜蕭瑀》詩中看到了李世民抄襲隋煬帝詩句的表面現象,卻不願發掘詩中更深刻的內涵。漂亮的話誰都會說,但真正懂得以仁德之心對待臣子,從而贏得臣子的忠心,卻不是哪位帝王都能做到的。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還不錯,關注一下又不會懷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