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隋煬帝——楊廣大帝:江山政權可以丟,大運河一定要繼續……楊廣大帝開運河,千秋功過任憑說。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我和頭條的故事#

公元603年,隋煬帝開始修建運河。他首先修建的是從洛陽到涿郡(今北京西南)的"永濟渠"。隨後十年內,他又修建了永通渠,通濟渠等運河,終於是將洛陽到杭州的1700公里水道給修建完成。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隋煬帝的墓,位於揚州市邗江區槐泗鎮槐二村,我見到時在揚州城北六公里外的荒野雷塘,一度連個像樣的墓碑都沒有。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儘管他身上揹負著千秋萬世的罵名,其實他是一位"不愛江山愛事業"的千古一帝。大抵這又印證了那條不成文的規矩,一個好人,未必能做一位好皇帝,而一個好皇帝,也很難成為人人都讚賞的好人。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楊廣十三歲時被封為晉王,二十歲統帥軍隊南下滅陳,活捉了胭脂井裡的陳後主,統一了南北,二十三歲的時候成了主管揚州的封疆大吏。那時所說的揚州並非今日的這座城市,而是指的江南一帶的廣大地區。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楊廣文治武功,對江南這片土地也是格外的喜歡。他納江南的女子為妃,與江南的士子激揚文字,甚至和當地的人們學起了吳儂軟語。待到他三十六歲稱帝之後,在修東都、設科舉、聯西域、降南越、通臺灣、戰遼東之餘,還不忘三下江南,來這裡實地視察,卻被汙為"遊山玩水,眠花宿柳"。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栽贓他:為了去江都(今揚州)看瓊花這麼一個“美麗”的理由,於是信口下令修掘了這座舉世矚目的千里大運河,便有了"信口開河"一說。最終他在面臨"江山與事業"抉擇時,毅然選擇了要事業不要江山,堅持在挖掘運河的第一線!被手下的大將宇文化及殺害在了江都(當今的揚州),且被"汚名一生千載"——荒淫無度花下死。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這樣乾淨明麗的詩文,竟然都是出自這位千夫所指的君王筆下!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若楊廣不是生在帝王家,想必他一定是一位如同若干年後李白那樣的遊俠,一襲白衣,風流瀟灑,飄然配劍行走於九州之內,去追尋他的理想和紅顏知己,高興的時候,或白日放歌須縱酒,哀傷的時候,或與爾同銷萬古愁…… 然而,歷史不是假設。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今日隋煬帝的陵園內,此景或悽悽涼涼,悲悲慼慼;遊人或渺渺寥寥,或熙熙攘攘。他的荒冢孤零零立在風中,陪伴他的是那條千年流淌不息的大運河,繁榮滋潤著中華大地。“君王忍把平陳業,只博雷塘數畝田”——卻博得神州興旺、一統江山、千秋萬代;當年中唐的詩人羅隱路過此地的時候曾如是說道,當時算是對他的一聲嘆息吧,今回首又何尚不是印證了隋煬帝的“高瞻遠矚”呢!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格外有趣的是,揚州舊時叫做廣陵。據說在楊廣主管揚州的時候對此相當地不爽,廣陵,廣陵——楊廣之陵,難道要我死在這裡不成?於是,變將廣陵改為江都。誰知,前趕後趕,百轉千折,還是沒能逃脫葬身於此的命運,或許這也是歷史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天命使然吧!

隋煬帝——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

有道是,楊廣大帝開運河,千秋功過任憑說:京杭運河川南北,中華民族抱一團。或說:不要江山要運河,荒淫無度花下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