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里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究竟为何意?

百炼晴空


其实这句话挺好理解的,也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是在接受了几千年传统偏向儒家学说教育之后,我们对老子的“道”家学说理解甚少,他的一句“弱其志”的字面意思和我们接受的教育产生冲突了,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说老子这是“愚民政策”,其实不然。

理解这句话,不需远看,看这句话的前一句就可以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里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人民为什么会争,会盗,会乱?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

老子接着就提出了解决办法。而办法里的所谓的“虚”“弱”并不是贬义,而是老子独有的哲学概念。虚其心就是使人们心灵开阔,弱其志就是让人们少了戾气,使人们心志柔韧。通俗点说,就是别暴脾气,遇到点什么小事都炸毛。


安意如


老子的意思,不过想要得到一个自然、自在、自由的理想社会。这种理想社会的构想,与他对现实社会的认知与反思有关。


一、「乱」之根源

老子认为,世道之乱,起于由人之欲望而引起的各种「有为」。这可从三方面来说。


第一,人之各种欲望,追求感官的刺激,流逸奔竞,本身就会给人带来不好的结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十二章》

五色、五音、五味等代表多欲之生活,其结果则竟至「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老子对这种多欲的生活状态是否定的。


第二,认为追逐欲望,而必然会引起相互争竞。这是社会乱之根源。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道德经·三章》

所谓「不争」「不为盗」「不乱」,皆就取消争竞而言。由此可知,老子认为社会之乱,在于人们相互争竞,而相互争竞,是因为人对欲望的追逐。所以老子就从这个角度立说,如何才能使民不争呢,使他没有相应的欲望就好了。「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云云,皆就此而说。


第三。人们对欲望的贪婪和追逐,已经到了不顾生命的地步了。贪名利而不顾危亡。老子就说: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道德经·四十四章》

你所贪求的欲望,真的比你的命还重要么?老子乃于此唤醒世人,贵重自己的身体性命,不要为了欲望而奋不顾身。


基于此,老子对物欲文明是持否定态度的。其云: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道德经·五十三章》


二、为何要「虚其心,弱其志」

基于对社会现状的认知以及对物欲文明的否定,老子当然否定多欲的生活。于是他所主张的生活态度,就正与之相反。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十二章》

所谓「为腹不为目」,即只求饱,而不求额外的欲望追逐。严灵峰说:「腹易厌足,目好无穷」。其言甚是。「目」代表的是外在无穷的追逐,「腹」代表的是内在必要的满足。所以陈鼓应先生即说:「为腹」,即「实其腹」「强其骨」;「不为目」,即「虚其心」「若其志」。


所谓「虚其心」,即使其心灵宁静,无忧虑与私欲。「弱其志」,是相对于追逐欲望的强盛之心而言的。弱其志,即使其消除强盛相争追逐之意志。「虚」和「弱」在老子的语境中,都是正面的意义,是老子所赞许的。比如「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弱者道之用」等。


老子所肯定的,是诸如「虚」「静」「无为」「柔弱」「愚」等。这些词在日常语境中,往往表示消极意义。但老子恰恰是在否定现实种种「作为」的基础上而建立其理论的,故「刚强」「实」「有为」「智」「仁」等日常表示积极意义的观念,在老子那里恰恰是被否定的。了然这一层,便不至认为「虚其心,弱其志」是一种否定。正如所有人都知道的,「无为」在老子那里不是一种否定义。


三、「虚其心,弱其志」会怎样

「虚其心」这句话,完整的表述是这样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这是圣人治理天下之方法。


首先,这并不仅仅是对百姓的要求,而是圣人也要如此的。上面所引「圣人为腹不为目」,即「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之意。而《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云: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河上公注云:「甚谓贪淫声音,奢谓服饰饮食,泰谓宫室台榭。」圣人要去除掉这些,还是「为腹不为目」之意,也即「虚其心,弱其志」。所以这是圣人也要做到的。


老子既然对多欲社会状态否定,则其所主张的更好的简单清静的生活,自然是所有人而言都是好的。不可能让百姓少欲,而让君主多欲。不是这样的。


既然圣人也要「去甚,去奢,去泰」,则圣人之治理国家,自然也要力求其人民「虚心」「弱志」。


在老子的设想中,一个没有多余欲望追逐与争竞的社会,是太平安闲的理想社会。大家都不争,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所以,「虚其心」云云,是圣人之治的方法。那么最终用这种方法治理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五十七章》

这是老子所构想的理想社会。


所以「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云云,是老子认为通往理想社会的方法,而与我们普通所谓「愚民」无干。


孙虚白


诸子百家本质上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开出的药方,给统治者出的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而且写作的对象都是统治者。

我们熟悉的诸子百家基本上都是针对社会开出的药房,写的书都是给统治者读的,老子本质上就是向统治者出主意的人,他的方案就是回到原始社会的小农经济,过着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老子的这些主张都是对的,只不过现在的这些问题被我们这些被统治者看到了,就拼命的往玄妙的方向上解释,其实哪有那么玄妙,就是老子给统治者的愚民之术。

你看着不爽,那是因为你是个被统治的人,读者的错位让原本很清楚的话解释的云里雾里,很直白的讲,老子的这句话就是愚民之术,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


昭烈名臣


实际上这句话有很多种理解方式。一种认为是修道方式。另外,我的看法是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是在政治层面上提出的一个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防止两极分化,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另外,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和削减各种引起人们邪念的社会思潮,达到阴阳的平衡,这正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而物质和精神建设的关系,也正如阴阳互根的道理那样。所以,那些说老子愚民的说法是完全错误和别有用心的,应当坚决予以回击和抵制。


乾坤正法79859246


当然不是真的,那些把《道德经》当成愚民政策的人,是根本就没有理解《道德经》的本意。



要理解这几句,就需要结合上文,不能纯粹的靠这几句。我们来看一下《道德经》的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四句,是承接前面三句而说的,并不是莫名其妙的就说了这么两句。

我们先不看原文,先看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自然的,尚贤,则民必争;

贵难得之货,则盗贼疯起,小盗盗物,大盗窃国;

见可欲,则生奇欲,奇欲生,则民心必乱。

为什么呢?因为这都是人道,人道积有,积物;而天道贵无,积虚。

人之道,以好积为德,以积物为得。自然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一旦君王以人道治之,则民争,民为盗,民心乱,则天下乱。

以天道治之,则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则民不争,不为盗,民心不乱,则天下治。

回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四句再来看:

虚其心:虚其民尚贤好争之心;

实其腹:民守其天真淳朴之心;

弱其志:弱其民强为人道之心;

强其骨:强其民笃守天道之心。

后面几句也是一样,都是强调绝人道,复天道。去人之伪学,奇欲,复天之真,正欲。

为无为,则无不治。

圣人治理天下,在于辅佐天道,充当天道的助手,因任万物以自然。自然而然,不以人道之伪而灭天,则无不治。

与珍爱君一起,学习华夏文化,共同见证华夏崛起吧。


珍爱君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说的是要使人们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出自《道德经》第三篇,很多人对此断章取义产生误解,我再次用最通俗的讲解给予还原。

虚其心,实其腹。

不是要人们什么都不要想,而是不需要去想太多,就可以安居乐业。不需要去斤斤计较,不需要太多花花肠子尔虞我诈,就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会这么重点说吃的,是因为古人认为“民以食为天”,这里不仅包含吃的问题可以解决,而且居住问题也可以解决。

弱其志,强其骨。

这里讲的志,不是志气的志,而是倔,是贪欲。不需要太多贪心欲望了,因为人们都很满足,要吃有的吃,要住有的住,没有人被委屈,被欺负。而且人,也很健康强壮。

这样的社会状态,可以“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样就能使得人民,不需要去知道什么政治走向什么政令啦,也不用去懂得太多道理,又不需要去生什么私心欲望了,因为人人平等嘛。即使谁很聪明,也不敢去生什么私心去特意做什么事情,因为即使你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也其他人也没觉得值钱,你这稀世珍宝也就不稀罕了,你赚再多钱,也没用。这样就是无为之治啦,那么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到这程度,治理国家,就也没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了。

这样解释,我认为才是对的,您认为呢?还需要花费心思花花肠子的去解释的那么深奥吗?


命理师陈一宏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很多人初读到这段话,以为老子在推行愚民政策。有书君认为,这实在是对老子思想的一大误解。


老子认为,只有不崇尚贤才,才会使人民不去争名夺利;不以稀有的东西为贵,才让人们不产生偷盗的行为;不令人们见到可以激发他们欲望的东西,人心才不会被扰乱。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初接触社会时,都如婴孩般纯洁无邪,没有过多的欲望,也没有狡诈的心机。正因为没有外在物质条件的渴求,人心反而更自在快乐。


故老子一再强调“无为”。“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去做不应当做的事情。凡事顺其自然,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只有如此,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


老子认为,要净化人民的心智,满足他们的温饱需求,削弱他们的欲望,强壮他们的筋骨,令人民没有奸诈的想法和非分的欲求,让聪明人也不敢胡作非为。如此,天下才会太平。


“虚其心”:


要想使人们的心灵变得纯洁,性格变得淳朴,必须要涤除人们心中过多的杂念,祛除贪、嗔、痴。只有思想纯净了,心境方能淡泊宁静。


“实其腹”:


民以食为天。温饱问题,任何时候都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但食物不宜太过奢侈铺张,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已然足矣。倘若一味地追求口腹之欲,则反而有舍本逐末之嫌疑了。当今社会的很多富贵病,皆为病从口入呢。



“弱其志”:


做人,不是不要有志向,而是要减少非份的欲求,不要有太高、太大、不切实际的欲望,不能太过争强好胜。以平常心做寻常事,如此,不期望,才会不失望。


“强其骨”:


身体是革命的根本。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要想让国家强大兴盛,首先要让老百姓都拥有强健的体魄。


当然,强骨,不但指拥有强健的体格,更指要有做人的骨气。“士可杀而不可辱”,有骨气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保持淳朴天真的本性,顺应四季万物的更替,不强求、不奢望。这种极其朴素的状态,未尝不是一种美好。


曾经读到过一则小故事,是说一个渔夫在海边钓鱼、晒太阳,刚好有一位富翁经过,好心地告诫他必须要多干活,赚更多的钱,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渔夫问道:“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呢?”富翁认为,那是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比如:自由自在地晒太阳。渔夫听后大笑,说:“我不是正在过这样的生活吗?”


故事虽小,却颇有深意。这不正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最好诠释吗?

小时候,幸福是如此简单。饿了就吃,吃了就玩,哪怕是一块小小的泥巴,也能变出无数的花样,能玩得不亦乐乎。


为什么长大后,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情况下,许多人反而感到不快乐呢?那是因为外在物质形式的攀比,让人们失去了原先的幸福感。



林语堂先生说:“什么是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瞧,幸福其实就这么简单。


生活需要做减法,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崇尚极简主义生活,方能让心灵获得更大的自由。

人要追求美好的生活环境并没有错,但凡事都要懂得适可而止。珍惜眼前的幸福,以冷静的目光去审视自己的心灵和行为,方能知足常乐。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有书君认为,这就是老子所要传递给人们的,一种简单淳朴的生活方式,一种修身养性的崇高境界。倘若人人都能做到这几点,又何愁天下不太平呢?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这几句话出现在《道德经》第三章中,是老子“愚民”策略中的“愚民”之法的部分内容。

在这一章中,老子先提出“三不三使”策略,谈为什么要“愚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然后列举圣人的“愚民”之法,谈怎样“愚民”: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最后得出“愚民”大治的结论:“为无为,则无不治。”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意思是:

“所以圣人治理国家,让百姓的思想单纯,让百姓吃饱肚子;让百姓的志向弱小,让百姓的体质强健——始终让百姓保持没有智谋没有欲望的状态,使那有智谋的人不敢妄作。

“愚民”的思想源自老子——当然,身处统治阶层又并非统治者的老子从国家稳定、天下太平的朴素愿望出发,提出了“愚民”的治国策略,也就是说,老子的愚民策略不是建立在欺压人民基础上,而是为了顺应自然,使人民生活更安定。这种策略,恰恰又符合他推崇的“道”。 怎样“愚民”?老子为统治者支招:一是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不推崇让人羡慕的比一般人强的榜样(人或事物),使百姓平平淡淡,没有什么追逐效仿乃至攀比的;二是不珍爱难得的财物,使百姓心无旁骛,没有贵重的概念,不会产生什么东西非常好,也要得到的想法,就不会去偷窃,当然就没有盗贼产生了;三是不让那些容易让人产生非分之想的事物出现,使百姓保持没有欲望,心不被迷乱。这三点归结起来,就是让百姓保持心无杂念。老子举圣人治国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例子,不过是为前面的三点策略张目。“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是这个策略的目的,终结目的就是“天下太平”。在这里,老子一方面提出“不尚贤”方针,一方面又极力推崇圣人。 在这里就老子“不见可欲”的主张稍多谈一点儿:不使能引起人们欲望的事物出现,确实可以减少人们的“心乱”,这不只对为政者有意义。比如,俗语说的“露白”,有些让人眼红的绑票抢劫,就是太张扬有钱造成的;比如,女人过分显露的“性感”,确实容易让人产生非分之想,进而造成他人的犯罪。即使定力比较好的人,在特别有机会时也有心动的时候,如果不造成这样的机会,避免他人的心动,或许可以避免一场危机。

老子在提出“愚民”之法时拿圣人说事,似乎这就是真实出现过的例子。老子所说的圣人有没有,不好考证,是尧还是舜,是商汤还是周文周武,好像都没有达到老子所说的圣人标准。

老子基于当时华夏仅有的范围提出了三点策略,他没有料到、也不可能料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即使在华夏范围,后代的发展也超出他的想象。“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不可能的。偌大个世界,人类的智慧不可能停留在原始水平上。无智无欲,就会落后;而天下又不可能都保持无智无欲,别人有心智又有欲望,所以谁落后谁就处于劣势,处于劣势就会被弱肉强食。愚昧落后不是“处下”,不是“守柔”。

《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是通过“愚民”的方式,使智者“不敢弗为”(帛书本第三章)的“无为”。智者“不敢弗为”,统治者当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无不治”。

再次强调,《道德经》是一篇具有普世价值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基于对实践的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认知,对实践有指导价值,不是“修行”专著,“修行”之说是误入宗教歧途的歪理邪说。《道德经》也不是“修炼”之书,不是中医学理论,更不是教化人成仙的天书。


陈广逵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可以这样理解。虚弱其心志,实强其腹骨。虚其心就是清心,也就是不要有争强好胜之心。弱其志就是寡欲。也就是不要有为所欲为之志。实其腹,就包腹,也就是一箪食一瓢饮,强其骨就是增强体魄。真正做到这四点真的很少。陶渊明独爱菊做到了清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该其乐。做到了三个,清心寡欲,果腹,如果按境界算他只是第两重半境界。他也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但他却因病早死了。而后世做到这四点的也许只有龙场悟道的王阳明和武当宗师张三丰了。这四句话要两两辩证着看,虚实,弱强。心志,腹骨,这四组分开理解都是错误的。而这四组又两两组合,辩证理解。而心志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思想和意志,腹骨,也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吃饱了喝足了,锻炼身体的意思。可以说虚心是为了弱志,也就是现在成语清心寡欲的意思。实腹是为了强骨。也就是增强体魄。这是老子道德经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的经典在于它的每一个字既能独立理解,又必须关联辩证理解。道隐无名,无有玄,怀仁天下天地宽。读道德经,就是虚心弱志。实腹强骨。这就是老子所谓的长生久视之道。


沐雨成风


我个人理解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虚其心”。虚与实相对应。虚,就是保持空、灵的状态。我们常说做人要虚心,要虚怀若谷,学习要虚心求教。谦受益,满招损。做人就是怕一瓶不满,半瓶子晃荡。

2,“实其腹”。实,就是充实。腹,指腹部。怎么叫实腹呢?物质和精神。要吃的好,要学的饱,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做人你要肚子里有东西,要充实自己。人人过的充实,则这个世界就少了很多闲的蛋疼的病态的人和事。

3,“弱其志”。弱与强相对应。弱,不是没有。我认为是指做人立志不要贪多,志向单一更能实现梦想。目标不能太大、太高、太复杂。好高骛远,没有自知之明,则人生危矣。是人都有局限性,清楚认知自己的局限,立志才能符合自身条件,合理合道。你要做饭,就安心做眼前的饭,做着中午的蛋炒饭,想着晚上的炸酱面,这蛋炒饭做不好。太多人躺在床上想着人生理想,却不肯起床走几步。

4,“强其骨”。强,壮、大。骨,指精、气、神。骨里面有什么?髓啊。精髓,髓从精来,精从肾来。所以说要有个好身体,从强骨开始,而强骨就要强肾,肾通神,肾有毛病的人就是有气无神,神轻气闲的人自然惹人亲近。所以有个说法就是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做人要有骨气,这人有没有骨气,基本上周围的人或事都能对其有个大概的感知,这就是为什么气场强大的,有骨气的人会轻易影响周围的人和事所以骨是所有事物的精髓,是核心。这个动物往往比人更敏感,比如狗狗会因为人的内心感受而做出相应的行为。你发出的气场会让动物立马判断出你是主导者还是它是主导者,亦或者是主人还是猎物,从而表现出是温驯还是兴奋。

以上基本就是我个人对这段话的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