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體制內人的簡歷千差萬別

體制內很多人介紹自己的工作:一說在某大型國企上班,對方甚至是自己,要補充一句,是正廳級單位。一說自己在大學教學,是個教授,很多鄉鎮基層人員理解不了,可以補充一句,相當於正處級,一說某某人的導師是院士,又有一些人露出不屑的眼神,院士是什麼?(這根一些基層單位長期不接觸科研有關),只要在這個時候補充一句:相當於副省級,對方立馬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有這樣的思想一點不難理解,方便大家認識和定位嘛,只是什麼事情都去類比,就是去了準確性。

比如縣處級,這是大多數人都能接觸到的或者起碼有一定認識的崗位。同樣是縣處級幹部,就有部委的處長、省廳的處長、地市的局長、各縣區的領導、大學的院長、中管企業子公司與省管國企的中層、市立醫院的院長、部分重點中學校長、享受處級待遇的高級職稱人員(大學教授、高級記者、高級工程師)等等崗位,他們的權力、地位,在不同的領域與行業,影響力是不同的。綜合來看,縣委書記是比大多數處長要厲害的,這是大多數人的常識。但是如果把一個大學教授介紹為縣處級,只要不是全國知名的院士水平的教授,大多數是不如縣委書記的。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又有了一個人生選擇與價值觀的問題,一個致力於學術研究的人肯定認為大學的院長和教授好一點,一個醉心官場的人肯定認為縣委書記好一點,是不是很混亂?

隨便類比是沒有區分職務與職級的關係。依然以縣處級為例,縣處級是一個人的職級,在縣處級裡面,有很多的職務,因而就有了某人發生崗位調動的時候,人們會說是“重用”了,還是“不划算”了,這就是具體的職務或者說崗位的重要性、前途等綜合考量。所以說,不要隨便類比。

隨便類比也是沒有把握普遍規律與具體實際的關係。為了方便人們思考或者進行系統性規律性思考,就有了一些普遍規律。但是如果只相信具體規律,或者凡事都以一些經驗和定律來類比,就犯了經驗主義和本本主義。所以說,不要隨便類比。

落馬的一些官員經常說:不在於級別,而在於權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些副廳級實權官員,上級給調動到一些學校等單位解決正廳級,這些官員卻一點兒也不開心,如喪考妣,就是出於這個考慮。周梅森在他的小說裡面就經常提到“職務含權量”的問題,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

六、不要羨慕和模仿別人

有位朋友跟我講,他發現了一個觀察體制的好辦法,那就是研讀官員們的簡歷,但是我卻說,那說明不了什麼,不少都是“倖存者偏差”,不要隨意看別人的簡歷,特別是成功人士的。

為什麼呢?那些都是時代和命運的幸運兒,大多數人則是會在自己考進來的那個崗位上幹個十年八年,然後在本單位過一輩子,甚至下一代。一句話,剛剛進入體制的時候,絕對達不到你猜想和理想的狀態,你現在看到的你們單位的一把手,或者你所仰慕的一些實權派,明星派,他們都是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一步步走到了自己或者別人眼中的理想狀態,但是你知道在這中間有多少人掉隊了嗎?有很多普通科員到退休還是科員,有很多普通人在年輕的時候和現在的省部級幹部是鄰桌。

另外就是每個人的能力、性格、家庭以及所在單位的“小環境”千差萬別,不正視一些客觀存在的東西,盲目羨慕和模仿別人是比較危險的,很容易陷入“邯鄲學步”的困境。有位兄長就經常說,他從來不跟別人別,他更多的是跟自己比,自己一步步從一個農村娃,成了一個單位的科長,業務時間還沒舞文弄墨參加作協,他很知足。再就是一些領導幹部退二線或者退休後經常說,如果讓他自己重走一遍自己的職業歷程,未必能達到現在的位置,這不是謙虛,而是歷經滄桑之後的正視。由此可見,心態也是一種力量,端正個人心態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