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用來燒火的玉米皮,有什麼經濟價值?

半雨江南922


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秋天扒下來的玉米皮只好燒火,趕上現在這個時代,燒火都嫌火慢,更何況家家都是煤氣灶,燒土鍋的人家越來越少,玉米皮真是沒啥可利用價值了。



其實玉米皮也曾輝煌過,雖然我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但我的父母曾經見證過玉米皮的再利用,給那個年代的農民帶來的收入是可觀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膠東農村,有一種手工業,就是把玉米皮紡成胚繩後,再系成門簾出口。這種手工活在當年的農村,可以說是男女老幼全家上陣,大人白天上山幹活晚上回家系門簾,孩子放學也要幫忙。玉米皮在七八十年代,真的是農村人眼裡的“小銀行”。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掙錢的門路越來越多,靠玉米皮掙錢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現如今又可以看到一些農村人,把玉米皮拿到集市上賣錢。用玉米皮代替籠布蒸饅頭,蒸出來的饅頭味道醇香,那種特有的味道是籠布取代不了的,很多城裡人也喜歡使用玉米皮蒸饅頭,所以用來燒火的玉米皮也可以換來城裡人的錢。

另外,農村也有一些心靈手巧的家庭婦女,用玉米皮編織蒲團,編織手提包和各種工藝品。同樣的收入不菲。因此,玉米皮還是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間。


小十六123


先和你分享我在上世紀80年代在本地縣誌裡的一節記述,這一節的題目叫草制藝品。其文如下:

1958年,縣網扣廠安排專人組織農村工藝草鞋底生產,廠方驗質收購,包裝外運。1960年,生產草鞋底2149雙,產值2149元。此後,產品種類逐漸發展到草門簾、草地毯、草提籃、草坐墊、草雜品五大類1800多個花樣,3200多個規格。1973年,草制藝品從網扣廠分出,定名草製品廠……1977年,全縣草製品生產人員達3萬人……產品遠銷美、日、法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1985年,累計創匯1500萬美元。


這一節中,專門記述的就是以玉米皮為原料的草制藝品生產。你看,在那個時代,我們一個小縣玉米皮加工即可創匯1500萬美元,可見玉米皮巨大的經濟價值。

記的我上小學時,我們學生每人都有一臺自做的土紡車,大家都紡玉來皮胚用來勤工儉學。紡織前要將玉米皮放在大缸裡用硫磺薰白,然後將其劈成一縷一縷的,紡織成胚後用來加工草門簾。


當時,我們農村用的門簾一般都是玉米皮做成,家家坐的蒲團子,用的提籃子,也一般都是玉米皮做成。可以說玉米皮加工而制的工藝品隨處可見。

記得我十一二歲的時候,曾經推著獨輪車,去40裡以外的村莊去賣玉米皮,用賣玉米皮得到錢買成大梨,回來再賣大梨,這樣掙點錢補貼家用。


玉米皮除了換能以外,在農村還有兩大用處。一是伸開剪成方形,一螺一螺的穿起來,等做饅頭時放在饅頭下作替子,這樣做出的饅頭不粘鍋。我們當地至今仍用。另一個用處是做鞋墊,冬天把棉鞋裡放上厚厚的玉米皮,既保暖又不臭腳。當然,巧妙的人也把玉米皮編成草鞋,我們當地叫做嘎韃子。

當然,現在玉米皮的用處不多了。因為秸杆還田技術把大多數玉米皮連同秸杆一起粉碎在田地裡做肥料了。


齊東晏子


看到這個問答,勾起兒時回憶了,農村用來燒火的玉米皮,有什麼經濟價值。

先不說它的經濟價值,還是說說兒時印象最深刻的玉米皮帶給我們那些孩子什麼用處了吧。

用玉米皮墊鞋子當鞋墊取暖,這事小時候有誰還做過?

小時候的冬天,一旦哪天晚上放映電影,再冷的天氣,孩子們也不願意錯過,所以露天看電影做好取暖工作很重要,除了當時的棉襖棉褲,最主要的就是棉鞋的鞋底太薄,冷很容易從腳底生起。

放映電影這天,晚飯總是比平時要早,吃了晚飯,農村孩子們會到院子裡,從掛在屋簷下玉米串是摘玉米皮,摘夠厚厚的兩大把,然後用木梳子把玉米皮梳細了,最後裝到棉鞋裡,用它來保證晚上看電影時腳別冷著。



玉米皮在農村一直被利用,每年秋天,農民們剝玉米的同時,也會把好的玉米皮收起來,等剝完了玉米,要把撿出來的玉米皮認真打理,剪掉兩頭,再伸展好,一片片疊在一起,最後捲起來晾曬。

曬乾了就是一年裡蒸饅頭,蒸包子最好的墊,用玉米皮蒸包子饅頭,環保自是不說,還有一點玉米皮的清香。


玉米皮還會被手巧的農民用來編制坐墊,夏天拿到街上坐著乘涼,隔熱又防潮,潔白的顏色也漂亮。還有人用玉米皮編出了舒適乾淨的搖籃和各種容器。

記得悠然姐姐十四五歲的時候,家裡還有一輛小小紡車,姐用那個紡車紡玉米皮繩線,當時有下來回收的。


悠然見東山


農村用來燒火的玉米皮,它的價值輝煌期是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初期,利用玉米皮編織工藝很是風靡。

用手工編織的玉米皮辮:在我們六七十年代的農村人記憶中,還是那麼的深刻。那時候真可是一家老少齊上陣,白天地裡勞作一天的人們,到了晚上,利用用來燒火的玉米皮手編加工,掙點家中的額外收入。玉米皮辮的加工,先將玉米皮破碎成一釐米寬的小碎條,然後用三股編成辮子,方法就像我們給小姑娘梳頭編辮子一樣的。一股一股的入破碎的玉米皮條,鏈接成一長串的小辮子,編成之後剪掉入頭的碎茬,然後編訂成玉米皮地毯,或鋪墊。



現在玉米皮手工編織藝品已經失傳,農村也根本沒有人在拾起這種手工編織了,但是六七十年代它的價值也不止只是燒火。


在說說它現在的價值,曾用來燒火的玉米皮如今卻基本失去了它的燒火價值,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化機器的普及,玉米秸稈還田機器讓玉米皮在如今的農村再一次有了利用價值。

現在不止是我們農村人做饅頭用它,城裡人做饅頭也知道用玉米皮做墊子比用其他的墊子做的饅頭好吃。尤其是做賣饅頭生意的,他們更傾向於用玉米皮做饅頭底墊,做出來的饅頭帶著一股淡淡的清香,且玉米皮加溼加熱後還會有一定的營養滲透到饅頭中。深受饅頭商鋪,包子商鋪的青靡。秸稈還田使玉米皮數量減少、整理玉米皮費時,所以它的有用價值又讓人們所重視。

玉米皮不僅僅只是燒材,也存在著經濟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