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榜样丨杨慧林:二十八年的赤诚与热爱

师德榜样丨杨慧林:二十八年的赤诚与热爱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师者」出品

为进一步做好教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和市教育工会联合开展了2018年北京市师德榜样(先锋)推荐活动。近日,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唯一的推荐代表,文学院教授杨慧林老师成功入选2018年北京市师德榜样候选人。本期「师者」让我们一同走近杨慧林老师,了解他从教二十八年来的故事。

师德榜样丨杨慧林:二十八年的赤诚与热爱

杨慧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拉丁科学院院士和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多年来,杨慧林老师严以律己,宽厚待人,对学生、学术、学校的赤诚与热爱均体现在其教学、工作与生活的细微之处。

1

在教育教学方面,杨慧林以学生为本,坚持以最大的精力投入一线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其中主讲课程“西方文艺理论史”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

1

在科研创新方面,杨慧林老师以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将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成功将汉学、宗教学、国学、古典学与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为文学批评和文论研究拓展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场域。

1

在社会服务方面,杨慧林老师长期心系学校、学院发展,并着眼于社会,在学科与文化之间躬行着真正独立的人文学之精神。

1

在国际交流方面,杨慧林一直致力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国际化进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目前已与格拉斯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

研究西学:在中国语境中有所作为

师德榜样丨杨慧林:二十八年的赤诚与热爱

杨慧林自嘲“游走在文学与神学的边界”,在文学与神学之间找到切入点,以宗教作为研究背景,以比较研究为基本方法,进而将中国思想带入西方的话语体系。“无论西学还是汉学,都面对着历史、地域、文化、语言的种种间隔,而任何间隔都不仅仅是一种限制,其实也是一个契机,因此间隔恰恰可以成为学者入思的独特角度。”

他也多次提出:“西方学术之于中国学人的主要意义,应当指向对其细节的超越、对其所以然的追究、对其针对性问题的剥离、对其话语逻辑的解析,从而思想差异和文化距离才能成全独特的视角、激发独特的问题,使中国语境中的西学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心得:要像导师一样宽容待人

杨慧林在硕士阶段的导师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自美国归来的老一代学者赵澧先生,他指导并帮助了杨慧林专攻西方文论与宗教学的跨学科研究。后来在博士学习阶段,他师从佛教哲学大家方立天先生,而方先生却支持他按照自己的兴趣继续从事基督教和神学诠释学方面的研究

杨慧林说:“我很幸运,我的两位老师做学问都非常严谨,但是对别人总是非常宽容。他们从来都是鼓励我作出自己的选择、成就自己的学问,而绝不要我追随或者复制他们的研究。这种学术品格使我受益良多,也提醒我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帮助自己的学生。”

师德榜样丨杨慧林:二十八年的赤诚与热爱

2015年春季学期,杨慧林为本科学生开设了一门专题选修课,他发给同学们的word讲稿有近200多页,其中既包括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有近400条标明文献出处的注释

。他希望能够以身作则,帮助同学们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并真正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杨慧林更是一位把学生装在心里的“忠厚长者”。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学生在人生最迷茫的时候被他“找来聊聊”;二十年后,学生的字里行间仍然深深铭刻着少年时代拨云见日的喜悦:“我始终疑惑老师杨慧林因为什么注意到了我,又因为什么想起助我一臂之力,但我的确因此站到了我至今为止的职业生涯的起点。”他创办了世界汉学大会,为文学院及全校师生搭建人文学科的国际对话平台,引领大家关注“中国学术走出去”和“中国话语建构”的方法。在每一届世界汉学大会筹备之时,他都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和众多志愿者共同努力,即使是雨夹雪的天气里,也不忘第一时间和志愿者一起去扶持那一块被风吹倒的展板;在大会闭幕致辞之时不忘向志愿者们致以最真挚的谢意。春雨润物,他从不遗漏任何一个学生。在他心里,学生或沉默,或活泼,或理性,或感性,或谨慎,或才思敏捷,也许表现各有不同,但都是优秀而可塑的人才,而作为教师的本分,正是给这些年轻人提供帮助,提供关爱,提供最好的平台

师德榜样丨杨慧林:二十八年的赤诚与热爱

治学生涯:做研究既“好玩儿”又“幸运”

师德榜样丨杨慧林:二十八年的赤诚与热爱

杨慧林对于自己在人大的求学治学生涯的归纳简单之极:“好玩儿”、“幸运”。 “好玩儿其实可以作为求学和治学的最低标准,如果连你自己都觉得不好玩儿,千万别做;而读书、做研究其实又是件挺幸运的事,你很难在其他工作中得到这么多乐趣。”

除此之外,他也认为“一个人读书、做研究,最终也是做自己,你所从事的学术真的会影响你自己,最后变成你的一部分”。

在杨慧林看来,人文学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自我批判的张力,其中的根本逻辑被他描述为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因为“价值理想”被设定为绝对,我们自己便被这一设定所“相对化”;又正是因为绝对的价值理想不能被“我们”所取代,我们的“不可能”才成全了价值理想的“可能”。他近乎固执地坚持这种拗口的表达方式,并且相信这类思考看上去不食人间烟火,其实却是步步踏在红尘。

杨慧林从教二十八载,对三尺讲台始终如一地赤诚与热爱。游走在文学与神学的边界,他眼中“好玩儿”、“幸运”的治学生涯,架构了中学与西学的学术桥梁,始终承载着人文学者的人文担当,坚守着师者教书育人的生命底色。

师德榜样丨杨慧林:二十八年的赤诚与热爱

更多关于杨慧林老师的故事请点击下方图片获取。同时北京市师德榜样的评选需要你的大力支持,可点击下方图片或阅读原文,进入“北京教工之家”公众号杨慧林老师的事迹展示,为杨老师点赞!如果你上过杨老师的课,或者与杨老师有过其他交集,还可以在留言区写下你与杨老师的故事。快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师德榜样丨杨慧林:二十八年的赤诚与热爱
师德榜样丨杨慧林:二十八年的赤诚与热爱

资料提供:校工会 文学院

设计:安然

师德榜样丨杨慧林:二十八年的赤诚与热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