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食,香辣知了猴,这可是70后们做梦时都流口水的美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饮食文化自是博大精深,精妙绝伦。有网友曾经说过:作个中国人真好,做个地道的吃货中国人,那种感觉真的是好幸福。

在中国的各大菜系中,鲁菜以其特有的传统做法并加之与当地饮食文化的巧妙结合,位列于中国八大菜系之首;当然,山东各地的特色小吃也是花样繁多、数不胜数,让人垂涎欲滴、欲罢而不能。

今天小编还是继续为大家介绍一道山东的传统美食,那就是香辣知了猴。

山东美食,香辣知了猴,这可是70后们做梦时都流口水的美味

知了猴,学名叫做金蝉,刚出土的半幼虫为金黄色,至成熟后遍体黑色,且有翅膀能飞。

知了猴是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纯天然的一道药膳上品,可吃也可入药。知了猴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尤其以黄河中下游的地区最为常见,在山东各地最多,所以山东的很多地方很早就有食用知了猴的习惯。

山东美食,香辣知了猴,这可是70后们做梦时都流口水的美味

80后的不好说,反正70后的人也就是现在的中年人,对知了猴是有难以言喻的感情的,不信去问一下。一般来说,从6月中旬开始就有知了猴的出现了,下午放了学急匆匆吃完晚饭,待天色发暗,喊上小伙伴们赶紧去捉知了猴。

找到一片小树林,手电筒打开,有时直接就会在树上看到正在往上爬的知了猴,最有意思的是在地上找。一般的都是米粒大或者黄豆大的小孔,用手轻轻扣开,一般的八九不离十的都能扣出来一个,发现小孔并且扣的时候是最幸福的一刻。另外那时候家里穷的,没有手电筒的,都是借其他小伙伴的用,想想都是甜蜜的回忆。

山东美食,香辣知了猴,这可是70后们做梦时都流口水的美味

知了猴在山东各地有很多种叫法:比如济南叫它“知了猴子、哨吃狗、哨却”;德州、菏泽、聊城叫它“知了爬或者知了龟”;济宁一代也有叫“姐了龟”的。小伙伴们捉完知了猴之后,把它装在罐头瓶里带回家,洗干净后放到家里的盐罐里腌制一夜,那时候家家都有装盐的大盐罐,第二天就能吃到妈妈给做好的油炸知了猴了。现在野生的知了猴很少能见到了,养殖的倒是在市场上能买到。

好了,下面小编就带你走进后厨,简单的教你一下香辣知了猴的制作方法。

1,备料。主料就是洗干净的知了猴,洗完后用盐腌制入味,辅料是青红辣椒,切成片的蒜,花椒还有香菜。

山东美食,香辣知了猴,这可是70后们做梦时都流口水的美味

2,热锅凉油,中火即可,将知了猴入锅进行油炸,颜色是炸到焦黄色就可以了。

山东美食,香辣知了猴,这可是70后们做梦时都流口水的美味

3,将炸好的知了猴盛出,把上面的油份沥干净,凉置片刻,这样可以使炸好的知了猴变得酥脆一些,就像油炸花生米,刚出锅时偏软,要凉一凉。

山东美食,香辣知了猴,这可是70后们做梦时都流口水的美味

4,锅中留少许油,将之前准备好的青红辣椒、蒜片和花椒入锅煸炒片刻。然后炸好的知了猴倒入锅内,加点盐和味精,急火爆炒,火一定要大。

山东美食,香辣知了猴,这可是70后们做梦时都流口水的美味

好了,经过上面这么简单的几步,一道香辣、酥脆的知了猴就可以入盘上桌了,入盘后撒一些香菜。所用材料很少,就是辣椒、盐和味精,主要取的就是辣味和知了猴本身的酥香味,吃起来很下饭的。

山东美食,香辣知了猴,这可是70后们做梦时都流口水的美味

知了猴营养价值高,在民间素有“唐僧肉”的美誉。西游记里的唐三藏,传说是由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而来,喻有“金蝉脱壳”之意,所以人们将脱壳变身的蝉作为长生、再生的象征。知了猴体内含有极高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这道菜的制作步骤很简单,现在正是知了猴破土而出的旺季,有条件的可以买一些回家做,给大人和孩子都解解馋。

好了,美食配美诗,给大家奉上描写金蝉的诗一首,以供消遣。《闻早蝉》唐.陆畅: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山东美食,香辣知了猴,这可是70后们做梦时都流口水的美味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一道山东传统美食,香辣知了猴。喜欢的朋友可加收藏和关注,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声音。

介绍山东美食,弘扬美食文化,关注各地风土人情,做一个快乐的山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