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美食,香辣知了猴,這可是70後們做夢時都流口水的美味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飲食文化自是博大精深,精妙絕倫。有網友曾經說過:作箇中國人真好,做個地道的吃貨中國人,那種感覺真的是好幸福。

在中國的各大菜系中,魯菜以其特有的傳統做法並加之與當地飲食文化的巧妙結合,位列於中國八大菜系之首;當然,山東各地的特色小吃也是花樣繁多、數不勝數,讓人垂涎欲滴、欲罷而不能。

今天小編還是繼續為大家介紹一道山東的傳統美食,那就是香辣知了猴。

山東美食,香辣知了猴,這可是70後們做夢時都流口水的美味

知了猴,學名叫做金蟬,剛出土的半幼蟲為金黃色,至成熟後遍體黑色,且有翅膀能飛。

知了猴是一種高蛋白、高營養、純天然的一道藥膳上品,可吃也可入藥。知了猴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尤其以黃河中下游的地區最為常見,在山東各地最多,所以山東的很多地方很早就有食用知了猴的習慣。

山東美食,香辣知了猴,這可是70後們做夢時都流口水的美味

80後的不好說,反正70後的人也就是現在的中年人,對知了猴是有難以言喻的感情的,不信去問一下。一般來說,從6月中旬開始就有知了猴的出現了,下午放了學急匆匆吃完晚飯,待天色發暗,喊上小夥伴們趕緊去捉知了猴。

找到一片小樹林,手電筒打開,有時直接就會在樹上看到正在往上爬的知了猴,最有意思的是在地上找。一般的都是米粒大或者黃豆大的小孔,用手輕輕釦開,一般的八九不離十的都能扣出來一個,發現小孔並且扣的時候是最幸福的一刻。另外那時候家裡窮的,沒有手電筒的,都是借其他小夥伴的用,想想都是甜蜜的回憶。

山東美食,香辣知了猴,這可是70後們做夢時都流口水的美味

知了猴在山東各地有很多種叫法:比如濟南叫它“知了猴子、哨吃狗、哨卻”;德州、菏澤、聊城叫它“知了爬或者知了龜”;濟寧一代也有叫“姐了龜”的。小夥伴們捉完知了猴之後,把它裝在罐頭瓶裡帶回家,洗乾淨後放到家裡的鹽罐裡醃製一夜,那時候家家都有裝鹽的大鹽罐,第二天就能吃到媽媽給做好的油炸知了猴了。現在野生的知了猴很少能見到了,養殖的倒是在市場上能買到。

好了,下面小編就帶你走進後廚,簡單的教你一下香辣知了猴的製作方法。

1,備料。主料就是洗乾淨的知了猴,洗完後用鹽醃製入味,輔料是青紅辣椒,切成片的蒜,花椒還有香菜。

山東美食,香辣知了猴,這可是70後們做夢時都流口水的美味

2,熱鍋涼油,中火即可,將知了猴入鍋進行油炸,顏色是炸到焦黃色就可以了。

山東美食,香辣知了猴,這可是70後們做夢時都流口水的美味

3,將炸好的知了猴盛出,把上面的油份瀝乾淨,涼置片刻,這樣可以使炸好的知了猴變得酥脆一些,就像油炸花生米,剛出鍋時偏軟,要涼一涼。

山東美食,香辣知了猴,這可是70後們做夢時都流口水的美味

4,鍋中留少許油,將之前準備好的青紅辣椒、蒜片和花椒入鍋煸炒片刻。然後炸好的知了猴倒入鍋內,加點鹽和味精,急火爆炒,火一定要大。

山東美食,香辣知了猴,這可是70後們做夢時都流口水的美味

好了,經過上面這麼簡單的幾步,一道香辣、酥脆的知了猴就可以入盤上桌了,入盤後撒一些香菜。所用材料很少,就是辣椒、鹽和味精,主要取的就是辣味和知了猴本身的酥香味,吃起來很下飯的。

山東美食,香辣知了猴,這可是70後們做夢時都流口水的美味

知了猴營養價值高,在民間素有“唐僧肉”的美譽。西遊記裡的唐三藏,傳說是由如來佛祖的二徒弟“金蟬子”轉世而來,喻有“金蟬脫殼”之意,所以人們將脫殼變身的蟬作為長生、再生的象徵。知了猴體內含有極高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這道菜的製作步驟很簡單,現在正是知了猴破土而出的旺季,有條件的可以買一些回家做,給大人和孩子都解解饞。

好了,美食配美詩,給大家奉上描寫金蟬的詩一首,以供消遣。《聞早蟬》唐.陸暢:落日早蟬急,客心聞更愁。一聲來枕上,夢裡故園秋。

山東美食,香辣知了猴,這可是70後們做夢時都流口水的美味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一道山東傳統美食,香辣知了猴。喜歡的朋友可加收藏和關注,歡迎評論區留下你的聲音。

介紹山東美食,弘揚美食文化,關注各地風土人情,做一個快樂的山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