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改革是否延长了明朝的国祚?

李艳勤


首先必须承认,轰轰烈烈的张居正改革,对明王朝确实是续命大功!要知道张居正的贡献有多大,就必须说说张居正改革前,明朝究竟有多惨。


在嘉靖皇帝驾崩的时候,当时的大明朝,北方鞑靼不停侵扰,南方平定了倭寇,但江西广东的叛军还在闹,官场更是腐败成风,跑官卖官都成了名规则。以至于嘉靖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朝鲜后,朝鲜国王都嘱咐朝鲜使臣要密切注意明朝动向,时刻提防明朝出大乱。当时忧国忧民的张居正,也是发出哀叹:岂有异于汉唐末世乎。

也就是说,在距离张居正改革正式启动六年前,

大明王朝就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甚至新皇帝隆庆帝登基时,太仓的存粮都只够一个月,眼看就是要揭不开锅。

明朝杰出政治家张居正,就是在这个大明王朝眼看揭不开锅的年月里,正式进入了明朝的内阁,开始大展拳脚。

而且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张居正改革,也绝非是万历元年,独揽大权的张居正一场单独的行动。相反却是从隆庆年间起,一场前仆后继的接力赛。

隆庆年间的张居正,还只是作为内阁首辅高拱的助手,进行除旧布新的前期工作。

大明王朝用六年时间整顿腐败,并对工商业进行有限度的调整,艰难维持住了局面。张居正和高拱两人,期间虽没断了内斗,但国家大事却还是同心协力,终于在万历皇帝登基后,抢先一步排挤走高拱的张居正,终于坐上了首辅高位,轰轰烈烈的张居正改革就此开始。

张居正改革的内容与成果,很多史料已经介绍了很多,但它的重要意义,影响却超越了明朝本身。

一条鞭法的推广,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效率,确保国家可以源源不断收上充足赋税,空前规模的清丈土地,更让明王朝再度把农业税收入挖掘到极致。考成法的全面推行,叫萎靡多年的明朝政风就此提速。原本锈迹斑斑的明朝国家机器,就此全面复生。一个国富兵强的大明王朝,历经张居正十年心血后拔地而起,这是张居正无可争议的辉煌。

虽然,这场改革并非张居正一人功劳,而是明朝几代政治家的前仆后继,但至少张居正再他自己“这一棒”上,发挥很不错。

但是,在总结了张居正诸多优点后,另一个事实也必须说:明朝最后的动乱与灭亡,与张居正改革,同样有莫大的关系。

张居正改革的核心一条,就是著名的一条鞭法,这个改革可以确保明朝收上足够多的白银,却忽略了一个严重的地区差异问题:

一条鞭法的推行,是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的前提下。

但明朝的西北地区,商品经济本不发达,原本可以交实物税的西北农民,这下要改交白银,等于是受二度盘剥,反而负担严重加剧。太平盛世年间,这还不是大患,但一旦有饥荒发生,立刻就是燎原烈火。

于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末年间,农民战争首先爆发于陕西:当时的明王朝,国库储备已经极度空虚,而西北农民的贫困负担,更到了临界点,大难也就不可避免。不得不说,带来巨大成效的一条鞭法,成了这场动乱的催化剂。

而一条鞭法的另一个问题,却在张居正生前,就被人提出过担忧:一条鞭法将所有赋税折合成白银,看似方便简化,但也方便了富商巨贾逃税。

以张居正学生于慎行的担忧说,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农重而商宽”,国家赋税出现严重不平衡。事实也不幸被言中,晚明绝大多数赋税,都被压在北方农民头上,饱食终日的东南商人们,却只负担比例很小的税赋。不堪重负的明王朝,也在动乱里走向灭亡

归根结底,只能说历史给张居正的时间太少,偏偏又赶上了短视的万历皇帝,人亡政息的张居正改革,在万历十年戛然而止,大明王朝的毛病,自然也就没有去根,晚明再爆发时,当然就更重要。


历史风云录


一.首先看一下张居正改革之前的大明王朝是怎样的

张居正以天下为己任,研究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总结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早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 年),张居正向嘉靖皇帝呈递过《论时政疏》,分析当时明王朝所面临的政治危机与社会积弊:

1.宗室藩王骄纵恣肆,目无王法;

2.官吏荒废本职工作,吏治因循腐败;

3.将领能力下降,武备废弛;

4.边疆危机日益加剧,国家防备力度不够;

5.财政状况恶化,连年赤字亏空。

二.张居正改革干了什么

与这五大积弊相对应,张居正还提出了五大解决办法,主要是:抑宗藩,整肃吏治,修边备,整顿财政,上下沟通。此奏疏极具洞察时弊的远见卓识,初步展现了张居正的政治眼光与治国韬略。

从万历初年(1573 年)担任内阁首辅开始,张居正实际掌握了大明王朝的大权,得以推行全面改革计划。面对持续了三十年的混乱朝政,他以“磊落奇伟之士”的姿态,雷厉风行地对政治、经济、法制、边防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整顿吏治——考成法

中国古代社会以人治为基础,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吏治,因此张居正的改革首先从整顿朝中的腐败吏治开始,进行以考成法为中心的政治改革,以清除官场的颓靡之风。

凡是六部、都察院等中央政府部门,把朝廷政令转发给地方政府,根据事务的缓急程度及路程的距离远近规定相应的处理程序与时间限制,把拟办的公事分门别类进行登记,并按照进度每月办理注销手续。同时,必须另外编制两本文册,一份送六科备案跟踪进度,一份送内阁考查。六科收到文册之后要逐一核查,核查完毕,在下个月陆续完销表明处理完毕。此后上下半年还得总结一次。如果查明有公文拖延处理或期满不实的情况,则应立即上报内阁,同时责令地方政府从严查处。每月、每半年、每年都需要总结考核一次,直到所有登记在簿的事件都以处理完毕。若期间有官员不按规定执行,

则必须究其责任予以惩处。

考成法成功地加强了内阁的行政权力与政治地位,并且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确定了下来,使内阁成为明朝政府的权力中心。同时,考成法还大大提高了六科的监察职能,充分发挥了监察机构的作用。

洪武、永乐年间因未通过政绩考核而被罢黜的官吏不过数十人,然而万历初期因考核被罢黜的官吏却有近两千人。庸官贪官的数量如此大量的增长,既说明明代中后期官场风气的败坏,也表现出考成法对官员考核的严苛程度。(得罪太多人,后来也就悲剧了)

2.削减特权——裁革驿站

明代沿袭元代制度,在全国各地设有驿站。驿站是为了加强重要对周边地区的统治而设立的机构,是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联络的主要方式,用以传递重要公文和军情。从京城到边远地区,凡设县治和军卫的地方都有驿站可达。

明政府需要靠这一庞大的交通体系来维系统治。 明初有严格规定,因公事出巡等事需持有勘合的官员才可以使用驿站,勘合上注明事由及地点,用完后需立即交回,且若非有军务和国家大事不得发放勘合。但到了明代中后期,这一规定已名存实亡,兵部随意填发勘合当人情送人,各级官员或依仗权势长期不交回,或随意出借亲友,循环终身使用。

驿站其实就是负责沿途接待,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有勘合,随时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且所有的衣食住行都 可以在驿站解决,最为关键的在于自己还不用付钱。

3.赋税改革——清丈及条鞭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征收赋税,而赋税则主要来源于向田地所有者征收田税,分夏秋两季征收。明代中期之后,登记的田地和人头数早已失实,田地因难民大量抛荒、权贵土地兼并隐匿偷税而流失严重,征粮地比明初时期减少了一半。

明代还有个极其特殊的现象,即豪强所兼并占有的大量土地中,既有权贵强取豪夺的,也有百姓自愿投献的,究其原因就在于明代的赋役负担越来越重,百姓已难以承受,不得不投靠权贵,而百姓只需要向权贵上交比需向朝廷上交的税费数额少的费用。同时,权贵与官吏互相勾结,权贵以特权瞒田避税。

万历六年(1578 年)正式下令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数目,由户部尚书张学颜主持丈量各个府州县的一切生产用地,按照实际田亩分上、中、下三等公平纳税,详细审核。明代中后期仅有的一次清丈田亩以核定赋役的大工程于万历十一年(1583 年)陆续完成,成就十分显著:全国范围内清查出隐漏逃税的田地总数目高达一亿八千万亩,与张居正开展清丈田地这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之前相比,全国田亩面积增加了 35%。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避免“民力殚残”而重蹈王朝崩解的覆辙,张居正在清丈田亩卓有成效的基础上实行了赋税制度的改革,下令在全国推行曾遭受过各种抨击后逐渐完备并切合实际的“一条鞭法”。其内容实质是把田赋、徭役及各类苛捐杂税合并为一,一律折算成银两交纳,条目简明,官收官解,方便征收与督责。百姓不再亲自出力役,官府若需要力役则拿钱雇人应差。向百姓征收的役银由过去按照户、丁来出转变为按照丁数和地亩来出,即把丁役部分地摊到土地里征收,“摊丁入地”。

三、张居正改革到底是否延长了国祚

答案是肯定,首先看一下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的?

1.万历皇帝对新政的成果也非常赞赏,曾在议政时对张居正说:“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皆以考成法行,徵解如期之故。”

2.时人评论此举(清丈土地)的功绩说,清丈以后田地赋税得到整顿,这种有序状况至少可以维持四五十年而不紊乱。

3.《明神宗实录》中精辟地概括了万历新政的政绩:“十年内海内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十年,冏寺(太仆寺)积金钱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清邮传,核地亩”。最后言简意赅地总结说,张居正的确是一位经世济国的人才,“洵经济之才也”。

张居正在此次改革中的闪光点,如敦本务实、随时制宜、因民立政的改革原则,以及不论门第、不重资历、唯才是用的用人原则等,在当今社会中依旧可以成为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历史经验。

四、为什么大明王朝最终还是亡了

张居正病故后,清丈田亩即刻停止,张四维继任首辅后恢复了朝廷官吏使用驿站的特权,申时行升任首辅之后又废除了用以考核监督官吏的考成法,朝廷官吏不再受到严苛约束,改革被彻底废止,“由是,上下恬熙,法纪渐至不振”。同时,万历皇帝逐渐荒于政务,内阁首辅碌碌无为,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发展,直至明朝最后灭亡也再没有一个能通观全局而洞察时弊从而力挽狂澜的人出现。

找张帅气点图,镇楼



历史是什么


关于张居正当上内阁首辅后,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延长了明朝50年的寿命,我们来具体看看张居正斗做了哪些事:

第一是整顿吏治,选拔人才。当时的官场很多人都在混年头,至于有没有能力、才干如何,那是次要的,所以没人真心干事。张居正上任之初,就加强中央权力,严肃法纪政令。他明确规定,中央的六部必须听从内阁的,各省的督抚巡按必须按照六部的指令行事,各地的知府、县令则要听督抚巡按的,一级服从一级。张居正还制定了考成法,把中央要求办理的事情一一登记在案,规定期限,限令完成,并逐月考核,每年总结。对失职的就罢官降级,干得好的就奖励升迁。这些手段对那些混日子的官员是一大促动,他们知道,好日子到头了。

第二是节省开支,堵塞漏洞。明朝中叶以来,张居正利用他当皇帝老师的身份和地位,对年纪尚小的万历皇帝反复灌输,治理国家应该力昌节俭、去除奢靡。张居正还大肆裁撤冗员,并从各个方面堵塞漏洞。比如,过去很多驿站都成为官员办私事的通道。张居正重新强调使用驿站的各种规定,严禁非公差者使用驿站,对公差者的费用标准也作了严格限制。他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亲属外出,都自已雇佣车马,不用驿站。

第三是抑制兼并,改革赋税。张居正改革最重要的内容,是对经济制度的改革。明初,国家登记在册的耕地数字是八亿五千多万亩,到正德朝下降为四亿五千余万亩,减少了将近一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居正在全国推行重新丈量土地,结果查出了两亿多亩不在册的土地。这个做法打击了那些豪强地主的气焰,扭转了财政亏损。在这个基础上,张居正还实行了全面的赋税改革,他把各种名目的赋税徭役全部归结在一起、按田核算的“一条鞭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赋役不均的问题,而且,这种以银两为主要结算单位。扩大了货币的功能和流通范围,为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四是安抚边境,盯紧东北。当时,明代的两大边境隐患已基本消除,北方的蒙古在隆庆年议和后,已不再打仗,双方开始贸易活动;沿海的倭寇,经过朝廷的几次大扫荡,也没有什么气势了,只剩下一些残部来时而来骚扰一下,构不成什么危害。倒是在东北,女真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常来入侵。张居正就把防御的重点放在东北,他派戚继光、谭纶等名将去镇守北部,大力修缮边防工事,同时对边境的少数民族实行招抚。这些措施的施行,使得边疆出现了军民安居乐业的安定环境。

张居正所领导的十年改革,成效十分显著。政治局面大为更新,社会矛盾得到缓解,财政收入趋于好转。原来开始走下坡路的明朝政权,又出现了转机。张居正执政的10年,国库中积存的银子就有600多万两,库中的粮食够吃10年,是明朝276年历史上政治最清明、国力最强盛的10年。

张居正的这些做法,起码能让明朝延长50年的寿命。不过,张居正执政后期也确实有些结党营私、专横跋扈,以至于遭到了万历皇帝的清算。其后,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所以史界有“明朝忘于万历”的说法。


迷楼


张居正改革我个人认为不但没有“延长”反而是“缩小”了国祚。“张居正改革”是封建社会改革的一个“典型范例”,但它现在被人神话了。这是不足取的,它的错误近三四十年没有被主流说过,再加上一些文学作品的推波助澜,早已经失真了。我今天说的这些,主要就是想说:不要搞一言堂,要多听不同意见。当然,决断力也要有。

我对每个问答都认真回答,而且很少掺杂我的爱憎。我对张居正谈不上好感恶感,对其夸奖的人太多,所以,我就以批评为主。还是希望冷静对待吧,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张居正活着的时候,问题还没有到显现的时候。大明和平时间比较久了,北方、大西北再穷也会有积淀,仅此而已。

(1)张居正改革成就的标准只是财政收入增加,这是我国评价改革成功与否一直的错误标准。

中国改革成功与否的的标准,历来是财政收入增加多少、财政支出减少多少。王安石改革、张居正改革等都是如此。至于社会财富了多少、民众生活改善多少,在古代封建社会,官员们是没有这种考虑的,当然,那个时候的管理技术手段也没有办法衡量。对于社会财富增加多少、民众生活的改善,一般也仅是作为例证体现财政正收入的程度增加。

王安石改革和张居正改革的标准是一样的,但宋朝最后延续下去了,所以,王安石才被在一段时间内被评定为“奸臣”。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王安石用人不当。张居正也是用人不当,而且改革问题颇多。

(2)张居正改革最好的是“考成法”,这个很有效果也很值得借鉴。但可惜,“因人被废”。至于其他改革最大的错误是“过早地全国推广白银”、税率也是不平等。

在“白银推广”问题上,对于这一问题,礼部尚书葛守礼早就提醒过张居正,南方因为有海外贸易、商业氛围浓厚本来就多银子儿,北方缺少银,西北更少少银。因此,不宜“一刀切”,应该是逐步推广。但是,最终张居正没有听从。结果,正式葛守礼说的那样:西北起初缴税有存银,后来银子没了开始卖家资、卖儿卖女、卖房卖地做流民。

被许多人推举为“民族英雄”、“遗民”的明末三大思想家在明末和清初都认为“明亡于白银,应该给废银”。

同时,葛守礼指出全国上下按同一税率征收,不分富、中、贫这太不公平了。北方的河南、西北地区,许多土地每亩的收入不过书斗,许多地区因为“垦荒”不积极都早已尽杂草不生,本来就应该轻徭薄赋招揽流民,税率就不该和南方和其他富裕地区一样。

如果认为这样不公平,可以让税率低的地区多服力役,这就照顾到了公平问题。

葛存理还认为,白银虽然缴税简单,但比粮食更容易贪腐,现在贪腐问题这么重,那么,就更危险了。

可以说,葛存理作为礼部尚书,他的这些观点都不是成心给张局长找茬,说的很有道理。后世许多问题也都印证了。但张居正当时听不进去,一意孤行、雷厉风行,凡是说问题的都被视作反对改革。

(3)张四维、万历等人日后的一些作为,被张居正支持者视为阉割,但我认为,张四维是张居正挑选出来的,之前也是因为张四维家族有钱、他舅舅家王崇古有军队,而且会拍马屁,这些都是你张居正的问题,自己的改革找不到合适接班人首先怪自己。

(4)张居正改革时期的财政收入,有“海外贸易”大发展的原因,这时期正是欧洲的“地理大发现”时期,对中国的外卖经济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拉美”和“日本”的天量白银输入使得中国经济畸形发展,各行各业大发展。但到了天启年间,西班牙、日本突然对中国“禁运”造成了“通货紧缩”,这个问题也很重要。

张居正的改革和这个问题有很大相关关系。


坐古谈今


可能,没有,即便这段历史反复研究,还是很难判断张居正的改革究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他的改革如当年的王安石一样,确实产生了“中兴”的迹象,可惜都是人亡政息,没有得到延续。

明朝的中后期,内阁、六部、言官相互制约,虽然降低了工作效率,但却能有效的防止权臣做大,同时也保障了文官体系的政治活力,通过内斗,把文官凝聚成为一个强大的“有机体”。虽然经常彼此斗的不可开交,可一旦出现外力触碰文官利益,那么文官们将会一致反弹,力量超乎想象。

另外还要看到一点,这些文官即是旧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又是这种体制的坚决维护者,并且与地主、权贵阶层休戚与共,在掌握权力的同时,还控制着舆论。虽然其中不乏忧国忧民之士,但出于利害关系,首先要维护的却是这个集团的话语权。


而张居正一直在对抗的,就是这一体系集团。如果不能把权利从这个集团手中夺过来,他就没法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因此,他也成为了这个集团的另类,甚至是叛徒。如此一来,改革力度越大,对这个集团的损害就越大,随之而来的阻力与反弹也越大。他在尚能维系,他不在,一切烟消云散,甚至被清算。

转过头来再看皇帝的态度。神宗朱翊钧对张居正可以说是既爱又恨,直到张居正去世,他才做了名副其实的帝王。在此之前,无论是张居正还是其母李太后,对于皇帝的教育都是非常失败的,这点从后期厌倦与文官集团争斗就数十年不上朝就能看出。


但无论张居正改革是否造成了什么影响,明朝最终的灭亡都是不可逆的,这甚至与后来的“万历三大征”关系都不大。真正的原因应该还是后来的小冰河期的到来,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才最终造成了大量饥寒交迫的士兵,及走投无路的农民,最后形成了剿之不尽的流寇。

为何这么说?不知大家是否读过《乱离见闻录》这本书,其中记载的一段回忆是这样的:“一斗米不到二十钱,一斤鱼才一二钱,槟榔十颗只要两文钱,一斤肉、一只鸭子只要六七文钱,一斗盐三文钱,百般平易”。这是万历末到天启时的回忆见闻,足见那时已经把张居正一切努力全部推翻之后,民间仍是比较惬意的。写于明末清初的《樵史通俗演义》,同样可以佐证,《万历归化志》,更是能说明问题。

总之,张居正富国的改革,对于明朝的国祚延续影响不会很大,只不过他的改革更给人一种“力挽狂澜”的印象,如果得以延续,并做到藏富于民,那么明朝才真正可以继续走下去,毕竟更为近代的内阁制已经相对成熟,民间已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趋势了。

有不对的,还望包涵。


吃饭不刷碗1


千古良相,万历首辅张居正。张居正(公元1525年~公元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他自幼颖敏绝伦,胸怀大志,加上他的孜孜不倦,因此学业进步很快。16岁中举,20岁赴京会试落第,23岁再试成功,中二甲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翰林院,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写给朋友的一首诗中道:"共勉日新志,毋贻白首羞。"改革政治,报效国家,已经是青年张居正明确的人生目标了。但可惜的是,张居正这片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却始终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与采纳。无可奈何的他,唯有等待新的报国机会。公元1554年,张居正因病辞官,回到家乡。....1556年,张居正重新返回翰林院供职。不久之后,世宗去世,穆宗即位。张居正根据他所调查的情况,又献上《陈六事疏》,全面提出了整顿朝政的政治主张,但没有得到穆宗的采纳。1572年,穆宗病逝。年仅10岁的太子朱翊钧即位,称为神宗。就在这一年,48岁的张居正被任命为内阁首辅(即宰相),掌管治国的大权,于是他开始了实行改革之路。....,。,。''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1)量地计丁。全国以州、县为单位,按土地和人口计算赋税,或地六丁四,或地四丁六,或地丁各半。(2)...。(3)...。(4)赋役可以折成银两来兑换交纳。张居正在担任内阁首铺的10年间,以他强势的胆识与魄力,进行了多方面非常有效的改革。...,。公元1582年,张居正结束了为国为民、操劳一生的生命,终年58岁。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所打击的那些旧势力依然是那样的顽固有力,他苦心辅佐的神宗皇帝又是那样的庸碌无能,竟听信了顽固势力对张居正的诬陷与攻击,查抄了他的家,将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部废除。于是明王朝的政治又沿着从前的老路继续向下滑行,终于跌进了覆亡的深渊。(十年新政,顷刻间灰飞烟灭,这只能说明封建王朝所能留给改革的余地愈来愈窄,无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改革者都要遭到灭顶之灾,遂至无路可走,这王朝走到历史的尽头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吾才是傻瓜


张居正改革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实际效果从短期看,富国强兵。从长期看,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有意义的是,王安石改革和张居正改革没多久,两个王朝都灭亡了。以富国而不以富民为目的的改革,注定是涸泽而渔,暴富一次,然后完蛋。一是征银代替征实物。实际上加重了农民负担,但朝庭财富迅速增长。政府放贷给农民,听着好听,实际上农民难以获得,既便获得,也要付出远比官方利息高额的代价。二是打开土地私有的大门。明太祖朱元璋深知土地兼并之害,禁止官员占有大量土地。张居正改革充许官员兼并土地,虽然政府征收税额增加,但实际是盘剥农民而得。三是绩效考核。以税赋考核官员,官员当然无所不用盘剥百姓,以求政绩。最后的结果,朝庭有钱,百姓开始造反。


猪猪侠47047983


毫无疑问,明代张居正的改革,延缓了明朝的国祚。

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之变发生后,明朝的各种矛盾日显突出,到万历十年(1581年)张居正去世,通常被认为是明史的中期。

明代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受商品、货币经济的刺激,使大地主集团的胃口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加剧,赋役征派日趋苛重。英宗、宪宗、武宗等皇帝或风流荒唐,纵情声色,或佞佛崇道,热衷念佛斋醮,而懈怠政事,导致宦官与权臣迭相专权,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封建统治日渐黑暗腐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流民运动、少数民族反抗不断,到嘉靖年间,更形成鞑靼不时南下骚扰和倭寇不断入侵东南沿海的所谓“南倭北虏”的局面。面对“内忧外患”,有识之士在嘉靖初年和隆庆年间掀起了改革浪潮,至万历初年形成集大成的张居正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一度使吏治整肃,国库充裕,边防巩固,缓和了紧张边疆局势,并完成白银的货币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明中期是明代社会在传统体制框架内寻找新的发展机遇的重要时期。

当然,由于统治者阶层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君主的专制与独裁,加上张居正改革也触动一大批当权者的既得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下地主和农民的现实利益,改革阻力重重,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这一时期,明代在社会经济方面获得空前的发展,但政治和军事形式却日趋严峻,明代社会急剧变化。


倪说历史


明朝的病是胎带的,除非强力的皇帝和有决心的内阁才能改变。明朝的病一是税收制度畸形,农业税在八成,商税太低,茶盐的专卖肥了商人和官吏,致使财政收入很低,二是宗室越生越多拖累财政支出,三是官绅不纳粮,致使土地兼并严重免税土地越来越多,养官也越来越多,明末税收减少严重。四是明朝的传位制度不明确,只从朱棣破坏了明朝的传位制度,明朝的内宫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五是皇帝教育不严格,有很多皇帝没有系统接受教育,皇子的管理不正确。能够支撑200多年也是官僚制度完善


军士5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张居正改革给明朝续命那是肯定的。


明朝直接死于李自成,但是却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口爆炸,人地矛盾加剧,东北后金不断侵扰,明政府加派三饷,导致国内动乱。还有崇祯皇帝施政不当,操之过急等等原因。内忧外患之下,明朝灭亡。

但是,如果没有张居正改革,明朝可能连万历年间都熬不过去。

嘉靖皇帝后期,明朝的财政就已经捉襟见肘了。隆庆皇帝上台后,重用张居正,高拱,徐阶等人,开始实施改革,力求挽回颓势。万历皇帝的时候,张居正死亡。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的新政也遭到了破坏。但是,就是这十几年的新政,就让明朝在万历年间有资本,有底气打了五场大仗。

这五仗分别是明缅之战(败)宁夏之战(胜)万历朝鲜之战(胜)播州之战(胜)萨尔浒之战(败)

这五场战役共计动用兵马几十万。其中光播州之战就动用了二十余万兵马,不计其数的粮草。萨尔浒之战虽然败了,但是如果没有张居正改革的那些底子。能不能凑够那么多人力和物资打那一仗都难说。朝鲜战役明军以四万军队帮助朝鲜政府收复失地,和日本的十万人打了个难解难分,最终日本落败。可以说是最扬国威的一仗了。

只可惜万历皇帝不考虑长远。张居正一死,就迫不及待独揽大权,破坏新政。本来有点新气象的明朝又迅速糜烂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