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有个“刀界”掌门人,他能把刀做到微米级别

江津有个“刀界”掌门人,他能把刀做到微米级别

从平淡无奇的“铁坨坨”到锋利精美的专业刀具,一把齿轮滚刀要历经十数道严格的工序,每道工序精确程度都在4微米到11微米之间,而把控这些工序的“掌门人”就是重庆工具厂滚刀分厂车铣工段班长王洪君。

江津有个“刀界”掌门人,他能把刀做到微米级别

“滚刀分厂有多少道工序,王班长就会操作多少次。”上周末,记者走进珞璜工业园重庆工具厂滚刀分厂,一旁的工友热情地介绍。

今年41岁的王洪君出生在綦江,从18岁开始就在重庆工具厂上班,年纪不大,却是工具厂的“老人”。在滚刀分厂摸爬滚打20余年,他精通分厂的每一道工序,哪里缺人他都能顶上去,大家都打心眼里“服”他,称他为“师傅的师傅”。

通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进取,对工序要求严格,对自己要求更严格的王洪君是一名涉猎广泛的“多面手”,在滚刀分厂的多项工序上,他都拿得出堪比“专才”的傲人成绩。

江津有个“刀界”掌门人,他能把刀做到微米级别

去年夏天,因齿轮滚刀螺旋线弧度精度要求高,分厂原有的手动操作台操作难度大、效率低,每台机器需3人照管,严重影响了后续生产。企业准备对该工序进行创新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王洪君第一个提出要将原有的手动操作台更新为适合分厂工序的数控操作台。说干就干,他一肩扛起了整个项目的重担,组建起一个4人研发小组,考察同类型工厂,同时针对该工序进行精确编程,并与生产厂家进行沟通协调,历时半年时间,终于将原有的手工操作台更新为了数控操作台。新操作台操作难度大大降低,不仅一人可操控2台,而且生产效率也提高了30%,加工出的螺旋弧精度更是高达100%。

江津有个“刀界”掌门人,他能把刀做到微米级别

王洪君从进工厂开始,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厂里做出了不少成就:开发杆式干切滚刀,配做工艺柄精度在4微米以内,解决其工开口和磨齿工序装夹问题;带领工段员工成功将铣刀、小模数滚刀融入原滚刀生产流程;带领车铣工段全体员工完成年产值2220万元,生产2万余件小模数刀和铣刀……

20多年来,王洪君从巴南到江津,这个綦江男人每年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干工作的劲头却越来越盛。“江津是个好地方!”王洪君说,几年前工厂搬迁到江津的第一时间,他们就去参观了聂帅陈列馆,感受了江津的人文底蕴,再体验到了园区便捷的交通、合理的工业配置。他坚信,只要大家都提起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江津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江津日报》记者 廖秋平

实习记者 黄箫竹 何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