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產業在線關註:富士康的代工困局

Kopu導讀:憑藉專業代工30年的富士康,稱霸全球最大電子產品代工廠的A股上市之路走得並不順暢,近期頂著獨角獸光環上市的工業富聯在短短9個交易日裡走出了一條"拋物線",股市即市場,對於富士康來說,未來轉型之路要怎麼走,轉型工業互聯網,富士康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Kopu產業在線關注:富士康的代工困局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廠,富士康在近年來多次謀求品牌化的轉型之路,然而除夏普收購案外,其餘的多項舉措均不盡如人意。富士康靠IPO借國內的資本市場突破轉型困局的這趟快車,恐怕要坐不穩了。

Kopu解讀:搭快車解困局

自富士康股份2月1日上報招股書以來,其"一路飛奔"的IPO速度便一直受到市場關注。作為全球電子產業的代工龍頭,富士康有著巨無霸級的營收表現。2016年,富士康實現營收9327.69億元,即便是此次拆分上市的富士康股份,其營收數據也超過了絕大多數A股上市公司,這也給富士康放寬審批時間和盈利標準打開了綠色通道。

作為全球電子產業的代工龍頭,富士康有著巨無霸級的營收表現。2016年,富士康實現營收9327.69億元,即便是此次拆分上市的富士康股份,其營收數據也超過了絕大多數A股上市公司。但儘管擁有千億級別的營收規模,但受制於電子製造業低毛利的市場現狀,富士康股份的毛利率、淨利率並不出彩。其中通信網絡設備業務、雲服務設備業務分別佔公司收入的60.5%、33.96%,但上述兩項業務的毛利率僅為13.65%、4.65%;儘管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16.730, -0.22, -1.30%)業務的毛利率高達49.23%,但由於該業務在總營收中佔比僅為0.27%,因此對富士康股份的毛利率拉動並不明顯。

Kopu產業在線關注:富士康的代工困局

實際情況是,代工廠的品牌化轉型往往十分艱難,往上游產業鏈的整合又需要有一定的規模優勢;相比於下游的推廣,富士康在上游構建佈局的一系列面板、模具、連接器等元器件廠商卻為富士康節省了不少成本,不過目前上游產業鏈的空間還很大,富士康整合的難度也很高。所以富士康急需搭乘IPO這趟快車,憑藉國內資本市場突破長久以來的轉型困局。

富士康終於等來了A股上市,但相較於初心恐怕相離甚遠。

6月8日,工業富聯正式登陸上交所,並在收盤時成為A股市場市值最大的科技股,上市之後便收穫了兩個漲停板,但緊接著漲停板局面被打開,後面股價不斷下跌,近5個交易日市值蒸發1488億元,相當於一箇中國聯通的市值跌沒了。如今,工業富聯"滬深第一科技股"的寶座也岌岌可危,離跌破發行價還差兩個左右的跌停。

Kopu產業在線關注:富士康的代工困局

Kopu解讀:業績才是硬道理

近期低迷的A股市場,獨角獸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工業富聯雖然是工業互聯網的獨角獸企業,但富士康對於企業定位以及市場還存在內部分歧。對工業富聯的認識往往侷限在'代工廠'的定位上,而非富士康想要打造的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這一定位上。儘管工業富聯在招股書中稱,募集資金主要聚焦於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5G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製造產業升級、智能製造產能擴建八個部分進行投資。這種認知差異使得工業富聯儘管上市了,但依然不受資本市場的青睞。

Kopu產業在線關注:富士康的代工困局

富士康轉型工業互聯網,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另外富士康近年來的業績表現其實並不出彩,在研發費用比例連年上升的情況下,其工業機器人產能、產量與銷量卻呈現連續三年下降的疲態,擠走估值虛高的泡沫和水分之後,才是企業真正的實力。以此來看,儘管已經成為獨角獸企業,但在A股市場的表現還需靠業績說話,倘若兩三年後,上市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不足,當初湧進來的投資者也會用腳投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