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代工”標籤的富士康上市:能否成為藥明康德第二?

2018年6月8日,對富士康來說,必定是其發展道路上值得銘記的重要一天。作為繼藥明康德之後第二家上市的“獨角獸”企業,富士康(股票名稱:工業富聯)的股價表現果然不負重望。上市首日,開盤價為16.52元,開盤即漲停至19.83元,漲幅44.01%,富士康的總市值也超過3900億元,順利坐上了A股科技股的頭把交椅。

撕下“代工”標籤的富士康上市:能否成為藥明康德第二?

作為科技股新貴,富士康本次IPO共發行19.7億股,佔總股本的10%,發行價格為13.77元。除去之前的網下配股,今日的流通股份網上發行的10.06億股,以及網下發行的1.12億股,合計為11.18億股,以發行價對應的市值為153.95億元。這也是最近3年來最大的IPO首日流通市值,僅次於2015年6月底300億元的國泰君安。

工業互聯新戰略令市場為之興奮,本次發行的一大亮點是引入戰略配售者,並設置相應的鎖定期。實際上,本次發行股份的30%,即5.908億股面向戰略配售者發售,共有20家戰略投資者入圍,其中多見國家隊企業,而BAT亦確實佈局其中。

“五年後的富士康和今天給蘋果代工手機的富士康,將會是完全不同的樣子。”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其生產技術能力,早已被業界所公認,儘管擁有千億級別的營收規模,但即使是代工龍頭企業,因長期受到市場路徑依賴、人才結構偏中低端、研發基礎和研發投入單薄等問題困擾,且受制於電子製造業低毛利的狀況,富士康的發展備受煎熬。

隨著郭臺銘為集團定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後,近些年富士康通過收購夏普、諾基亞、和美國電腦、數碼周邊品牌貝爾金等來進行品牌化探索。2017年12月6日,鴻海將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等業務注入工業富聯。通過減少對蘋果公司產品代工的依賴,全球最大的代工廠開始向以科技驅動為主的生產型服務企業轉型。

上市首日迎來開門紅的富士康,後市還將如何延續,市場廣大投資者最關心的還是該股到底能走出多少個板?如果參照醫藥界的獨角獸——藥明康德來看,工業富聯後市的想象空間還是比較大。綜合業內人士的分析,一方面考慮到工業富聯上市首日市值就高達3900億,雖會影響市場對其上漲預期有所下降,但業界普遍認為會有7個板。二是從市盈率來看,工業富聯目前市盈率為36.8倍,所處行業目前市盈率在40倍左右,而可參照的海康威視市盈率則接近50倍,因為有機構預測工業富聯可收穫5個漲停。對此,廣大吃瓜群眾如何看?

撕下“代工”標籤的富士康上市:能否成為藥明康德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