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 爆雷潮,錢放哪裡?這裡有幾個小渠道

P2P 爆雷潮,錢放哪裡?這裡有幾個小渠道

P2P最近連連炸雷,貓姐周圍竟然好多人中招,想象力又被刷新了一番,沒想到有這麼多人在投P2P。朋友們紛紛把手裡到期的P2P贖回來。錢又回到手裡,還能往哪裡投呢? 貓姐給大家推薦幾個小渠道。

01 銀行理財 瞭解一下?

在一眾低風險理財產品中,貨幣基金是大家常用的,比如餘額寶用起來非常方便,但當前收益都比較低了,7月7日,餘額寶7日年化僅為3.52%。而且貨幣基金限制也越來越多,7月1日起,單隻貨幣基金單日提現的上額變為1萬元。

這樣比起來,銀行理財收益還是很高的了。——數據顯示6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1319款,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0%。

其實銀行理財當前平均4.8%的收益,已經比5月份有所降低了。央媽6月以來,連續向市場投放貨幣,加上降準,銀行資金比以往寬鬆,收益所以降了一些。

▌銀行理財究竟如何買呢?

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三類,一類是保本型, 一類是非保本型, 還有一類異軍突起的結構性存款。

● 保本理財:長久以來,銀行理財都以保本型為主,隨著資管新規逐漸推進,保本理財越來越少,截至6月,保本理財佔比已減至27.51%。

比較起來,保本理財收益在幾類不算高,6月份保證收益類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0%。

● 結構性存款:在保本理財收縮時,銀行紛紛通過發行結構性存款來代替保本理財,並在宣傳時主打“保本”字樣,以吸引投資者。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在普通存款基礎上,銀行運用多種金融衍生工具,將投資與利率、匯率甚至黃金、石油等標的物掛鉤。因為掛鉤的衍生品是波動的,所以這個產品設有預期收益區間。 簡單來說,結構性存款就是“本金+浮動收益”。

不過貓姐看來,當前結構性存款有點像變異的保本理財產品。分析師也發現,結構性存款大部分是保本的。以6月為例,保本結構性存款佔總結構性存款的比重為92%。

為啥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家買銀行理財已經習慣了保證收益,但有關部門今年發出新規,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所以銀行在設計這類產品的時候,就是想繞過禁止剛兌的限制,給投資者提供幾乎可以保證的收益率。

從收益來看,6月份,結構性存款的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29%,不過,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是浮動的,實際平均到期收益率在4%以下。

● 非保本型:如果你想要更高一點的收益,可以選擇非保本型理財。淨值型理財已經是銀行裡明確的未來轉型方向,不過銀行仍然主要依賴傳統的保本收益型理財,淨值型理財產品無論從產品設計、投研能力還是銷售能力上,仍屬於薄弱環節。目前來看,6月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

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0%。

02 怎麼挑選到合適自己的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風險不一,如何挑選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這裡還有一個更加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風險級別。比如R1級別的都是保本浮動收益,R2-R5都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P2P 爆雷潮,錢放哪裡?這裡有幾個小渠道

一般說來,銀行理財產品也有風險的,收益越高,風險越大。收益越低,風險越小。另外,不同的銀行類型,收益也有所不同。比如城商行和股份行的理財收益相對較高,國有銀行的收益偏低。

03 在哪兒買?

買銀行理財,有幾個渠道,比如在自己的手機銀行上直接購買,非常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