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朋友圈打卡學英語,怎麼就被騙了?

你們的朋友圈裡一定也出現過各種阿姨叔叔們分享的關於“免費學英語”的打卡簽到,而你想不到的是,這一切其實都是編織好的套路。

首先,科技君發現要進這種“學習群”,必須先分享海報或相關宣傳資料到朋友圈,不可以屏蔽好友,且不能秒刪,截圖發給相關人士檢查之後才能進入學習群。

同時,學員們會在群裡被要求每天轉發海報到朋友圈“打卡”,如果不轉發,就會被踢出群,失去免費學習的機會。

之後,你就會一步步進入對方的“套路”。

爸媽朋友圈打卡學英語,怎麼就被騙了?

“知識就是金錢”

用戶進群之後,整個學習互動全程,沒有任何關於老師的介紹,問到教師資質問題立馬被拉出群,這樣“心虛”的表現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老師”在免費上課給各位用戶一點甜頭之後,就會開始課程收費,在群裡進行一波密集宣傳之後,自有學生紛紛掏出了腰包。

知識付費行業一直魚龍混雜,淘寶、閒魚等電商平臺上有大量低價盜版課程,且盜版成本極低。

而現在,盜版披上了社群裂變的外衣,騙子只需翻錄音頻即可組織類似的“學習群”,一本萬利。

這些“英語課”,其實多半都是“三無產品”——無真實信息、無公司背景、無任何資質。他們利用人們貪圖便宜、希望速成的心理,迅速裂變出大量微信群。這些微信群來無影去無蹤,只要完成了聚攏人氣,形成轉化的使命,就會被廢棄或者就地解散。

爸媽朋友圈打卡學英語,怎麼就被騙了?

而這背後早已形成一套產業鏈。

首先他們設計一些裂變海報、微信頭像等。海報文案擊中痛點,最關鍵的那行字一定要大,在朋友圈中即使不被點開也清晰可見,大綱要有場景感,描述一個用戶嚮往的境界,多數字對比,最好要有講師形象、大平臺logo,時間緊迫感要突出“僅限前xx名,要有短期利益誘餌,例如進群即送xx資料、親密交流機會、一對一服務等等。

由於微信群只能掃碼加入100個人,所以海報上如果只放一個群二維碼,很快就會因掃碼人數超過100人而失效。這時候工具的作用開始顯現,這些工具的裂變海報二維碼是“活碼”,可以在一個群達到90人的情況下自動換群,開啟群裂變。

群裂變工具還有一個“殺手鐧”——機器人。機器人會自動發送活動簡介並引導用戶轉發海報+文案。用戶截圖發回微信群后, 社群機器人審核用戶截圖,並自動艾特用戶。

這種基於用戶社交鏈的拉新手法無可厚非,很多優質內容生產者都在使用。只是魚龍混雜,群裂變也成為了知識盜獵者的利器。

爸媽朋友圈打卡學英語,怎麼就被騙了?

在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的情況下,通過利益相關的分銷、拼團、裂變等工具利用社交關係鏈進行傳播的確是一種低成本獲取大量用戶的新思路。知識付費市場變得和草莽時期的電商市場越來越像,只是知識商品的盜版成本更低,沒有物流難題,銷售的規模更容易擴大。

韭菜去哪兒?

故事的結局很簡單,許多完成了課程的學員也沒有具備拼會所有英語單詞的能力,感到無比後悔但也倒是不痛不癢。

就這樣,“知識付費”的華麗名袍下爬滿了蝨子。原本知識付費的初衷是讓真正有知識的人分享知識獲得收益,滿足人們對於無法在常規教育中學到的長尾知識的學習需求,但互聯網從來不缺投機者,知識本身在線上學習效果不可考的“保護傘”下變了味道,反正學不死人,“水貨”橫行,優質內容少之又少。

盜版至少搬運的“真知識”,更加沒有底線的是誤人子弟憑空編造的“偽知識”。

而知識付費與內容付費的界限很難劃清,線下培訓需要資質,但線上的“培訓”似乎人人都可成為老師,無從監管。

這些課程遊離於平臺之外,面向非一線城市,來無影去無蹤。更令人心生畏懼的是,有“幣圈人士”告訴“深響”,一些區塊鏈相關的知識付費課程會在直播中穿插項目案例,從而把學員轉化成“韭菜”。不過關於此種說法並未找到實證。

爸媽朋友圈打卡學英語,怎麼就被騙了?

從2016年元年到2017年爆發,再到如今2018年的泥沙俱下,知識付費行業正在高速洗牌。

蛋糕依舊很大,根據權威報告,到2017年底,知識付費用戶達到1.88億人,比2016年增長了102.2%。而華菁證券的研報推斷,到2020年知識付費將會有2億人群、45%付費率、360元ARPU值,行業總收入規模達到320億。

機會也依舊在那兒,隨著用戶警惕意識和選課能力的提升,“智商稅”和信息不對稱的錢會越來越難賺。這時候比拼的就是課程質量、課程SKU豐富程度、整體品牌信任度了——不斷提升完課率和復購率,不斷運營各種社群工具擴大知識IP的影響力,從而讓知識內容不斷變現。長尾的、高質量的知識內容依然會獲得用戶的認可。

而到底是成為誤人子弟遭人唾棄的偽知識毒瘤,還是想成為傳道授業的真正受人尊敬的“老師”,全看操盤者自己的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