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抱朴子》的人生觀,崇尚隱逸,視名利如糞土!

《抱朴子》是一部追求長生不老的道教典籍,分為內、外兩篇。其中,內篇言道家,闡述養生求仙之法;外篇講儒家,談論經邦處世之術。此書富於文采,錦心繡口,辭藻華美。觀其文而知其人,根據《嘉遁》、《逸民》兩篇的主旨,可以看出作者冰清玉潔、超塵拔俗的人生態度,頗有隱者之風。下面編者亦效尋章摘句,給讀者呈現一個真實的葛洪。

淺析《抱朴子》的人生觀,崇尚隱逸,視名利如糞土!

隱居避患,視官場為險途

《抱朴子》認為,隱逸行為是高尚的,道德仁義比官爵更加可貴。精神境界高的人能夠忘卻富貴,恬靜謙讓,左琴右書,逍遙自在於田園之間,修養浩然正氣於林泉之下。

“道存則尊,德勝則貴,隋珠彈雀,知者不為。何必須權而顯,俟祿而飽哉!” (《抱朴子外篇·嘉遁》)

“安貧者以無財為富,甘卑者以不仕為榮。故幼安浮海而澄神,鬍子甘心於退耕。” (《抱朴子外篇·嘉遁》)

淺析《抱朴子》的人生觀,崇尚隱逸,視名利如糞土!

隱士不會刻意追逐功名利祿,因此就不會遭遇屈辱和災禍。然而世人所敬畏的只有權勢,所貪圖的只有利益,他們被慾望迷惑了心智,不惜冒著危險去建功立業,不懂得度德量力的道理,也看不到居非其位可能帶來的禍患。這種只顧眼前不計後果的行為,無異於漏脯充飢、飲鴆止渴!

“蓋至人無為,棲神衝漠,不役志於祿利,故害辱不能加也。” (《抱朴子外篇·嘉遁》)

人生短暫,希望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葛洪還認為,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轉瞬即逝。不如悠閒從容、自得其樂地生活,怎能為名利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這種逍遙無為、寄情竹素的生活方式,只有逸人高士才能夠做到。

淺析《抱朴子》的人生觀,崇尚隱逸,視名利如糞土!

“且夫玄黃遐邈,而人生倏忽,以過隙之促,託罔極之間,迅乎猶奔星之蹔見,飄乎似飛矢之電經。聊且優遊以自得,安能苦形於外物哉!” (《抱朴子外篇·嘉遁》)

“夫七尺之骸,稟之以所生,不可受全而歸殘也;方寸之心,制之在我,不可放之於流遁也。” (《抱朴子外篇·嘉遁》)

安貧樂道,立志著述

飽讀典文,擁經著述,以立言立德的方式留名於後世亦未嘗不可。這樣既能夠保全自己的天性,又能涵養正氣弘揚大道教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也不改其樂。遁跡山林以頤養自己的心靈,世間萬物都被置之度外而自得其樂。離開紛亂齷齪的事務,在清靜無為之中澄清自己的精神。

淺析《抱朴子》的人生觀,崇尚隱逸,視名利如糞土!

“若擁經著述,可以全真成名,有補末化。” (《抱朴子外篇·嘉遁》)

“六藝備研,八索必該,斯則富矣;振翰摛藻,德音無窮,斯則貴矣。夫棲重淵以頤靈,外萬物而自得,遺紛埃於險途,澄精神於玄默。曷肯憂貧而與賈豎爭利,戚窮而與凡瑣競達哉!” (《抱朴子外篇·安貧》)

隱士德行高潔,有利於世俗教化

《抱朴子》認為,隱士清靜無為,生活簡樸,不競不躁,謙和退讓,這種美德本身就可以為世俗做出表率,有利於整個社會風氣的淨化。雖然沒有入朝為官建立功勳,卻可以在山林之中讀書講學,教育童蒙後生,不僅為國家培養了人才,也使先王之道得以薪火相傳。

淺析《抱朴子》的人生觀,崇尚隱逸,視名利如糞土!

“苟有卓然不群之士,不出戶庭,潛志味道,誠宜優訪,以興謙退也。... ... 則能陶冶童蒙,闡弘禮敬。” (《抱朴子外篇·逸民》)

“今隱者潔行蓬蓽之內,以詠先王之道,使民知退讓,儒墨不替,此亦堯舜之所許也。” (《抱朴子外篇·逸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