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父親為什麼叫叔梁紇,卻不姓孔?

Z1黃


孔子的先人是誰?答:黃帝玄孫堯王,名朱放勳,號陶唐氏(諧音陶泥土,分工燒窯)生於祁地,改名祁放勳,後人朱成湯,號稱成湯或湯,率眾九百,從日照起兵,衝入河南偃師夏王宮,逮捕桀,發配於安徽蕪湖林中,立商朝,帝乙傳位於幼子帝辛,〈別人 加了個貶名叫紂王〉,庶兄認為王位應屬自己,所以起兵伐帝辛 失敗,逃難時長子姓朱,次子姓宋(紀念宋國,今商丘)周朝,山東齊國西又有一小宋國,孔子父親任丞相,他原名叫朱孔祁,因想到周王室不喜朱氏,於是改名孔祁。總之,孔子先人是商王帝乙後裔,再具體說,孔子先姓朱後姓孔,因為他祖先姓朱








用戶51174948858


據史料記載孔子的父親的確叫叔梁紇,乍一看,的確有問題呀。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姓孔呀,怎麼他的父親卻不姓孔,而複姓叔梁呢?其實這完全是一個誤解。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實際上同樣姓孔,只不過呢,名紇,字叔梁。據《春秋左傳正義·襄公十年》載:“古人名字並言者,皆先字而後名。”意思就是,古代人有時候喜歡字和名並稱,而略去姓氏,在字和名並稱之時,先稱字,再稱名,因此,才有了“叔梁”+“紇”的稱呼。特別是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更是直接稱孔子之父為“叔梁紇”,因為《史記》的影響力,才讓我們誤認為孔子的父親複姓叔梁。

我們現在一般只有姓和名,合稱姓名,但在古代,貴族或者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通常會有姓、氏、名、字和號(不是必須)。哇,這麼多,有點小複雜呀。的確是的,所以,我們現在才簡化了。不過現在的一些風雅之士,還是會給自己來個字,或者號之類的,顯得比較高大上。

如果按照古代嚴格的姓名劃分,孔子和他的父親叔梁紇,其實並不“姓”孔,而是姓“子”。人類最初是母系氏族社會,為了別族群,於是就有了不同的姓,即“族號”。

隨著族群人口的增多,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資料的富餘,族群開始分裂,形成了不同的支系,並彼此獨立,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了父系士族社會。這些分支族群之間為了區別,於是就在族號的基礎之上外加了新的群落號,就成了“氏”的來源。只是呢,這時候階級已經開始出現,部落中有了奴隸(最初是戰俘)、普通部落成員和首領(早期貴族)。其中,只有男性貴族才能稱氏,其他人只能以姓相稱。

中國古代的姓氏發展到這裡,就有了姓,別婚姻;氏,別貴賤的功能。所以,在古代,如果直接以男性貴族的姓稱呼,那就是在罵人了,意思就是配不起貴族的身份,帶有鄙視的意味。

孔子,是殷商王室的後裔,和成湯、紂王同族,都是“子”姓。西周建立後,殷商後裔微子啟被封於宋,得氏“宋”。之後宋微仲接替了哥哥微子啟的國君之位,一直傳到了微仲九世孫孔父嘉。孔父嘉任宋國大司馬,遭到迫害,被迫逃亡魯國。孔父嘉,根據我們前面介紹過的知識,很容易理解了,其實是子姓,宋氏,字孔父,名嘉。

孔父嘉為了避禍,不敢再用宋氏,而是取自己字中的第一個字“孔”為氏。從此,誕生了子姓孔氏,這也是子姓的宋氏和孔氏同源的原因。孔子之父叔梁紇是孔父嘉的六世孫,自然是承繼先祖姓氏,為子姓孔氏。而叔梁紇有兩子,長子孟皮,次子仲尼,即孔子,所以,孔子也被稱為了“孔老二”。

姓氏名字都說了,那號呢?號可以自己取,不正式,如果起的不恰當,還會被人嘲笑,因此常被稱為“自號”什麼。而比較正式的是由官方賜封的,比如孔子的號就是“大成至聖先師”。如果孔子自號“大成至聖先師”,這……孔夫子也太不謙虛了吧。

到此,我們對於孔子父子是否同姓的問題應該已經瞭解清楚了,他們其實都是子姓,孔氏。叔梁紇的名字也可以叫做孔紇,孔叔梁,這麼一來就和孔丘、孔仲尼一致了,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奕天讀歷史


孔子和其父叔梁紇,都不姓孔的原因很簡單,他倆都姓“子”,孔是他們的氏。

孔子的名字應當叫做“子丘”,叔梁紇叫做子紇。

我們之所以會認為孔子和父親叔梁紇,姓氏不同,在於不瞭解“姓”和“氏”之間的關係。

在古代,字、姓和氏一開始是分開稱呼。

1、姓和氏的區別

古代父系社會,以父系一方的血緣為核心,逐漸發展出一個大家族,這個大家族的人都隨最初的男性先祖姓。

後來,家族人口過多後,需要進行分家、遷移之類,便會在同姓的基礎上,給自己這支族人取一個“氏”號進行區分。

舉個例子,一個大家庭中,所有人都擁有同一個姓。

但假如老大去了成都,老二去了廣州,老大老二結婚生子後,為了在家族中區分對方那一支,便會為自己取一個“氏”號。

孔子六十九代孫孔繼汾,在《闕里文獻考》卷一提到:孔子先祖從弗父何到孔父嘉, 五世親盡,當別為公族,乃以字為孔氏 。

五世親盡,這是在說,孔子的先祖是宋國王室,傳到孔父嘉時,已經不是王室中人,該另外起一個氏名了。

於是,孔父嘉便在自己的“字”當中,取了個“孔”子為氏。

2、孔子和叔梁紇稱謂問題

前文提到過,孔子姓子,孔是氏號,他這個子姓和孔子的子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

孔子的子是古人對有學問的先生表尊稱的一種用法,而子姓的子則是商朝皇室後代的姓。

所以孔子,姓子,名丘,全名子丘。

至於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是他的字,紇是他的名,他真正的名字叫做子紇。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孔子的父親一般稱之為“叔梁紇”。在《孔子家語》中講叔梁紇的個人信息比較詳細。

《孔子家語》上說,叔梁紇有九女而無子。其實叔梁紇有一個兒子,是妾室所出,叫“孟皮”,但孟皮生來有缺陷,“有足病”。於是不甘心的叔梁紇在自己年老時又求婚於顏氏,希望能再娶顏氏女為自己再生個兒子。

顏氏有三個女兒,顏父跟自己的三個女兒講明情況,說這位郰大夫,父祖為“士”,也就是說,雖為貴族卻地位等級不高,只是“士”的級別,但是“先聖王之裔”,身份的起點還是很高的。“先聖王”指的就是開創商朝的商湯。“姓”表示來自於同一血緣關係的集團,叔梁紇從血緣上說是商朝帝室子姓後裔,雖然年代隔得遠了點。

不要以為孔子是教育家、思想家,其父叔梁紇就是文弱的謙謙君子,其實正相反,叔梁紇是個力大無比的大力士。《左傳*襄公十年》記載一段故事:春秋時期,晉國與楚國抗衡爭霸,晉悼公欲聯吳抗楚,但是位於吳國以北的偪陽國很礙事,於是晉國打算攻下偪陽,把它作為送給宋國向戌的封邑。於是晉國聯合魯、宋、衛、曹等國聯軍討伐偪陽。偪陽在山東棗莊嶧縣一帶,《左傳》說偪陽“城小而固”,所以剛開始晉國的中軍將荀罃覺得攻下來也是勝之不武。沒想到的是偪陽雖小,實難攻破。

在僵持中,魯國孟氏家臣秦堇父帶著人力輜重持援。這時偪陽城門打開城門,諸侯聯軍趁機也衝了進去。這時偪陽內城閘門放下,已經衝入內城的諸侯聯軍被堵在城裡。這時“郰人紇抉之以出門者”,魯國的郰邑大夫叔梁紇雙手托起閘門,讓被堵在城裡的諸侯聯軍撤出。這位力託閘門的大力士、郰邑大夫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

《孔子家語》裡顏父對自己的三個女兒說叔梁紇本人,身長十尺,武力絕倫,但就是“年長性嚴”,年齡大了點、性格嚴恪了點。顯然顏父比較中意叔梁紇。三個女兒中兩個都不中意,只有最小的女兒顏徵在同意了,前提並不是看中了叔梁紇,是“從父所制”,願意聽從父親的安排。於是後來的事從《史記》的記載裡來說,就是“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這裡所說“野合”不一定指的是在野外發生那什麼的行為。野合,可能指的是雙方之間的結合並不完全按照當時的正式禮儀規定,不合乎當時的禮制,只是以簡單私下的形式成為配偶。也就是說這種結合可能不是正式的,但又是被當時社會所承認和允許的。

作為貴族的叔梁紇因為是殷商後裔、宋國貴族,所以以“子”為姓。當時西周春秋時期的貴族男子除了有標明血緣的“姓”,還有作為貴族標誌的稱呼“氏”。叔梁紇是“子”姓“孔”氏。孔子作為叔梁紇的兒子當然也是“子”姓“孔”氏。

作為宋國貴族的叔梁紇其先世木金父因避宋國內亂而流亡至魯,叔梁紇曾經任職魯國郰邑大夫。這個問題要追溯到孔子的六世祖宋國大司馬“孔父嘉”。

孔父嘉字“孔父”名“嘉”,是輔佐宋繆公、宋殤公的賢臣。宋國的統序傳承在宋宣公時出了問題,宣公沒有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太子與夷,而是在臨終時把君位傳給了弟弟宋繆公。宋繆公又在他臨終時把君位還給了哥哥宣公的兒子與夷而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公子馮,於是宋國因此而發生內亂。太宰華父督想殺宋殤公與夷而立公子馮,於是大司馬孔父嘉成為障礙。孔父嘉這個人很賢德,“孔父正色而立於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於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孔父嘉正色站在朝堂上,就沒人敢過去殺害他的君主,這就叫作“義形於色”。因此華父督要先殺孔父嘉再殺宋殤公。

孔父嘉被殺後,他的兒子木金父逃出宋國而奔於魯,其後人以先祖父孔父嘉的字為氏,即以“孔”為氏,此後在魯國的這一支孔父嘉後裔都以“孔”為氏,所以叔梁紇和孔子都是“子”姓“孔”氏。


沅汰


孔子姓“孔”,為何他的父親叫“叔梁紇”,而不是“孔梁紇”?

著名史學家錢穆先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五千年來,能夠流傳百餘代、且譜系最為完整清晰的家族,舉目全球,非孔子家族莫屬。

而一個家族的傳承,最重要且最明顯的標誌,當然是這個家族的姓了。

孔子姓孔名丘,他的祖上也必然姓孔,這一點毫無疑問。然而,孔子的父親為何卻叫作叔梁紇,而不是“孔梁紇”?難道他姓“叔”不姓“孔”嗎?

一、孔子的祖先

要弄透這個問題,有必要先從孔子的祖先開始追本溯源。

孔子的祖先並不是魯國人,而是在宋國人。

孔子的祖先是微仲,他是現今有據可查的最早的孔子遠祖,而他的第十四代傳人才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

那麼,微仲的後人是從何時才開始姓孔的呢?

根據現在的史料考據,這個人是微仲的第九代孫,他的名字叫孔父嘉,也被稱為是孔嘉父。

這裡,有必要對“孔嘉父”這個名字進行一些解釋,孔子家族,是從孔父嘉開始第一個姓“孔”的,但他名字的“父”字卻並不是其名,而是“父親”的意思,這是其後人為了表達對他的尊敬,而專門加的一種尊稱。

孔父嘉原來在宋國做官,後來因為宋國內亂而被殺。其子木金父被迫逃亡魯國避難。

在魯國,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防叔生生伯夏,而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了孔丘,即孔子。

二、叔梁紇不姓孔?

看了孔子上幾代先人,恐怕又要被搞糊塗了,既然孔父嘉姓“孔”,為何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而他的上幾代的名字,為何又分別以“伯”、“防”、“祁”開頭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剛才我們說,孔父嘉的後人,是因為避難而被迫逃到魯國的。

因此,他們便不再公開宣稱自己姓“孔”,而是隻以兄弟輩行次來加本名的方式稱呼。而所謂的行次,也就是“伯、仲、叔、季”,分別代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因此,“叔”並不是姓,而是叔梁紇在家中的排行。

叔梁紇最初在魯國做武士,膂力過人,英勇善戰,因戰功而被封為大夫。

叔梁紇最初有一個兒子叫伯尼,但因為腿有殘疾,不適合做為繼承人。所以,叔梁紇在60多歲的時候,又娶了一個不滿20歲的顏家女兒為妻。

古人認為,年過64歲再結婚,不符合禮儀,所以,叔梁紇與這位顏姑娘的結合,也被稱為是“野合”!

“野合”指的是不符合當時社會禮儀的婚姻結合,千萬不要被今天一些開放的觀念給誤導了!

孔子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他的字叫“仲尼”,民間稱呼他為“孔老二”,也是這個意思。

從孔子開始,才開始重新冠以孔姓,他的子孫依然如此,比如孔子的兒子就叫孔鯉。因為孔氏從孔子開始才固定下來,所以後人也將他作為孔氏家族的始祖。

三、“孔”最開始不是姓

“孔”是姓,這個在今天來看毫無疑問,然而最開始,它並不是姓,而是氏。

最早,古人的姓和氏是分開的,男子不稱姓,而稱氏。孔子的“孔”,最早就是一個氏,最後才變成了姓。

而這個轉折點,就是上面提到的孔父嘉。按照當時宗法制規定,孔父嘉需要單獨別立一族,他就要為自己的族起一個名號,而這個名號(也就是氏)就叫作“孔”。

後來,氏成為了姓,也就形成了孔姓。

因此,總結一下,孔子的祖上,最先冠以孔氏的是孔父嘉。孔子的父親叔梁紇,也是孔氏,這一點也不矛盾。


深夜聊齋


要給大家提前聲明:千萬不要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以及現如今的世俗道德標準,去衡量與我們今天有極大差異的古人生活。



這個問題的根源其實就是我國古代姓氏學的發展探究

華夏文明整個姓氏學的發展,其實就是一種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我國漢字的更新迭代也為整個姓氏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實質基礎。

不僅包含了數千年來複雜的血緣關係,同時也將其作為,一種複雜的精神紐帶,充分將一個族群的人們緊密聯繫在一起。

當然隨著它的進一步演化發展,也最終成為表現每個人特徵的一種特殊符號。



整個世界範圍內,中國的姓氏學發展都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作為全世界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之一,我國的新視覺最早出現在炎、黃二帝時期,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據專人統計,通過歷代文獻以及現成資料考究,我國的姓氏高達5600多個,不僅包括單姓,還有複雜的複姓、三姓,要不是因為父系社會的相對穩定,我們按照原則上也可以起一個像外國人那樣又長有複雜的名字。

炎黃時期的姓氏最早是用來區別族群的整體代號,最終是根據整個群體的信仰圖騰來確定的。



我國姓氏迎來的初次小高潮,發生在周朝時期

此前的姓氏多是通過自然現象或者是自然產物來命名,畢竟當時的文字也並不是很發達,祖先們僅能夠用比較簡單的符號語言來表達,姓氏體系的過渡也最終見證了母系氏族到父系社會的變遷。



自從周朝時期開始,就已經有了賜姓命氏的神操作。姓的發展已經不能夠完全滿足人口的增長,最終也由氏的出現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在南宋時期,有相關文獻資料表明:三代之前,男子一般稱氏,而婦人才稱姓。在當時可以通過姓氏來確定一個人身份地位的高低。

整個姓氏制度區別高低貴賤的分崩瓦解出現在戰國時期

先前的百姓可是貴族的稱謂,因為只有貴族才有權利享有完整的姓名,當然這一制度對於女子相對公平,只是為了區別婚嫁與否, 而對於男子來說卻直接決定了地位的高低。

隨著發展到戰國時期,社會的動盪已經讓原有的姓氏制度發生了偏移,不少先前的貴族子弟淪為平民,所以先前的姓氏等級制度就失去了可靠的理論依據。



秦始皇統一大中國之後,姓氏制度再一次發生質的飛躍

為了更加方便統一管理,秦始皇在當時也推行了郡縣制,同時為了區別對待,也制定了嚴格的戶籍制度,以前以家族血緣關係連接,現如今已經被政治關係所完全覆蓋,至此姓與氏不再分別對待。



在以前的姓氏規則還不甚完善之時,賜姓也成為一種普遍流行的方式,現如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姓氏制度,已經極大地涵蓋了諸多複雜的情形,而且龐大的性質數據庫也給我們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何況穩定的社會形態也讓姓氏逐漸確定一套嚴格的執行標準。

理清了姓氏制度的發展,其實對於孔子以及其父親的姓氏稱謂就不難理解了

按照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來算,孔子名丘,字仲尼,以子為姓,以孔為氏,不要問為何如此複雜,因為當時就是這樣區別的,畢竟在那個年代姓、氏是分家的。



其實在當時,孔子的這個子,和我們現如今所理解的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本來在當時是作為士大夫的一種普遍稱謂,至於孔子的父親為什麼叫叔梁紇,其實本來就與我們今天的姓氏制度有很大差異。

這個稱謂之中,其實並沒有姓也沒有氏,紇代表的是孔子父親之名,而叔梁則是他的字。孔子與叔梁紇 本就是兩種不同的姓氏排列制度。

孔子真正代表的是姓氏,而叔梁紇則代表的是名字,這兩者之間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與我們現如今姓名和名字完全等同於一回事是大相徑庭的。


科技歷史說




此問答不代表小編觀點,如與事實不符,純屬小編的資料來源於虛構,這不是歷史。



各位親,小編因常常掛科,不得已臥薪嚐膽,崇信基督,希望能得到老天爺的青睞,走出掛科。


慢慢知道耶穌這個救世主,原來是個私生子,其母瑪利亞,這個美麗的青春少女,不知為什麼,在毫無預兆的狀態下,自然受孕。生下耶穌。



而孔子同樣是位救世主,其母顏如玉16歲那年,與瑪利亞同樣的方式未婚而孕,



顏如玉是個窈窕淑女,從未經歷君子好逑。仰天輕泣【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未有私情,為何大肚】。在牛棚裡生下孔子。

根據【孔子自傳】中對自己生平的描述,他的母親顏如玉,靚絕天下,


鄰有壯男叔梁紇,40未婚,力拔山兮氣蓋世,其母日日望其背影,芳心發春,一顆潮溼的心,全是叔梁紇,

從此顏如玉夜夜春夢,與叔梁紇夢中形同夫妻,醒來對著滿天星斗輕嘆【叔哥,我愛你……】。
誰知道沉浸在鴛鴦蝴蝶夢中的顏如玉,忽然不見了大姨媽,細腰腹隆。叔梁紇與顏如玉心有靈犀,同樣夢中與顏如玉魚水情歡,一洩千里。



顏家本是書香門第,一代書法泰斗顏真卿就是顏家後人。顏如玉的母親秦香蓮乃是秦始皇姑媽,出身大家閨秀,女兒的未婚先孕,如晴天霹靂。


顏如玉說不出孩子的老子是誰?顏家就懷疑是家裡的僕人老子乾的,因為孩子生在牛棚,是老子接的產。



老子對天發誓,自己是【道德經】,不會生下這麼不開眼的孩子,要滴血認親。為了不把事情擴大,給了老子300兩銀子作為顏如玉的陪嫁,讓老子默認是自己乾的。


孔子剛開始的名字叫夢子,後來有孔雀常在顏如玉窗前盤旋,改名為孔子。孔子長到三歲時,顏如玉帶孔子與叔梁紇私奔。



老子也騎牛離開顏家,一去不回。孔子長大後,周遊列國,去找表弟秦始皇,秦始皇早聽說孔子迂腐不堪,嘮嘮叨叨,閉門不見,孔子只能一路討飯而回。


孔子確實是叔梁紇與顏如玉在夢裡生的孩子。【史記】中記載,叔梁紇與顏氏野合而生孔子,野合指的就是非正經渠道。夢裡合出來的。此文所有資料,感謝地攤庫的大力支持。


白這個顏色


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中寫到:孔子出生在魯國昌平鄉的陬邑,父親叔梁紇與顏姓女子在野外交合而生孔子“野合"。孔子是魯襄公二十二年生,孔子生在來頭頂中間是凹下的,所以就給他取名“丘"。字仲尼,姓孔。


但是,有人質疑司馬遷的說法。由於孔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過世,是顏姓母親一手將他養大。他十七歲時母親去世,顏姓母親並沒有告訴他父親是誰。有一位路過的老太太告訴他,父親是叔梁紇,過去當官的,但已死了十多年了。孔子連忙找到叔梁紇的家,結果被叔梁紇家門口的門子給趕了出來。

其實,在春秋和戰國時期,當時的人還是相當原始。不說貴族和王侯,一般庶民都是野合而生的。在春秋時有一種庶民約會,就是每年的三月三日,(公曆4月5日左右)有一個叫“春社",男女都到野外來苟合,苟合的孩子有母親扶養,所以一般都不知道父親是誰。這樣做的最好的結果,就是防止近親的血緣繁殖。我們最好的例子就是戰國中期出生的孟子,孟子有“孟母三遷"的故事,為何古人不說孟父三遷呢?證明孟子也不知道父親是誰。再則,曾仕強說過的一個故事:老子的母親吃了一個李子,生下了老子;鬼谷子的母親吃了一顆穀(谷)子,生下了鬼谷子。我不敢恭維曾仕強的鬼話,但是我從這些話裡悟出一個真理,在春秋和戰國時代,庶民的孩子生下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公元前335年,秦孝公時期,有一個叫商鞅的人變法。商鞅在第二次變法中提出:革除戎狄風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什麼意思呢?就是父子不能同居一個女人,兄弟之間不能與一個女人或幾個女人混居,要一家一戶分開來居住。這就是證明在秦孝公時期,秦國的庶民都是有血緣關係的混居,相當原始。當然,商鞅變法禁止混居,要一家一戶居住,不是為了禮儀,而是為了稅收,一家一戶可以收稅。

總的來說,司馬遷《史記》描述的孔子的父親叔梁紇不現實,既描述一個死了十幾年的人是孔子的父親,又要將叔梁紇描述成一個當官的,真是天方夜談。再則,西漢的司馬遷說春秋孔子的故事,沒有其它的資料作為旁證顯示出來,時間相隔了四百多年。不明理,只是儒家的敬畏,害怕“野合"二字將“萬世師表"給掘屎米了!


張律明


不請自來。誰說叔梁紇不姓孔,叔梁紇就是孔氏,是孔父嘉的後裔。

這個與先秦時期古人的稱呼習慣有關。先秦史書記載有稱字加名的習慣。如孟明視,白乙丙。孟明是百里奚的兒子,孟明是字,視是名。白乙丙是蹇叔的兒子,白乙是字,丙是名。

而這種稱呼方式多見於《左傳》,多見於一些武將和大力士的稱呼習慣。古人有封的在名前面稱封。如範會,範武子,本屬士氏。因為有了封地進而稱範會。這種稱呼方式為第一等表封,表功績。

如果沒有封,或封不顯著就稱關係,與國君的關係。如公子壽,前面的公子就證實了父親是國君,壽是名。還如公孫隰朋,公孫表明爺爺是國君,而隰朋是名。這種都表明了身份是公族。這樣稱呼是身份顯貴。

當既沒有顯封又沒有顯貴的身份就稱字,如叔梁紇,叔梁是字,紇是名。這就僅僅是一種敬稱而已!

這裡再囉嗦幾句,古人最早的姓氏來源於降生地,水源,圖騰一類。再到後來有大功績有封地以封地為姓氏,再下者有功績無顯封以表字為姓如白乙丙的後裔以白為姓。


唐長老343


結論:孔子的父親的確不姓孔,不過不是你理解的那個樣子。

叔梁紇,字叔梁,名紇,屬於孔氏、子姓。

當時的人們經常會把字和名連起來稱呼,比如孟明視、白乙丙以及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孔父嘉原本是宋國人,而宋國人是商超後裔,在部落時期屬於子姓族群,他的後代以其字“孔父”為氏,故為孔氏。

春秋時期,“姓”和“氏”與我們現在的習慣是有很大差別的:“姓”是一個類似於族群的概念,用以追溯你祖先的來源;“氏”則與我們現代所提到的“姓”是同一屬性的。 比如我們現在說誰誰誰姓趙、姓王、姓韓、姓梁,在春秋時期則要說他是趙氏、王氏、韓氏、梁氏。

春秋時期的習慣,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是有嚴格區分的。假如你要穿越到春秋時期,遇見一個出自“趙氏”的男子,你要是敢叫他一聲“姓趙的”,我保證你會被他打死。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孔子”稱呼中的這個“子”是當時人們對於貴族男子的尊稱,比如孟子、荀子、韓非子都用到了這個“子”,這與孔氏家族的姓“子”沒有關係。

而按照當時對於女子的稱謂習慣,假如孔子有個女兒的話,也可以稱為“孔子”,這其中的“子”就是他們家族的“姓”了。


以下貼出的是我幾年前寫的一篇文章,如今看來已經有很多表述不準確了,暫時放在這裡,等以後有時間了再作修改,權作參考:

首先強調一下,先秦時期的文化與我們當代文化,甚至是後來帝制時期的古代文化都是不同的。這一點就好像是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是相同的。當我們在面對不同文化的時候,就應該尊重當時的文化傳統,而不能用我們現在的觀念去套用當時的人和事。就比如西方文化中人的名稱是把名寫在前面,姓寫在後面的,我們通常都會尊重西方文明。在提到西方的人物的時候就會稱呼其比爾·蓋茨,威廉·莎士比亞,而不會強制地把他們顛倒過來,用我們自己的習慣去稱呼其為蓋茨·比爾,莎士比亞·威廉。當然,作為弱勢文明,中國人在與西方人交往,或者是在使用註冊西方的某些社交軟件的時候,會被迫把自己的名字顛倒過來。因此很多中國人到了國外之後名字就變成了化騰·馬,健林·王等等。這種狀況與西方文化處於強勢地位是分不開的,強勢的文化通常都會有一種傲慢的成分在裡面,弱勢文化不得不屈從於強勢文化的影響力去被動地做出改變。現在這種狀況正在發生改變,很多中國人出國時,已經不再彆彆扭扭地非要把自己的名字倒過來了。國外的科技公司在開發軟件的時候都會注意到中西文化的差異,比如Facebook和Skype中出現中文名的時候,會自動地將姓名互換位置,調整成適應中國人習慣的格式。當強勢的現代文明遇到了弱勢的先秦文化時,這種潛藏在我們內心的那種不自覺的傲慢就會發生作用。先秦時期的男子雖然有姓,但是在政治生活中只是把姓作為一種圖騰,人與人之間交往時是不會提對方的姓的(戰國後期有很多人以姓為氏的情況除外),否則就是對人的一種不尊重。我們現在所說的姓,實際上就是當時的氏。而當時的姓其實就是族群的名稱,就好比現在的少數名族的族名。如果把一個族的族名加在一個人名字的前面,只會讓人覺得不倫不類。有誰見過把人叫做滿啟功(啟功,滿族,愛新覺羅家族後裔)或者回壽彝(白壽彝,姓白,字肇倫,又名哲瑪魯丁,回族人)的?因此我們在稱呼春秋時人物的時候,就應該尊重當時的文化傳統,按照當時人們的習慣來叫。只要不是那些涉及到避諱之類的會影響對人物認知的習慣,都應該得到尊重。因此就不要再叫什麼姬重耳、姜小白(好歹你叫個呂小白啊)、姬寤生這樣的稱號了。好了,現在言歸正傳。春秋時期男子的稱謂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他活著的時候,稱呼的格式是:身份標識(氏)+中介詞+名、字+尊稱;一種是死後的稱謂,格式是:身份標識+諡號+爵位。另外還有當時人們交往中互相之間的尊稱、貶稱、謙稱的方式,現在就在這裡一一加以介紹:身份標識(氏)+中介詞+名、字+尊稱
(春秋時期男子稱謂的通用格式)一、身份標識——氏春秋時期的貴族通常都有氏,氏的作用就是為了標識一個人的身份。因為氏的來源一般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獲得封地。能夠獲得封地的,要麼是天子或諸侯的旁系兄弟,在三代之內分宗別祀之後,原來的宗主給予封地,從而獲得自己的氏;要麼就是他們身邊的有功之臣,因為建功立業受到封賞而擁有了封地。春秋時期,能夠建功立業的通常都是貴族。庶人雖然有參軍的義務,但是通常都是出苦力,很難獲得封賞。野人則連參軍的資格都沒有,就更別提什麼封賞了。因此獲得封地而擁有氏,本身就是貴族的特權。
貴族選擇自己“氏”的名稱,一般有三個來源。第一種是以封地的地名為氏。比如晉武公時所封的荀息和韓萬。荀息原來叫原氏黯,被封到荀地,以地名為氏,稱荀氏;韓萬是曲沃武公的庶子,名萬,在被封到韓地之後,就以韓為氏。晉獻公時伐霍魏耿,獲勝之後把畢公高的後代畢萬封到魏地,他們就以魏為氏。趙氏的來源則是在西周時期,周穆王封嬴姓的造父到趙城建立趙國。趙國滅亡之後,孫叔帶入晉為官,他的子孫後代就以趙為氏。這也是後來三分晉國的趙魏韓三家氏的由來。諸侯國君的氏一般是自己所封的國名,比如晉國、魯國、鄭國,國君的氏其實就是晉、魯、鄭。而齊國因早期的封地在呂,因此並不以齊為氏,而是稱為呂氏。第二種是以官職為氏。晉國的士氏原來是唐國的杜氏,西周時期周宣王殺死了杜伯,他的兒子杜隰叔到了晉國擔任士師(法官)的職務,他的後代就以士為氏;著名的有晉獻公時期獻計誅殺桓莊之族的士蒍,以及後來文公時代的士轂、士會、士缺等卿族都是士氏家族的代表。另外還有中行氏。晉文公的時候為了防範戎狄的侵擾,建立了步兵三行。出自荀氏的荀林父擔任中行統帥,此後就以中行為氏,稱作中行林父。其他的比如上官、司馬、宰、卜、屠,都是典型的以官職為氏的例子。第三種是以長輩的名或字為氏。最典型的就是楚國國君的熊氏,就是出自於他們先祖鬻熊的名字。其他的如宋國的湯氏,來源於宋桓公的兒子公子湯的名;魯國的展氏,來源於公子無駭的字子展;臧氏,來源於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彄的字子臧。一個人的氏並不是固定的,當他有了新官職或者新封地之後,有時也會以他的新官職或封地的名稱來作為他的氏。比如晉惠公的謀臣郤芮,原本的封地是郤,因此為郤氏(還有說法認為是晉鄂侯的後代,以鄂侯的名字郤為氏)。後來又封到冀,改為冀氏,稱冀芮。晉惠公的另一個謀臣呂甥,因為最初的封地是呂,因此是呂氏。後來有了新的封地瑕、陰之後就又被稱作瑕甥、陰飴甥;甚至把多個封地連起來,稱為瑕呂飴甥(飴是他的名,甥是因為他是晉獻公的外甥,晉獻公死後把甥改為了省,叫做呂省)。晉文公的大臣胥臣,字季子,因封於臼地,又叫做臼季;因為擔任司空的職務,就以司空為氏,稱作司空季子。從這些案例都可以看出,春秋時期一個家族的氏,與我們今天的姓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他們的氏可以隨時更改,家族中沒有繼承宗主的其他子嗣,在分宗立嗣的時候都可能會更改他們的氏名。而即便是同一個家族,也有可能存在著很多不同的氏。因此氏本身的職能就是貴族身份的象徵,普通的平民或身份較低的侍從,用來區別身份的往往是他們所屬的職業,或者其他的屬性。比如宦官,通常用寺人、閹或豎來表明其身份。晉國多次刺殺晉文公的那個宦官,人們通常叫他寺人披或閹楚。齊桓公手下的宦官,叫寺人貂,齊國人痛恨他,又把他叫做豎刁。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種姓制度,用氏的有無來區分國民的高低貴賤。
(圖片來自網絡)而對於天子和諸侯來說,情況往往就會特殊一些。天子和諸侯的身份很容易區分,國內的大夫們肯定不敢直接稱呼他們的名字,只能稱天下共主的周王為天子或王,稱國君為君或公。諸侯國君之間交往的時候也往往不稱氏,而是以晉侯、齊侯、鄭伯等爵位來互稱。在議論其他國君需要加名的時候,也是稱其為晉侯重耳、齊侯小白、鄭伯寤生。當然了,到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這套爵位系統早就崩壞了。諸侯國的君主們不管原來的爵位是什麼,都已經自稱為公了(比如爵位最低的許國,本來是男爵,這時也開始僭越稱公了)。為了對對方表示尊敬,可能並不嚴格地按照爵位來稱呼,而是統一口徑,稱對方為晉公重耳、齊公小白、鄭公寤生了。國君的兒子們,都統稱為公子某;公子若沒有繼承君位且沒有分家,他的兒子就是公孫某。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子、公孫其實就是他們的氏,代表了他們的身份。大夫們單獨會見某位公子的時候可以直接稱公子,若是多個公子一起出現需要區分,可以稱呼其為公子重耳、公子夷吾。若是與其他國家的公子也混在一起,就可以稱為晉公子重耳、齊公子小白。公孫在東周歷史上也比較常見,比如鄭國共叔段的兒子公孫滑,秦穆公的謀臣公孫枝(據說是晉國公子之子),引發齊國內亂的公孫無知,宋國公子湯的兒子公孫壽,以及後來的晉悼公原來就叫公孫周等等。天子的子孫也同樣,實際上就是以王子、王孫為氏,常見的比如王子帶、王子頹、王子黨、王孫滿、王孫蘇等等。前一節說了男子稱謂中身份標識也就是氏的幾種來源和用法,這一節繼續說男子稱謂中其他部分的內容。
春秋時期男子稱謂的通用格式二、中介詞與女子的稱謂相似,男子在日常的稱謂中,通常也會把他們在家裡的排行,也就是伯仲叔季或者孟仲季加在氏和名字的中間作為中介詞。使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季作為排行,往往會存在一個問題。先秦時貴族的子女很多,伯仲叔季四個排行顯然不夠用,這個時候就需要靈活使用了。通常情況下他們會把長子稱為伯,次子稱為仲,最小的兒子稱為季,其他的兒子一律稱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文王太姒的十個兒子,二兒子武王發繼位為王(可稱為仲發),四子周公旦在王室任職(叔旦),因此排行並沒有體現。文王的長子很早就被商紂王殺掉了,沒有封地(無氏),因此叫伯邑考;最小的兒子冉季載用季來標識排行。其餘的兒子都稱為叔,分別叫做管叔鮮,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使用排行作為中介詞例子的還很多,比如周文王的父親季歷,晉國始封之君唐叔虞,周公旦的兒子魯國的開國君主伯禽,虞國的國君虞仲雍,引起鄭國內亂的共叔段(左傳·鄭伯克段於鄢),齊國的政治家管仲,導致周王室內亂的太叔帶,以及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仲尼(孔子)和他的哥哥孟跛等等。但是伯仲叔季的排行並不是在所有的場合都用,伯仲叔季本身不屬於名字的一部分,只是加在氏和名之間的中介詞。按照當時的約定,一個人上了五十歲之後才會加上伯仲叔季的排行,年輕的時候不會用伯仲叔季來作區分。除了用伯仲叔季作為中介詞之外,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還有一些其他的字,比如之、子、氏,也會放在氏和名的中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晉國的介子推(也叫介之推),就是以“子”(或“之”)作為中介詞的。介子推隨晉文公流亡多年,歸國之後不接受封賞,逃到了綿山之中。晉文公為了讓他出山,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寧死也不出來,最後揹著母親燒死在一棵大樹之下。人們為了紀念介子推,在清明時期不生火做飯,因此清明也被稱作是寒食節。其他的例子還有不少,像虞國的大夫宮之奇(以“之”作為中介詞),原來在虢國任職後投奔晉國的舟之僑,鄭國大夫佚之狐、燭之武(燭之武退秦師),羞辱宋昭公的文之無畏,以及庾公之斯、尹公之佗、石之紛如、公罔之裘,耿之不比等等。除了“之”和“子”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字詞作為中介詞的,像晉國的原氏黯,也就是為保護驪姬的兒子而自殺的荀息。他本來是原氏,後因封於荀縣而更為荀氏,名黯,字息。他原先的氏與名之間加一“氏”字作為中介詞就被稱作原氏黯。三、名與字男子出生時,父母會給他取一個名,這個名和女子名一樣,也是出生三個月的時候取的(當然這個不做硬性要求),而且通常情況下也是家人長輩或者尊者對他的稱呼。春秋時期取名都是很有個性的,但是也有一定的禁忌。魯國的申繻在回答魯桓公的提問時曾說過,為子女取名,不得使用國名、官名、山川名、疾病名、牲畜名、器物禮品名。因為在很多場合,人們互相稱呼的時候是不能直呼其名的,稱之為避諱。這個避諱不僅僅是國君,普通的貴族也一樣。然後他舉了幾個例子說,晉僖侯名司徒,導致晉國從此再也沒有司徒的官職;宋武公名司空,導致司空的官職被廢棄。魯獻公名具,魯武公名敖,導致具山、敖山兩座山的名字被廢。這就會給國家和人民的政治、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因此一切在當時視為重要和需要忌諱的事物,都不應該用來給子女命名。國名、官名、神(包括宗廟中祭祀的祖先)名、器物名,山川名都是重要的名稱,而牲畜、疾病這些都是需要忌諱的。因此,申繻就總結了取名的時候所需要遵循的幾個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也就是說,可以根據出生的情況和對他的期望,以及物品名稱或某些具有象徵性意義的詞語等作為取名的依據。比如鄭莊公名寤生,據說是因為他的母親在睡覺時把他生了下來(也有說法是難產),於是就根據他出生時的情況命名。而晉文公重耳和晉成公黑臀是根據他們的特點命名的,重耳的名字源自於他的遺傳病重瞳(重目),但是為了避免廢重瞳之名,因而稱為重耳。取於物的名字最著名的就是杵臼,春秋時有很多杵臼,宋昭公名杵臼,晉國也有公孫杵臼,一個搗東西的棒子被人來來回回搶著用,也算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等到成年的時候就會取字,用於用以在日常交往中的互相稱呼。名只能是尊貴的人或是家裡的長輩才能稱呼,與自己地位相當或者地位與輩分低於自己的人是不能直呼其名的。如果與現代做一個類比的話,古代的名就好比我們的小名,而字就好比我們身份證上正式的名字,其用法也大體類似。到了公共場合,人們會自稱名來表示自謙,但是互相之間只能稱呼字,否則就是對人的不尊重。如果遇到地位相當的人直呼其名,通常意味著責難或者挑釁的情緒。(對男子“稱名”和“道姓”都表示的是不尊重)這一點在孔子所著的《春秋》中表現的就很明顯,春秋素來有微言大義的筆法,在記錄歷史的時候不會直接評價其中人物的功過,而是通過一些細節來表現對人物的褒貶。比如衛國滅邢國這件事,孔老夫子就非常看不慣,因為衛、邢都是姬姓同宗,滅之不義。為了表達對他的責難,春秋經直呼衛文公的名字燬。而對於季友,因一直堅持不懈平慶父之亂,因此孔子對他的評價就很高,就稱呼他的字為公子友。但是在特殊情況下,稱名也是必須的,那就是在國君面前,臣子之間表達觀點的時候,都必須稱其名(君前稱名),這個時候所有的臣子之間就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了。就比如鄢陵之戰時,欒書擔任晉國正卿,身份僅次於晉君,晉厲公的車馬陷入泥潭出不來,欒書打算讓厲公坐自己的車,結果,他的兒子欒針過來大吼道:“書退!”(欒書趕緊起開)就是直接喊自己父親的名字。春秋時期人們所取的字,通常與名有一定的關聯。齊國的大夫慶封,字子家,天子建邦封國,諸侯立家,封和家有同義。齊國田乞的兒子陳瓘字子玉,瓘是玉石的名稱,以物為名,字以辨物,二者同義。鄭國的公孫段,字子石。周文王“涉渭為亂,取厲取段”,表示厲兵秣馬。其中的厲是磨礪,段就是石器的意思,因此石和段也有相關性。而楚共王的兒子公子黑肱,字取其反義為子皙。這些也都只是一些約定俗成的用法,春秋時期人們對名和字的使用並不完全遵循這些規則。很多人可能一個名用習慣了,便不再取字,或者即便取字也只是簡單地用排行標定。比如齊國的管仲,鄭國的祭仲,都取仲為字,宋國的南宮長萬,則取長為字。甚至有些人根本就無名無字,如宋國以私敗國的羊斟就沒有名字,因為華元殺羊慰勞將士的時候他連湯也沒喝上(華元殺羊以饗士而不及斟),因此被人譏笑為羊斟(也就是羊湯)。魯隱公時期,滕國的國君死了,在春秋經上沒有寫他的名字。左傳認為之所以沒有寫名字,是因為他們沒有與魯國結盟,含有貶義。但是穀梁傳則指出,滕侯根本就沒有名字。因為滕國的習俗與狄人相同,滕侯因為不是嫡子,未即位之前稱作世子,即位之後稱為君,所有沒有名字。在一些特殊情況之下,名和字還可以連起來用。名與字連用的時候,一般是字在前,名在後。比如秦國的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人,晉國的梁餘子養,宋國的南宮長萬、華父督都屬於這種情形。孟明視是百里奚的兒子,姜姓百里氏,名視,字孟明,連稱為百里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都是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名術,字西乞,氏蹇,連稱蹇西乞術;白乙丙名丙,字白乙,氏蹇,連稱蹇白乙丙。晉國的梁餘子養,嬴姓梁氏,字餘子,名養。宋國的南宮長萬,氏南宮,字長,名萬。華父督是宋戴公的孫子,好父說之子,子姓,字華父,名督,可以稱作公孫華父、公孫督或公孫華父督;他的後代以其字為氏,就是宋國的華氏。四、後綴對於一些地位尊貴的人,有時也會在名後加一些後綴,以表達尊敬。常用的後綴有父、子、叔等。比如鄭桓公在史書中經常被稱為王子多父(周厲王之子,故稱王子,名友。有人推測,“多”很可能就是他的名“友”字的異體)。其他的如齊桓公時的王子城父,晉國的呂甥(甥表示其為晉獻公的外甥,後以甥和省為名)等等。使用後綴的情況比較少見,但在西周及春秋的歷史上還是存在的。更多的事例會在以後逐漸補充,就此打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