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紙的出現是在東漢,為何在戰國出現了“紙上談兵”的典故呢?

公子霜塵



答:道理其實很簡單,“紙上談兵”的典故說的是戰國趙括慘敗於長平之戰的故事,但“紙上談兵”這個詞兒,卻是產生於明清之交。

不信?請查明朝以前所有講述長平之戰事件的書籍,都不會有“紙上談兵”這個詞兒!

注意,必須是明朝以前的人著作的書喔。

以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論證棉花在我國的種植發展史,以考古學家在新疆羅布淖爾地區的古樓蘭國遺址中發現棉布殘片為依據,把棉花的傳入我國的時間定在西漢張騫使西域時期。

結果,有讀者提出,孔子的時代就有棉衣了。

他給出的理由是:明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中有提到,孔門七十二弟子之一的閔子騫,幼時曾受繼母虐待,冬天只能穿單衣,而繼母“以棉絮已所生二子”,給兩個自己生的兒子穿棉衣。

我耐心地跟他解釋,這個故事是明朝人寫的,只能代表明朝時有棉衣,不能代表春秋孔子的時代有棉衣。

該讀者又通過網上查詢,認為“以棉絮已所生二子”這句話最先出版《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他按照我的推理思路,說,由此至少可以證明司馬遷的時代已經有棉衣了。

但“以棉絮已所生二子”這句話其實並不出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那是寫網文的人搞錯了。

仔細查一下便知,《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對閔子騫的記載只有寥寥數字:“閔損字子騫。少孔子十五歲。孔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如有復我者,必在汶上矣。’”

則所謂“單衣順親”、“鞭打蘆花”等等故事,全都是元朝人、明朝人編造出來的。

與此相同,趙括熟讀兵書,好談兵,後人以“紙上談兵”一詞來形容他,並不能代表他那個時代就有紙。

打個比方,如同我寫文章形容當年商鞅得到秦王重用,官位刷刷刷上升,說他就如同從了火箭一樣。那麼,能否意味著商鞅的年代已經發明瞭火箭了?顯然不能。

話說回來,“紙上談兵”這個詞,最早出自哪兒呢?

這個還真難考。

南宋詩人劉過有“不隨舉子紙上學六韜,不學腐儒穿鑿注五經”之語;王庭珪也“欲將筆力扛九鼎,紙上有說能平戎”之句,都隱含“紙上談兵”之意,但並不是這四個組合成詞。

蔡戡《定齋集》也有以“孫武之法,紙上空言,不足觀也”之語來批評那些紅口白牙說大話的將領,即使“紙上談兵”之語已經呼之欲出,卻終究就是不出。

可查最早出現“紙上談兵”一詞的,應該是明萬曆、天啟年間人喬應甲收錄在《半九亭集》裡的一副楹聯作品:“紙上談兵人有口;軍中索餉灶無煙。”

這之後,可查這個詞的地方就有很多了。

如清華長卿詩“挾策休談紙上兵,鬢眉豪氣尚縱橫”、黃文暘詩“遂成法家案,豈等紙上兵”、《孽海花》中“論材宰相籠中物,殺賊書生紙上兵”等等。

至於最早把“紙上談兵”一詞與趙括聯繫起來的,可能是1979年由著名語言學家林漢達編寫的少兒通俗歷史讀物《上下五千年》。


覃仕勇說史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確實,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用“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以至於成為了一個習以為常的說法。但是我們從沒想到的是,此事說的是趙括,然而在趙括所處的年代,並沒有紙的發明。那麼紙上談兵是怎麼來的呢?

一、紙上談兵的原文

紙上談兵,我們都知道說得是趙國大將趙括因為只知道看著兵書打仗而不會靈活變通,導致自己大敗,葬送了趙國大軍。也就是: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關於趙括領兵一事,來自於司馬遷的《史記》,裡面寫道: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

這個就是說,趙括從小就學習兵法,一說到領軍打仗的事情,認為天下沒有人能打過他。趙括曾經和父親趙奢討論打仗的事,趙奢難不倒趙括,但是趙奢認為趙括的打仗水平不能說是好的。

此時有趙奢的說法,就是說趙奢認為趙括打仗水平一般,

另有趙奢說: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趙奢的話的意思是,打仗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但是趙括卻把它簡單化了。如果趙國不讓趙括當大將也就罷了,如果讓他率軍打仗,讓趙軍失敗的一定是趙括了。此時就有了一些我們所說的紙上談兵的意思在其中了。

另有藺相如評價趙括說:

“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這話的意思就說,趙括雖然能讀懂兵書,但是不懂得靈活運用。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紙上談兵的意思了。

因此我們看《史記》之中,司馬遷雖然有表達紙上談兵的意思,但是並未明確提出過紙上談兵一詞。

二、關於紙

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都是用竹簡來記錄文字。有個成語叫做“學富五車”,此事說的就是戰國時代的惠子。此處的五車裝的都是竹簡,倘若是紙質的書的話,那麼這個人的文采就太驚人了。另外還有個詞語叫做“刀筆吏”,形容的也是當時的小吏在竹簡上寫字,用筆寫字,寫錯了就用刀子颳去。

可見在趙括的時代,是不可能有紙的出現的。趙括讀的兵書也應該是屬於竹簡一類的書。

後來經過考古,出土了一批“灞橋紙”,推測年代大約是在漢武帝年間。但是當時的紙張非常昂貴而是使用起來效果不佳。我們所瞭解的奇人東方朔當時向漢武帝上書的時候,就用了三千片竹簡,這些竹簡要兩個人才扛得起,而武帝則花了二個月的時間才讀完。

由此可見當時雖然有紙,但是使用的人並不多。

因此根據我的推斷,紙上談兵一詞屬於後人構造的產物。紙上談兵的雛形應該是來自於宋代,因為宋人重文輕武,往往有文人帶兵打仗導致大敗的事情,因此有了類似於這樣的話來形容文人。因此最早不是來形容趙括的。

也有人說是來自於明人的詩詞:朝野猶誇紙上兵。但是出處難證,存疑。

有人說是來自於清人的發明。總之紙上談兵一詞屬於後人的產物。趙括應該說是“竹上談兵”比較正確。但是也沒必要更改,因為相對於其故事性而言,我們更加看重的是它的意義所在。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我們先來看看“紙上談兵”的典故。

這個故事出自史記的《廉頗藺相如傳》,趙括的父親叫趙奢,是趙國的名將,在閼與之戰之中,打敗過秦軍。趙括繼承了父親的基因,自小就喜歡讀兵法,並且討論打仗,認為自己在打仗上面也是極有天賦的。

興許趙奢的口才不如趙括,讀的兵書沒有趙括多,在軍事討論上,反而還辯論不過趙括,但是趙奢覺得趙括的軍事能力還是比較軟缺。

趙母就很納悶,為什麼這樣認為呢?打仗是一件很兇險的事情,而趙括談之如兒戲,趙軍肯定不能以趙括為將,否則會害了趙軍的。所以在長平之戰的時候,趙王想要用趙括代替廉頗的時候,趙母就將趙奢的話告訴了趙王。

可是趙王不以為意,堅持用趙括為將,他認為趙奢厲害,其子趙括又熟讀兵書,肯定也沒問題,不過,事與願違,趙括完全不是名將白起的對手,最終四十萬趙軍被坑殺。這個就是著名的“紙上談兵”的故事。

但是原文,卻沒有紙上談兵這個事情,而是後人將這個故事取了個名字叫做“紙上談兵”,形容那些只會誇誇其談,而實際能力卻很低的人,顯然,趙括就是這樣的人,後來的馬謖也是這樣的人。

其實,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很晚才出現,一直到明清的小說才出現,所以典故本來就有,而這個名字是明清的時候才取的。

我們知道中國的四大發明,有一個就是東漢蔡倫的造紙術,但其實蔡倫只是改進了造紙術,將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比如樹皮製造出了物美價廉的紙張,在之前,也是有紙的,比如用絲綢製造出來的紙,但是造價顯然十分的昂貴。

現代已出土的最早的是西漢漢武帝時期,戰國時期有紙也是有可能的。總的來說,紙上談兵的故事,並非是真的紙上,顯然是竹簡。


歷史簡單說


1957年的考古就發現了西漢早期的紙張,所以紙張並不是出現在東漢,而是造紙的工藝在東漢就開始趨於成熟了。所以這個問題一開始就錯了,更別說戰國時期有“紙上談兵”這個典故了,那是錯上加錯,下面來說說。

先談談紙

紙這個字最開始的時候指的是漂洗蠶繭時附著在筐上的絮渣而已,之後才指的是以絲為原料的縑帛。而且我們現在認為發通常意義上的紙張,雖然現在考古發現西漢早期就已經有了,但是真正開始運用於書寫載體上,還是魏晉之後的事情。在先秦時期,竹簡是書寫的最常用載體之一,那時候的人們潛移默化的認為竹簡就是書寫載體,而不是我們今天默認的紙張。


戰國時期有紙上談兵這個典故嗎?

就算戰國時期真的把趙括的事情當作典故來教育他人,也會說是“簡上談兵”,而不是紙上談兵。更何況這個典故出自《史記》之中,根本就不是出自戰國,只是說戰國時期的故事而已。

而這個典故雖然出自於《史記》,但是真正形成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估計已經很晚了。現在看到的古代一些用紙上談兵這個詞的,基本上出現在清代的一些小說之中,比如《紅樓夢》、《官場現形記》等這些小說之中就用了這個詞。明清的白話小說為什麼能興起,就是因為裡面的用詞接地氣,普通百姓能夠聽明白是什麼意思。而紙成為百姓之中書寫工具的載體,那是唐宋之後,這才使得整個人們在潛移默化的觀念上認為書寫的載體是紙張。



總之紙上談兵這個典故出自《史記》,說的是戰國的故事。而這個成語誕生最早不會早於唐宋時期,因為那時候人們才開始潛移默化的認為紙就是日常用的書寫工具,最晚誕生這個成語也不會晚於清朝,因為這時候小說裡面已經用上了這個成語。但無論是唐宋還是清朝,都離戰國時期有著不小的時間差,所以這個題目根本就沒有什麼為何。


淡看天上月


眾所周知,紙的出現是在東漢,為何在戰國出現了“紙上談兵”的典故呢?

紙的出現並不是在東漢,而是在西漢初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不過西漢的紙很粗燥,並沒有被廣泛運用,而造紙術經東漢的蔡倫改良後,才被逐漸推廣。

說了完了紙,我們接著說紙上談兵。

這個詞語幾乎是家喻戶曉,意識就是在紙上進行打仗很厲害,也就是打仗的理論很豐富,但是實戰卻不行,現在比作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是貶義詞中的VIP。

不過只要說起這個成語,大家就會立即想到“背鍋俠”趙括,因為感覺這是詞語就是為他而發明的,而讓他得到這頂“桂冠”的是秦趙之間的決戰——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前期,是秦國的王齕對陣趙國的廉頗,廉頗經過幾次小敗之後,選擇了堅守不出,使勁加固城池,這讓秦國的王齕無可奈何,但是這場戰爭秦趙都拖不起了,因為這是一場雙方出戰兵力達百萬的戰爭,即使富饒的秦國也扛不住如此大的軍費開支。

就在雙方上層領導都想決戰的時候,秦國換成了白起,而趙國換成了趙括,為何趙王要換上趙括呢,這是因為趙括有個厲害的爹,馬服君趙奢,並且趙括自幼熟讀兵書,軍事理論連趙奢都辯不過他。

結果,長平一戰趙括身死名列,而他也被所有人認為是導致秦趙長平之戰的罪魁禍首,其實,趙括只能為趙國軍事上的失敗負責,導致趙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趙括背後的趙王其實才該為這場戰爭負主要責任,這裡暫不論。

所以,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趙括也是極為恰當的,但這個詞語卻不是那個時候發明的,也就是說,因為紙的出現在漢朝,而趙括生活的年代是東周時期的戰國。

那麼,這個成語為何會成為趙括的代名詞呢?

據查證,關於趙括紙上談兵的最早記載,應該是《上下五千年》中“紙上談兵的趙括”,這個故事是說趙括是紙上談兵,但並不是說這個成語來源於趙括。

明確把紙上談兵的出處定在長平之戰時趙括身上的,大概要源自於《現代漢語詞典》了,其實紙上談兵作為成語形成的時間在清代,和趙括那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曾說: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這大概就是對這個成語最早的應用了。

飛魚說:

綜上所述,趙括只是符合紙上談兵講的意思,也就是說戰國時期出現了趙括的故事,但那時還沒有紙上談兵之說,這個成語成為趙括的代名詞,也只是後來人給他扣上的大帽子罷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當趙括把四十餘萬趙兵帶進白起的包圍圈時,這個鍋他揹著就不虧了,滿腹軍事理論,打起仗來卻急功冒進,活生生地葬送了幾十萬的性命,也順帶把趙國強大一併葬送了,這個鍋他揹著,其實不虧。

對此,您怎麼看呢?


飛魚說史


說趙括是戰國時期最悲催的將領,應該沒有幾個人會反對,趙括的父親趙奢一戰成名,接下廉頗都不願意打的閼與之戰大敗秦軍,趙括同樣也是一戰成名,不過他的成名卻與趙奢截然相反,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接替廉頗,與秦國白起正面對決,結果趙國四十萬大軍被坑殺。由此,誕生了一個成語,即紙上談兵。

那麼問題就來了,長平之戰發生在戰國時期,秦始皇滅六國之前,而紙的發明是在漢朝時期,這個“紙上談兵”放在趙括身上是不是不合適呢?戰國時期連紙都沒有,何來紙上談兵呢?現有的很多資料將“紙上談兵”的出處設定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單純看這個成語的話,是不可能出自《史記》的。

《史記》為西漢司馬遷所作,而蔡倫造紙是在東漢時期,當然在蔡倫之前,甚至是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紙的出現,只是西漢時期剛剛出現紙,還沒有進行優化,而東漢時期的蔡倫就是在原有紙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創造出來的蔡侯紙。但不管是西漢還是東漢,即便有了紙的出現,承載文字的多還是簡牘以及帛書。與貴族化的帛書相比,簡牘才是最普遍的一種文字載體,所以說即便漢朝就有了紙,但是簡牘和帛書還是記載文字的主流載體,而紙的大規模使用還要靠後,到了隋唐時期,才真正取代簡牘和帛書,成為文字的最主要載體。

況且《史記》中有關趙括的記載,通篇讀下來,是完全看不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其實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出現還要晚的多,即便出現也不是因著趙括,這個成語很可能是近代的產物,是人為的加在趙括身上的。

其實我們通常接觸到的一些成語和典故,很多都是成型於明清時期,而和成語、典故本身發生的時代無關,比如結草銜環這個成語,它出自明代馮夢龍的作品,但是典故發生的時間點卻一個在先秦時期,一個漢朝時期,是分開的,結草在先秦,銜環在漢朝,只是因為馮夢龍將兩件事結合在一起,組成了這個成語。

我們都知道,明清時期是我國小說發展的巔峰時期,所謂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像我們熟知的四大名著以及《東周列國志》、《封神演義》、《隋唐演義》等等小說都是明清時期的產物,因此,在這些小說中,我們細細看來,還是會發現其中的明清特徵的,即便有的不明顯,但是確實是存在的。

而因為明清時期有大量的小說和各種文體的書籍面世,也就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以及成語典故,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的成語其實是明清時期才出現的,但其本身的時代則可能是兩千多年前。不過即便是在明朝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中,也不曾出現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但在明朝時期的一些作品中,卻出現了“紙上兵”這個詞,它第一次出現是在明朝時期劉三吾的《湘南雜詠》中,其中有這樣一句話:“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自此之後,紙上兵這個詞就經常出現,但是與之相聯繫的一般是書生,到了清朝時期,“紙上兵”逐漸被“紙上談兵”所代替,但具體“紙上談兵”出自什麼何處,已經不可考,像《官場現形記》、《紅樓夢》等作品中都出現過“紙上談兵”這個詞。

而這個時期的趙括和“紙上談兵”根本沒有扯上關係,一直到了晚清時期甚至更晚,人們才將兩者聯繫起來,尤其是近現代,提到趙括,必然會想到“紙上談兵”這個詞,其實這就是一個漸變發展的過程,就如同很多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發展。也因此,人們將“紙上談兵”這個典故的出處設定在《史記》中的趙括身上,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如果對長平之戰有所瞭解,斷不會認為趙括只是紙上談兵,縱然趙括為統帥的時候,確實被秦國的白起坑殺了四十萬降卒,導致了趙國元氣大傷,但是這個大戰的失敗,趙括真正要負的責任卻並不多,他就是一個背鍋俠。一場大戰的失敗,總要有人為之負責,很不幸,趙括必須為長平之戰負責,儘管很冤,但是當他踏上戰場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他的悲劇。

趙括在戰場上的表現其實是趙惠文王所期許的,即出戰,儘快結束長平之戰,而在趙括之前,趙軍的軍事統領是廉頗,但廉頗在最開始的幾次與秦軍交鋒中,全部敗下陣來,廉頗節節敗退,不得已堅壁不出。

秦軍是遠距離作戰,最忌諱的就是戰爭時間被拉長,而廉頗則希望經由這樣的防守來拖垮秦軍,只是事與願違,趙惠文王在該戰中數次決策失誤,先是接受了上黨郡,後來又不肯求援山東各國,更是在後援供給上力不從心。糧草供給不給力,心浮氣躁的趙惠文王希望迅速結束戰爭,因此換下了廉頗,換上了主張主動出擊的趙括。

趙括滿腔熱血,少年英雄,但是與廉頗相比,明顯的戰鬥經驗不足,趙括上戰場的次數很少,而戰場瞬息萬變,一旦遇到白起那樣的對手,非有豐富的戰場經驗無法與之對陣,而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的趙括偏偏又遇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白起,其結果就是被虐成渣。

當然,趙括也有錯,他其實一開始就不應該出戰,趙惠文王完全是病急亂投醫,他找不到願意主動出擊的將領,是因為所有的將領是不主張出戰,而趙惠文王卻想盡快結束,於是只能啟用願意出戰的趙括,然後就有了這樣慘痛的一次戰敗,其實,趙國戰敗不過是早晚的事,但是啟用趙括卻將這個戰敗的損失升到了最大。

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太過震撼,長平之戰放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都是最慘烈的一場大戰。所以,要真正追究長平之戰的責任,趙惠文王的責任是最大的,但是他是一國之君,總不能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所以這個鍋只能趙括來背。

而人們之所以將趙括和“紙上談兵”聯繫在一起,從趙奢、藺相如甚至趙括母親的話中能窺知一二。趙括自小學習兵法,“兵事,以天下莫能當”,談論起來侃侃而談,趙奢根本難不住他,但是趙奢卻並不看好這個兒子,他對趙括的母親說: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而到了趙惠文王希望趙括出戰的時候,藺相如曾勸阻過趙惠文王,他說:“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而趙括的母親也認為趙括不適合出戰,試圖阻止,但是趙惠文王一心讓趙括出戰,或許在他的內心深處,希望趙括和趙奢一樣,能夠力挽狂瀾,畢竟虎父無犬子,但是在長平之戰這樣的戰場上,趙括是無論如何也改變了戰局的。

不管是趙奢還是藺相如,都認為趙括雖然熟習兵法,但是太過驕傲,沒有實戰經驗,也就不會在戰場上順應形勢靈活應變。這樣的趙括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的話,還真就是“紙上談兵”。

寫到這裡,做一下總結,“紙上談兵”這個典故的出處並不是《史記》,涉及的主人公也不是趙括。但是因為長平之戰太過慘烈,而“熟習兵法,但沒什麼實戰經驗”的趙括巧合直接導致了長平之戰中趙國的慘敗,所以,現在,“紙上談兵”已經和趙括密不可分。

  


蕭曉四姑娘


你這個眾所周知首先就不對

大規模的紙張使用的確是東漢之後的事情,這是因為東漢出了個有名的太監,這就是蔡倫,蔡倫自小進攻,由於聰明伶俐,很快在後宮如魚得水,地位不斷的提高。蔡倫的才華也是令人驚訝,當然這不是指的詩詞歌賦,而是造紙方面的才華

蔡倫的最大貢獻是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材料作為紙的原料,從而大大的降低了紙張的成本,從此大面積的使用紙張已經有了可能,紙張也被用在刻書,包裝等百姓生活,實在是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那麼紙張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據考證,在西漢初年,中國就已經出現了紙的雛形,只是當時的紙張造價昂貴,而且質量不咋的,因此很少使用,而且“紙上談兵”這個詞語不是在戰國後就有的,據考證,最早在清雍正年間才出現,至於將這個詞和趙括聯繫在一起,那就得等到清末了。既然是清末才出現的,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您好,您的問題混淆了典故和成語的關係,導致關於紙張發明和應用時間的穿越問題。不過,您的問題,讓我發現了一個戰國時代的“鍵盤俠”,有點意思。

趙國時,趙奢之子趙括,幼學兵法,善於談論軍事,自以為天下無敵。但其父趙奢不以為然。趙母問原因,趙奢說,兵,死地也,牽涉多少生命的大事啊,趙括卻誇誇其談,可怕啊,趙國不拜趙括為將還好,假如讓趙括行使將權,趙國因為他而遭受挫敗!

後來趙王不顧趙母反對,拜趙括為將,派趙括取代廉頗,對壘秦國,長平之戰為白起所敗,趙軍數十萬人被活埋。藺相如評價說:“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即批評趙括空談理論,不切實際。

這個故事記載於《史記[表情]廉頗藺相如列傳》。《辭源》認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就是講趙括的故事。不過,通讀原文,我們是找不到“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趙括生活在戰國時代,還沒有紙張(除非去古埃及進口莎草紙。),沒有紙供他談兵。司馬遷生活在西漢,司馬遷寫作《史記》的時間,用的還是竹簡,對於紙張,恐怕是沒有認知的。

司馬遷寫作《史記》過後約一百年,紙張開始被組織生產了。《漢語大字典》根據《說文解字》認為,“紙”字本指漂洗蠶繭時附著於筐上的絮渣,呈方形,後指以絲為原料的綿帛。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將中國造紙時間“可追溯到公元105年”,根據的是《後漢書》的記載。那一年即東漢元興元年,蔡倫上奏漢和帝,報告已經試驗成功一種可以作坊生產的、適用的造紙法:“蔡倫造意,用樹皮、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自是莫不從用焉,天下鹹稱蔡候紙。” 不過,大家能夠認可的說法是:蔡倫應該是造紙方法的改良者而不是發明者。大約在西漢初期,人們是用大麻和苧麻造出了紙,不過這種早期的紙比較粗糙,不太適合寫字,司馬遷不一定見過。

總結出這個成語的時代,應該是在信息處理的載體為紙張的時代。一個紙媒當道的時代。假如是今天信息時代的人總結,說不定就叫“鍵盤談兵”了——竹簡時代的趙括,就是信息時代的“鍵盤俠”啊!都是坑死幾十上百萬人都不眨一下眼的。

那麼,具體什麼時候出現“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呢?我沒有查到資料,不敢妄言。







松蔭溪畔掃雪僧


這個問題我簡單回答一下吧,不長篇大論了。

首先,紙其實在西漢末年就已經產生,不是在東漢,東漢蔡倫只是改進了造紙術,讓紙的生產更方便,讓紙的生產成本變得更低,從而推動了紙的廣泛使用。

其次,趙括“紙上談兵”的故事是出現在《史記》當中,當時已經有了紙,但是司馬遷也沒有把這個故事就概括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

第三,“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最早可查最早出現明萬曆、天啟年間,喬應甲收錄在《半九亭集》裡的一副楹聯作品:“紙上談兵人有口;軍中索餉灶無煙。”此後,“紙上談兵”一詞才作為成語開始廣泛使用。

所以,“紙上談兵”這個詞並非出現在戰國,只是與戰國趙括有關聯罷了。不知道您是否滿意這個回答?


歷史學習之窗


首先西漢初期就出現了“紙”,當時的紙比較粗糙,不能廣泛使用,後來在東漢,經過蔡倫的改進,紙變的廉價又耐用。

紙上談兵發生在戰國末期的趙國,這個事件(長平之戰)最早的記載是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但並未出現“紙上談兵”一詞。甚至明朝馮夢龍撰寫的《東周列國志》中都沒有出現這個說法,說明至少在明朝,還沒有這個說法。第一次出現“紙上談兵”一詞是在林漢達先生編撰的《上下五千年》第40節,“紙上談兵的趙括”,這本書創作的初衷,就是給孩子看的,林先生必然會盡量把語言簡單化。真正讓這個詞語成為長平之戰趙括的專屬,大概要歸功於《現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