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創業丨3年來,幾萬人回淮安就業創業

今年春節,淮陰區古寨鄉鄉民蘭建碧不再像往年那樣,剛過完年就得擠著大巴返回浙江打工。1年前,她離開打工七八年的浙江,在返鄉創業人員田林波所開的紡織廠工作,每月近3000元,收入比原先做配菜員高出1000多元。

據淮安市就管中心統計,三年來通過鼓勵返鄉就業創業的"一攬子"政策,全市留鄉創業就業約7.2萬人,實現成功創業1.58萬人,帶動就業6.3萬人。

資金扶持發揮"槓桿"作用

創業既惠及個人,又能帶動他人,是更高層次的就業。市就管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扶持創業關鍵在於資金扶持。

經過一系列文件的明確,淮安市將個人創業貸款額度、貸款期限分別提高到30萬元和3年,在貸款基礎利率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以內的,由財政給予貼息;放寬勞動密集型企業貸款範圍,對其他類型小微企業貸款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者兌現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場地租金補貼、帶動就業補貼等扶持政策。

就業創業丨3年來,幾萬人回淮安就業創業

據統計,2017年全市共為符合條件的創業者落實初次創業補貼、創業租金補貼等資金800餘萬元;從2015年至今,淮安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83億元,單是農民創業貸款就高達2.55億元。

淮安金六塘紡織有限公司在資金週轉緊張時陸續獲得了8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公司總經理田林波直言,有了這筆資金,既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又為公司擴大生產規模注入了推動劑。

創業服務體系"築巢引雁"

引雁回巢,關鍵在於築好巢。

淮安市在各縣區都成立了創業指導服務中心、鄉鎮創業服務所、社區(村)創業服務站,切實為返鄉創業者提供"政策諮詢、創業培訓、手續代辦、專家指導、項目推介、融資服務、開業指導、創業貸款、全程跟蹤"等多層次的指導與服務。

在省內率先將創業型城市建設的體系標準下沉到基層一線,創成首批省級創業型街道(鄉鎮)13個、創業型社區(村)120個、創業型園區1個。同時,優先發展返鄉農民工創業園、鄉土創業園和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孵化平臺,完善縣級以上創業示範基地評估認定和跟蹤管理機制。

漣水縣的劉光森,他回到家鄉第一件事就是直奔街道,在瞭解了相關政策並對市場進行前期調研後,他選擇在漣水縣前進鎮工業集中區辦起了華茂工藝品廠。目前已初見規模,有生產車間4600平方米,辦公場地200平方米,年產值1000多萬元,上交稅金40多萬元,帶動就業80餘人,其中有6個低保戶和3個殘疾人。

農村電商正在撬動"富礦"

近年來淮安市順應"互聯網+"發展大勢,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一些鎮村已經形成自己的特色,出現12個省級電子商務示範鎮、23個省級電商示範村,市場潛力和前景廣闊。

以榮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的漣水為例,一批在外從事電子商務的創業人才陸續返鄉創業,相繼成立電子商務公司,建立網上交易平臺。越來越多的農民藉助電商平臺建立銷售網絡,拓展產品銷路,實現農村電商的網上二次創業。各電商村依託農產品電商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形成網絡銷售模式,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就業創業丨3年來,幾萬人回淮安就業創業

農村電子商務

面對農村電子商務越來越好的態勢,淮安市專門形成調查報告為市委、市政府"三農"決策提供參考。印發了<>和<>,首次將網絡創業納入補貼範圍,推進創業扶持政策向農民和電商覆蓋,實現城鄉一體,對經認定登記註冊的城鄉網絡創業商戶享受與實體經濟同等創業扶持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