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縣民俗風情 宗教

解放前,境內基督教會有兩個派系,一為基督教公理會,一為耶酥家庭。

基督教公理會 清光緒十一年(1885),公理會信徒金髮蘭,首次從恩縣龐莊至境內傳教,未果而回。光緒十四年(1888),金髮蘭、秦恆瑞再來境內,購買果子巷路南(今二小學分校)的宅房1處。次年又於廠街(今大橋煤廠一帶),購買空宅基一處,修建教堂、學校、醫院及西式房屋數間。光緒二十六年(1900)六月,皆為義和團所焚。光緒二十七年(1901),外國傳教士在《辛丑條約》保護下,重返境內。在西門外(今聊城地區第二人民醫院和針織廠一帶)購地160餘畝,興建教堂、學校、醫院。至宣統元年(1909)冬,建成可容400人的教堂1座,男校教學樓、宿舍樓各1座,女校平房數10間,醫院門診樓(含男、女普通病房)1座,西式住宅樓3座(後增建1座)。成為華北公理會集佈道、教育、醫務三方面機構於一體的7個縣級機構之一。教會在農村的最基層組織——堂會,亦逐漸發展起來。民國25年(1936)規模最大時所轄堂會分佈在東昌(聊城)、堂邑、清平、夏津、茌平、博平、邱縣、威縣、廣宗、清河等11個縣,計24處,其中有教產者14處。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幾次佔領臨清,堂會逐漸減少。民國30年(1941)底,日美戰爭爆發後,日軍以暴力手段干預公理會,致使其活動基本停止。

威縣民俗風情 宗教

民國16年(1927)至民國23年(1934),境內部分教徒欲組織“華人事主會”,以實現自立。但因美國傳教士的阻撓未能實現。解放後,部分教徒在慶祥街柏濟川家聚會禮拜。1956年經牧師彭百祥的倡議,決定成立“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以“自信、自傳、自養”和愛國為方針。這一行動受到黨和政府的歡迎,並將福德街的一所宅院撥予教會。“文化大革命”中,“三自”教會被查封,教會人員被批鬥,宗教活動中斷。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三自”教會恢復活動,部分教產歸還教會。1982年,“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領導小組”成立,並得到了山東省“三自愛委會”的承認。至1985年,境內有教徒聚會點7處,教徒700餘人。

年會:50年代前,華北基督教公理會縣級教區稱眾議會,其最高組織為北京的董事部。董事部下設7個眾議會,臨清為7個眾議會之一。眾議會是一種議會制度,其例會稱年會,一般每年2月召開,會期1周左右。議員(亦稱“會員”或“代表”)由各堂會代表、中西牧師、學校校長、中西醫士、正式佈道員及美國傳教士的妻子和呈請議員(即“特邀代表”)組成。會議由代表選出的會正、會副主持,並選舉中英文書記擔任記錄。教會的佈道、教育、醫務等項工作經議員表決後,由各委員會執行,但實權掌握在美國人手中。臨清眾議會年會從民國4年(1915)召開第一次會議至民國35年(1946),召開會議30次。其間因抗日戰爭暴發間斷2次。民國35年(1946)的第三十次年會亦流於形式。

境內基督教公理會主要有以下活動: 佈道:教會的首要工作是佈道,即傳教,由專職人員進行。公理會最高宗教職務稱牧師,一般是本教區宗教界的領袖人物。境內華籍牧師有3人:石福堂、王景灝、彭百祥。牧師以下為佈道員。民國24年(1935),境內有佈道員30人,其中美籍傳教士2人。

威縣民俗風情 宗教

佈道的形式:1在禮拜時講道。2到各堂會走訪教徒進行傳道。清末時,亦曾在社會上公開佈道,但因不受歡迎而取消。另外,還有專人不定期到社會上賣聖書。

為培養神職人員,民國11年(1922),美國牧師懷雅德創立葉氏學道院(因紀念美國牧師葉理士而得名),位於教會大院的西北角上。繼懷雅德之後,華籍牧師王靈泉任院長,美國牧師衛克思為副院長。民國13年(1924)至民國24年(1935),共舉辦6期,畢業生48人,皆被派往臨清、德州兩地的農村。民國24年(1935),學道院負責人為劉呈祥。 教育:基督教公理會傳入境內後,即著手興建學校,直至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停辦。規模仍近似於建國前的私塾。光緒31年(1905),學校恢復,有男生20人、女生13人。光緒三十四年(1908),又招收30餘人。宣統元年(1909),學校擴大,男女分校。男校名“育英”(中學),女校名“育貞”(小學),經費由美國總會按期撥付。民國18年(1929),兩校合併為“培真”小學,男女合班,有高級班2個、初級班4個、學生130餘人。

民國22年(1933),培真學校停辦。在原男校處建工讀學校1所,校長徐守城,其學制二年,畢業後自謀職業。全校共分竹器、木工、鞋工、白鐵4個組。抗日戰爭爆發後不久停辦,畢業生40餘人。

抗日戰爭爆發前,各堂會亦有小學,多則10幾人,少則幾人,以擴大教堂影響,後隨教會的消失而停辦。

此外,公理會還舉辦平民教育,以平民教育促進會的“平民讀物”為教材,增設漢語注音符號班,推廣“識字牌”遊戲。據民國21年(1932)統計,僅臨清一區便有初級班37個、學生1100人、畢業生500餘人,分佈在32個村莊。義務教職員工128人。

 醫務:清光緒十四年(1888),金髮蘭、秦恆瑞在會通河北支南崖後鋪街辦起醫院和藥房,稱“施醫院”。光緒十六年(1890),衛格納醫士來到施醫院,但因時人不相信西醫,故雖免費或少收費,但就診者很少。光緒二十六年(1900),施醫院改名“華美醫院”,美國醫生高美玉(女)、羅厚敦夫婦、胡保仁夫婦、瑞春生、孔美德(女)、護士孟愛慈(女)、蔡樂爾(女)、聶美麗(女)等來醫院就職。華籍醫士姜××、馬獻、吳瑞芳(女)、劉子剛、楊銘鼎等及護士許秀清亦來華美醫院工作。醫院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及男女病房,70個床位,並有較為先進的手術室。自此,華美醫院影響逐漸擴大。僅民國23年(1934)1年,華美醫院的門診人數即達12808人次。其中住院病人920人次,一天最多住院人數達62人,最少亦有13人。共作大手術64次、小手術227次,細菌檢查821次、透視14次、X光照像138次。民國26年(1937)至民國28年(1939),華美醫院停辦。民國28年(1939)四月恢復工作時,醫生僅孔美德1人。民國30年(1941)十二月,日美宣戰時,醫院工作最後停止,再未恢復。

威縣民俗風情 宗教

 節日及禮儀:公理會的宗教活動,主要是星期禮拜和節日聚會。其主要節日有聖誕節、受難節及復活節。洗禮、婚喪是公理會的重要禮儀。

禮拜:基督教認為,星期是主日,每到星期日上午就舉行禮拜,一般持續3個小時左右。教徒未到齊前,佈道員或執事在教堂內分片講道,男女分片。正式禮拜由牧師或佈道員主持並主講。

除星期日禮拜外,如有宗教界名人來教區時,還特邀在星期日以外的時間聚會講道。 聖誕節:12月25日,是耶穌基督誕生日。基督教會於此日要舉行紀念活動。節日前幾天,教徒之間即互送聖誕禮品,扎聖誕樹,舉行聖誕晚會,唱詩班練習聖誕歌曲。24日午夜,活動達到高潮,通宵唱詩“報佳音”。25日則以耶穌降生為題聚會或舉辦文娛活動。

受難節:公元四世紀時,世界基督教(舊教)尼西亞公會議決定,每年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五(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間)為受難節,紀念耶穌受難。

 復活節:受難節後的“安息日”,即星期天,是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

洗禮:洗禮是基督教徒入教的重要儀式,受過洗禮的人即正式被承認為教徒。

婚喪:教徒的婚喪大事,可請牧師或佈道員主持儀式。儀式上要讀經、唱詩、祈禱、祝福,祝婚配者和睦幸福,祝死者安息。

威縣民俗風情 宗教

耶穌家庭 耶穌家庭是基督教現代時期的一個派系。抗日戰爭爆發前由敬奠壇創辦於泰安馬莊,人稱之為“老家庭”,外地分設者為“小家庭”。民國33年(1944),境內部分“基督教”教徒在胡裡莊鎮郭莊村徐保山捐獻的房子里正式成立“小家庭”共11人,泰安馬莊派來的王永琳任男“家長”,徐履新任女“家長”。民國34年(1945)春,“小家庭”遷至胡裡莊鎮西北一帶,購地20畝,修建了簡易禮拜堂和住房,計10餘間。 耶穌家庭實行“家長制”。參加家庭者須將其財產歸家庭共有,家庭成員必須服從“家長”的命令,否則違背教義。家庭成員的婚姻由“家長”安排結合,不得與家庭以外的人結婚。喪葬及其他宗教活動沒有變化。另外,各地家庭的男、女“家長”須參加正月初一、六月初一在“老家庭”的兩次聚會,彙報工作,並聽取“老家庭”的意見。會期7天。境內“家庭”規模較小,每年亦舉行兩次聚會,由“家長”傳達“老家庭”的意見及“小家庭”今後的活動意見。境內“家庭”內部分為4組:農工組,種田種菜;木工組,做木工活;針線組,負責縫紉;炊事組,做飯燒水。全體成員吃住在一起,共同勞動。

民國35年(1946),胡裡莊鎮西北一帶的“家庭”解體。民國37年(1948),城東楊八里莊成立“小家庭”,“老家庭”派鄭玉琳、馬秀榮到此擔任男、女“家長”。1952年,“老家庭”革新改組。1953年,境內“家庭”組織解體。1956年,原“家庭”成員加入基督教“三自”愛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