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始祖揮公受封始基之地

張揮以尹城國的清河為居住地,清陽以在河以南而得名,漢代它屬於清河郡,清河國,所以後世張氏譜書提到得姓郡望時,有講尹城的,而更多的是講清河郡,譜書的牌心也往往標有,清河堂,字樣以示不忘先祖之地,清河郡始設於漢高祖劉邦,治所在清陽縣,今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東南,轄地相當於今河北清河全縣及棗強,南宮各一部分,山東臨清,夏津,武城和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方,東漢初改為清河國,移治甘陵今臨清東,建和二年,147年曾改名甘陵郡,三國復清河郡名,晉以後轄區縮小,北齊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改名清河堂,唐清河郡屬貝州,被定為張氏望郡,乙門,唐以後郡被廢,但清河縣一直保留到宋代又併入清河縣,今清河縣治所在葛仙莊。清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戰國時介於齊越兩國之間,據水經注記載,它源起河南北部,流經今河北威縣以下稱,清河,東北流經清河縣故城北,景縣南,至東光西,則略循今衛河,海河入海,隋代以後,東光以下,被導浚為永濟渠,東北以上則漸歸湮廢,現在的清河縣沒有清河了,但在數千前之前,情況就不是這樣,當時整個華北平原的氣候比現在的溫度溼潤得多,降雨較多,清河的流量較大,並常常造成水災,因此,大禹的父親鯀曾到這裡治水,現在縣西南部還有當時的堤防遺蹟,稱為鯀堤,大堤村也是因此而得名的,當時的地形和現在差不多,屬華北平原,海拔在100米左右,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只有白虎岡等一些不高的土丘土岡,由於溫度氣候的影響,當時的地貌則不同於現在,這裡的雨水已多,草木亦極茂盛,有大型食草動物及食肉動物出沒其間,我們可以想象當年的張姓先民手執強弓硬弩,如何在平原樹叢中追捕豹狼,在清河中捕魚,洪水來了他們率唐撤到高處的土岡,水退之後,又到平原上過著聚族而居的漁獵生活,清河之水不知養育了多少代張氏子孫,直到周宣王時的張仲,還居住在這裡,漢唐以來,這片土地上的張氏子孫更是生生不息,幹粗,枝繁葉茂,成為國家倚為的巨族大姓,張氏出清河也就是成為了華夏的一句名言,

張姓始祖揮公受封始基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