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靈川三街的南寺塘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三街鎮有一口近萬平方米、名叫南寺塘的千年古塘。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三街的西南角》-朱建平攝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靜謐的南寺塘》-呂建偉攝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建於唐代的南寺井》-呂建偉攝

三街鎮隸屬廣西桂林市靈川縣,位於靈川縣中北部,距市區23公里,是一座千年古鎮。

靈川縣於唐龍朔二年(662年)[一說武德四年(621年)]從始安縣析出置縣。建縣之初,縣治位於今三街鎮政府所在地西南約兩公里的呂仙山之東。宋紹定四年(1231年),靈川縣令鄭延年因縣城人口增多、水源不夠之故,擇地將縣治遷往兩江(灕江、潞江)環抱、驛道靠西而過的衙門嶺(今鎮政府所在地),直至1954年6月。期間1300餘年,三街鎮一直是靈川縣的縣治所在地。靈川縣治遷新城時規劃講究,充分利用地勢並契合陰陽八卦風水,將全城規劃成“三街六巷”,“三街”即東街、南街、北街三條主要大街,三街鎮由此得名。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環形步道》-呂建偉攝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立面綠化的塘岸》-呂建偉攝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奇石護岸》-呂建偉攝

南寺塘位於三街城內西南部,因唐代在水塘畔建有南寺,塘因寺得名;寺前開鑿一井,名南寺井,也是因寺得名,今尚存。據世居三街,已退休多年的老教師庾亞洲先生考證:原在南寺井之北10米,建有南嶽廟,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開始香火旺盛,乾隆年間(1736—1795年)知縣楊德麟又在南嶽廟旁建“養濟院”。養濟院建築為三楹,門樓門額書“奉憲施仁”,收養老殘兵卒、老無所養的孤寡及無家可歸者;受濟者“生給月糧,死給棺殮。”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又在南嶽廟增加兩廊並戲臺,供鄉人休閒娛樂。而位於南寺塘西南腳的楓木山上,唐開元年間(713—741年)就建有如意寺;據明朝嘉靖辛丑科(1541年)進士、曾任過戶部主事、祁陽知縣及簡州等州同知的南街人全賜的《全賜記略》載:“每歲冬至日知縣率僚屬習九叩,次日於縣堂朝賀”,以求政務家事,事事如意。明嘉靖癸丑年(1553年)和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作過重修。在民國之前,南寺塘水源來自塘底湧出的泉水,水面高於數百米外的灕江和潞江,四季充盈;周邊古樹參天,水柳繞岸,屋舍半露,炊煙裊裊。是一處環境優美、千餘年來人氣旺盛的綜合性公共場所。後歷經各朝各代,凡建新房者均往外擴,基本保住了這方古塘。三街古城優越的自然環境,為桂北地區各城鎮絕無僅有。在整個廣西,應該也可位居前列。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休閒水榭》-呂建偉攝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九曲迴廊》-呂建偉攝

南寺塘及周邊環境的演變,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修建湘桂鐵路,需要大量的枕木,凡合適的樹木均被砍劃;所餘樹木,更是在1958年的“全民大練鋼鐵”中砍光;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南寺塘被人用來養魚,為防止所養之魚從大泉眼中脫逃,便用水泥將塘底封鎮,只剩一些小泉眼;養魚之水,主要利用青獅潭水庫過境的東干渠的水源。是故,如今南寺塘的水面,在秋冬青獅潭水庫東干渠停止供水後,遇乾旱年份會出現乾涸的現象。現任政府已採取補水措施,可基本保證塘中四季有水。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靈川老八景石刻》-呂建偉攝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歇腳涼亭》-呂建偉攝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清澈的水面》-呂建偉攝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小荷才露尖》-呂建偉攝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玩耍的兒童》-呂建偉攝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塘畔遛孩》-呂建偉攝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文化廣場》-呂建偉攝

桂林灵川三街的南寺塘

《塘畔人家》-呂建偉攝

現南寺塘及周邊環境經鎮政府的大力整治,塘的周邊及水岸已進行了綠化、美化,修建了可供百姓休閒納涼的亭閣水榭、慢行步道,新建了廣場和舞臺,還安裝了供人們自由使用的體育健身器材;南寺塘又成為三街古城人氣最旺盛的公共場所:每到晚上,年長者坐亭閣水榭中的長凳上聊天,情侶相挽漫步塘畔,兒童則奔跑嬉戲;最爽的是大嬸大嫂們,寬闊的廣場,成了她們施展廣場舞身手的天地。在一座人口密集的老城中,能夠保護和闢出這麼一大塊綠地和水面,真是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