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東方猶太人海外歷險記

《留德十年》:東方猶太人海外歷險記


在一次大學選修課上,老師有些輕蔑地談到潮汕人,說:“你們潮汕人遍佈海外,是不是很會做生意?很精明?”

我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於是分享的環節,我解釋了一下“會做生意”的原因:

“一方面,潮汕地區自古地窄人多,自然條件惡劣,生活比較艱難。

另一方面,潮汕地區靠海,近代有許多商船往來國內外。於是一部分潮汕人就搭上商船,我們也叫紅頭船,出海到外國謀生,比較多的是泰國,新加坡等地。

許多人死在船上,即使幸運到達海外,因為生活條件惡劣,也有不少客死異鄉的。大家能看到泰國富豪,香港富豪是潮汕人,卻沒有看到背後白骨累累。”

老師和同學們有沒有領會到箇中緣由我不得而知,而我自身卻對這批東方猶太人的海外歷險產生了興趣。

東方猶太人,最早指的是潮汕人,起源於泰國國王的著作《東方猶太人》一書。現也指溫州人,莆田人。

一方面是指這幾個地方的人民精明,勤奮,像猶太人一樣擅長經營小生意發家。另一方面,也指他們和猶太人一樣,漂泊無依,在海外處處遭受排擠。

在《留德十年》一書中,季羨林老先生遇到的這批東方猶太人,卻是浙江青田人。

《留德十年》:東方猶太人海外歷險記

季羨林在留學德國期間,因為機緣巧合之下到法院出庭做翻譯,因此結識了一批青田商人。

他們中的一個人沿街叫賣,違反了德國的規定,又因為在商品和價格方面做了手腳,被一些德國太太告上法庭。後來因為證據不足,而青田商人又拒不承認而不了了之。

事後,青田商人熱情地招待了季羨林,才讓季羨林有機會一窺這些德國謀生的小商販的生活全貌:

七八人在地上打地鋪,沒有什麼設備,生活條件惡劣;不會講德語,甚至普通話都不會講;當街叫賣東西,有時候被警察和法官找麻煩。這幾乎當時德國社會的最底層了。

這些青田商人對季羨林推心置腹,後面還給他寄了一大桶豆腐。

德國人不吃豆腐,季羨林一個人又處理不了,送都送不出去,真令他哭笑不得。

末了季羨林不得不感慨,這些青田朋友的真是淳樸又單純幼稚。

出海討生活,最重要的一關,這些青田商人已經僥倖度過了。

季羨林在書中對漂洋過海的過程有如此記錄:

為了節省船費,讓商人把自己鎖在貨箱裡,再買通點關節,在大海中航行時,夜裡偷偷打開,送點水和乾糧,解決大小便,然後再鎖起來。到了歐洲的馬賽或什麼地方登岸時,打開箱子,有的已經變成一具屍體。

字字誅心,讀來令人心酸。

我們中國人有“父母在不遠游”的傳統。倘若土地肥沃,風調雨順,誰肯將自己當成貨物一樣運出,去到語言不通的異域討生活?

如今海外華人已經遍佈全世界,大多走正規途徑出國讀書和工作。過去那種偷渡的越洋方式也隨著各國簽證手續的完善,而日漸式微。曾經的東方猶太人的歷險記,如今聽來有幾分天方夜譚的味道。

然而,只要有潮水的地方,就會有濤聲依舊,海水一遍一遍地衝蝕著兩岸,詠歎著海外華人的頑強拼搏的精神。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