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沁重機槍爲什麼要安裝護盾?

兵器世界


馬克沁重機槍誕生的比較早,他當然逃不開步兵炮的影響因為最早的重機槍還是被歸為野戰炮一樣的重武器,它廣泛的用於陣地戰當中。由於當時的加工條件不足馬克沁巨大的重量導致機動性不假,很難在戰鬥中有效轉移陣地,因此機槍手不得不面對衝鋒到跟前的敵軍步兵,這時候機槍手如果沒有護盾的保護很容易被對方擊斃,就像防禦陣地上的戰防炮需要專門的護盾保護成員一樣,馬克沁重機槍上的護盾也是這樣一種作用。

到二戰時期坦克廣泛用於與佔地攻堅戰,坦克炮和速射機關炮威力十足可以輕易穿透機槍和戰防炮的護盾,這首機槍手保護自己的手段變成了不斷變換陣地的機動措施,笨重的機槍為了適應新戰術不約而同的開始減重,馬克沁這種水冷機槍加裝了2個輪子可以讓槍手拉著移動,而MG34等較為輕便的機槍直接取消了護盾進一步降低重量,他們都是依靠機動能力提高生存性的武器。但是安裝在坦克和裝甲車上的機槍就做不到這一點。

坦克可以機動作戰但是上邊的機槍手一旦被瞄準就不可能變換位置,這時候為了提高機槍手的生存概率不得不加裝護盾了,其實在很多戰艦上一些防空炮或者高射機槍也都有護盾。這些防護措施肯定擋不住空襲中直射過來的機炮炮彈,但是擋住子彈或者彈片的傷害還是沒問題的,這種作用有點類似於頭盔。當機槍用於直瞄火力壓制的時候更加離不開護盾了,安裝在悍馬車上的機槍大多用來掩護步兵前進,經常與對方的突擊步槍和機關炮對射,護盾可以有效降低傷亡率。


利刃巨透社


  馬克沁安不安裝護盾,完全取決於戰場環境及受敵火力威脅程度。一戰時期,馬克沁重機槍在歐洲戰場上風光無限,從凡爾登到索姆河,馬克沁一再刷新著單日殲敵數量的最高紀錄。比如,在1916年7月1日的戰鬥中,英軍一天之內傷亡人數高達6萬,其中大部分士兵都倒在了馬克沁的槍下。

圖示:一戰時期的馬克沁

  當時的戰場環境是線式作戰條件下的陣地戰,交戰雙方陣線相對固定,彼此在綿延數公里至百餘公里的正面上掘壕對峙。戰鬥發起後,進攻一方採取隊形密集、人數眾多的散兵線實施集團式衝鋒;防禦一方則憑藉機槍、塹壕和鐵絲網,攔阻並殺傷衝到陣前的敵軍士兵。在這樣的戰場環境下,馬克沁重機槍理所當然地成了當時戰場上的“主宰者”,因為它不僅是當時射速最快的武器,更是陣地防禦的中堅。

  為了使戰場“主宰者”更好地起到穩定防禦的作用,一戰時期的馬克沁都普遍安裝有護盾。由於馬克沁是一種水冷式重機槍,其射擊過程必須由2~3人同時完成,除一名射手及一名供彈手外,還必須安排一名士兵負責定時向槍管散熱器內注水降溫。試想:如此明顯的火力點,這麼大的目標,如不採取防護措施,則很容易遭到進攻一方步兵的射殺。給馬克沁安裝護盾,是最有效可行的防護措施。因為一戰時期,坦克僅在索姆河使用一次就遭到了否定,火炮後坐力太大,無法伴隨步兵衝鋒。所以,馬克沁在戰場上面臨的主要威脅,僅僅來自於步兵手中的輕武器。當時的步兵輕武器,由剛剛換成定裝式彈藥不久的後裝線膛槍為主組成,甚至還有一部分燧發槍,普遍射速較慢、威力較弱,憑藉5毫米左右的鋼製護盾,完全可以為馬克沁重機槍的操作手提供可靠的安全防護。

圖示:二戰時期的馬克沁

  進入二戰時期,坦克成了“陸戰之王”,火炮也成了“戰爭之神”,戰場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馬克沁風光不再。在坦克、火炮的強大火力面前,任何材質的護盾都已經失去了防護意義。而且,安裝護盾只會增加馬克沁的自身重量,使機槍變得更加笨重,士兵搬運起來異常吃力。因此,為了適應頻繁轉移陣地的需要,二戰時期的馬克沁基本上都不再安裝護盾。

圖示:二戰時期日軍使用的九二式重機槍

  至於二戰時期日軍的重機槍為什麼不帶護盾?首先,我們要知道日軍在二戰時期並沒有裝備馬克沁。因為日本早在出兵侵略中國之前,就已經考慮到中國的東北及華北地區均屬於缺水地區,如果使用水冷式的馬克沁重機槍,一則不便於就地取水降溫,二則冬季作戰時易產生水蒸汽,不利於隱蔽射擊。因而日軍在二戰時期裝備的重機槍,是氣冷式的九二式重機槍。其次,我們還要知道,日軍的九二式重機槍原本安裝有護盾,為了減輕重量,便於伴隨步兵行動,後來取消了護盾設計。

  


慕什塔戈


重機槍裝備護盾是正常情況,這是一戰塹壕戰的“標配”,至於為啥二戰期間大部分重機槍上看不到盾牌呢?又重又暴露目標,背它作甚?先說重量問題。在馬克沁最初搞重機槍時,採用的是類似加特林那種大型輪架,因為火線高度太高,所以也有護盾。但隨著重機槍槍架的發展,MG08四腳架可以將機槍的火線進行壓低,但同時四腳架搬運難度也很大,MG08加上槍架、冷卻水這些全重64千克,肯定要拆解為幾人攜行,這種情況下護盾就顯得很要命,需要單獨由一人攜行,同時這東西其實無法防住對方的槍彈,最多就是擋擋彈片。

所以MG08曾出現過小護盾,後來乾脆取消了護盾,這算是一種革新。但俄製/蘇制馬克西姆採用來的索科洛夫設計的輪架,這東西雖然重量也在60多千克,但可以多人拖拽行軍,所以保留護盾對攜行性影響不算大。

另外重機槍在戰場上的天敵也發生變化了。一戰期間重機槍的憑藉強大的射程,處於相對優勢的地位,除非對方的炮兵對陣地進行覆蓋設計,但因為塹壕戰特點,機槍基本在掩體裡射擊,除了從射擊孔飛入的彈片,四周基本有護牆保護。到二戰期間,機槍的天敵太多,對方的步兵平射炮、迫擊炮甚至都出來了,如果陣地固定必然難逃一死,只能打游擊,隱蔽成了重點,而護盾這樣又大又明顯的特徵,自然應該捨棄。


強武堂


因為馬克沁機槍設計的年代和思想就是在塹壕戰中做相對固定的火力點,所以有了輪式槍架和護盾,以及水冷套筒,有利於長時間不間斷射擊。但是在二戰時期,作為步兵支援火力的機槍強調機動性,要在防禦作戰中及時躲避敵方火力報復,在進攻時又能伴隨步兵衝鋒,笨重的水冷機槍很快就被更輕巧的氣冷機槍所代替(這裡指的是彈鏈/彈帶作為供彈具的機槍,不是捷克布倫BAR那種班組支援武器)。大學同學的爺爺是國軍投誠來的重武器射手,說當年即便是自動武器匱乏的TG,使用馬克沁也是拆掉了輪式槍架和護盾,火力小組成員一律輕裝,就連特意分撥給他們的鋼盔都不戴,開幹之前預先準備幾個射擊陣地,打幾個點射扛著機槍和彈藥就跑,不然排炮就砸下來了。當然,水冷套筒前面那塊鋼板還是沒敢拆,萬一被流彈打穿了套筒,機槍基本就廢了。



芮爾典騎士


最早馬克沁機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名,但是在這麼厲害的大殺器也只有每分射400顆子彈。這也可能會有步兵有近身的可能性,當然戰爭就是為了保證士兵生命,就大力發展快速發射子彈,但這些都是要時間的,在這種情況最好加個護盾擋住子彈,這樣可以增大生存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