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得了差评:“洗稿”的罪与罚

身为文字创作者,“洗稿”对原创者和洗稿者而言都是极大的侮辱。如果不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写作,对待文字、对待原创不再怀有敬畏之心,整个内容创作生态开始崇尚急功近利、不劳而获……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只会让整个内容产业崩坏。

“差评”得了差评:“洗稿”的罪与罚

“洗稿”一词,最初来源于香港新闻界,指未亲自到新闻现场采访的记者通过在场记者所采访的事实为基础进行的新闻报道。这一种报道行为并不算是侵权或剽窃,而是一种节省人力资源、媒体行业间互帮互助的方式,在香港新闻界内部已成共识,并不存在违背职业道德的嫌疑。

然而,随着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一些自媒体的兴起,过度信奉受众商品论的一些自媒体人,把粉丝读者当做猎物,毫无媒体职业道德准则,使得“洗稿”一词全然变了味,甚至催生了一条完整的“洗稿”产业链。

恍惚间,“洗稿者”们正义凌然地打着互联网信息公开化的幌子,理所当然地肆意抓取别人的文章,修改措词、拼凑内容、最终将其改头换面,标注为自己的原创。

讽刺的是,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原创机制同样成为了保护这些“洗稿者”生产的“洗稿作品”的机制。

今年年初,自媒体圈下起的第一场雪便是自媒体大号“六神磊磊”发文批评另一自媒体大号周冲涉嫌多次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洗稿”。这一争论刺痛了内容原创者内心最憋屈的伤口,将自媒体圈长期存在的洗稿行为公之于众,原创者、媒体同行、粉丝们纷纷站队,批评的批评、支持的支持。

“差评”得了差评:“洗稿”的罪与罚

遗憾的是,随着热点的更迭,对“洗稿”的关注又再次回流到利益相关者---原创者群体中。直至近日,腾讯投资“差评”事件将“洗稿”重新拉回大众的视野。

“差评”

这次“洗稿批评大会”不仅公开给了“差评”差评,也给了腾讯一阵铺天盖地的差评。

事件的导火索源于5月23日,科技自媒体号“差评”宣布完成A轮融资(3000万人民币),领投方为腾讯TOPIC基金(腾讯兴趣内容基金),云启资本、中寰资本跟投。

消息一出,自媒体圈炸了锅,人们开始怒怼以“差评”自媒体号为代表的“洗稿”生意,更唾弃腾讯一边打着支持、保护原创的旗号,一边投资“洗稿”大户这种违背价值观的讽刺之举。

舆论压力下,“差评”29号发表声明称,“决定将主动退还腾讯相关投资,并在周末向腾讯表达了这一意向,腾讯已接受其决定。”腾讯方面就此表示,“我们已经与差评达成一致,接受他们主动退还投资的决定。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尊重和保护原创,持续推进和优化保护原创措施,为创作者提供更大的空间。”

那么,从发布“喜讯”到主动退还投资,“差评”经历了什么?

投资消息一传出,自媒体“三表龙门阵”24日发文《腾讯大如藏獒,说到底还是狗》,其中写到:“「差评」一家以「洗稿」起家的自媒体,毫无原创力可言,是科技圈最勤劳的搬运工,长期蹲守知乎、微博、公众号等各平台,东扒西扒,改头换面,甫以「广点通」的流量加持,迅速成长为粉丝众多的大号。”

随后知名互联网观察者魏武挥也站出来发声,他在《洗稿二三事》中直接表态:“加工水平,差评是高的。”

知名科技博主keso也在事关腾讯投资“差评”一事的评论《给腾讯一个差评》中,开篇便提到:“差评,你知道我说的是那个名叫‘差评’的公众号,算得上微信公众平台上名头最大的‘洗稿’号,我很多朋友的稿子被它洗过,洗完的稿子就成了它的原创稿子。”

科技自媒体品玩(PingWest)连续发表了六篇文章揭露“差评”的洗稿产业,驳斥“差评”不堪一击的狡辩。在《差评君,求锤得锤》一文中,用详实的证据揭露了“差评”的洗稿行径。

看来,“差评”在科技自媒体圈俨然早已成为“洗稿”代名词,让人愤懑且疑惑的是,行业口碑极差的“差评”到底是靠什么斩获大批粉丝的?

要知道,在科技自媒体圈,“差评”的粉丝基数算得上庞大,推文的阅读量超过十万加是常有的事。即使关于“差评”洗稿的实锤接二连三地出现,粉丝的忠诚度似乎并未明显下降。

5月26号,“差评”一连发布六篇自证清白的回应文章,刺猬公社将其内容总结为:

1、否认“洗稿”

2、我们只是一群热爱科技的年轻人,不属于拉帮结派的“媒体圈”

3、只是同题,没有洗稿品玩

4、做科技自媒体,只因为热爱

5、一个搞笑吐槽

6、公号过往优秀作品展览

“差评”得了差评:“洗稿”的罪与罚

“差评”得了差评:“洗稿”的罪与罚

留言区的情绪走向多是跟随文章情绪予以正反馈。

“差评”得了差评:“洗稿”的罪与罚

“差评”《因为有梦想,所以被围攻了》留言区

“差评”得了差评:“洗稿”的罪与罚

“差评”《大家好,我就是差评那名变本加厉的洗稿作者!》留言区

我们从传播学者方可成老师在文章《其实,“差评”和川普挺像的》里的分析中便能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知晓一二:

其一,“差评”将“洗稿”控诉描述成利益集团的阴谋,从而转移焦点,避重就轻。

文章中,“差评”将自己描述为一个受害者,是一个在老媒体人制定规则的圈子中,出淤泥而不染,敢于做自己的一个90后励志形象。所以,他们是无辜的,是被陷害的。“洗稿”什么的?不好意思,人家只是因为没有经历传统新闻生产的训练,没有按媒体圈大佬制定的规则行事而已,所以,他们为此道歉。

其二,诉诸大量粉丝,煽动情绪。“差评”文章《5000人的朋友圈是有局限的》中称:

“差评”得了差评:“洗稿”的罪与罚

或许到现在,“差评”团队依旧认为,如此剧烈的批评声浪是基于媒体们追逐热点,基于网络世界中沉默螺旋机制下,强势观点的增势造成的他方观点弱势的结果,而自己犯的只是小错。

“众人推墙倒”?

的确,“差评”一夜间成为媒体圈公敌,被同样身为“洗稿团体”的众多自媒体号群起而攻之,对其判死刑的确有些“不公”。只是无风不起浪,一切说辞都不能掩盖“洗稿”事实。

犯了错,挨打就要立正。

质疑

截止2017年底,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过2500万个,日活跃账号数量超过350万个,爆炸式的信息增长需要源源不断地信息输出,与此相悖的是原创作者和原创优质内容的输出并非批量生产可以做到的,因此在有限的内容中“二次加工”、生产“伪原创”作品就成了通常做法。

2015年腾讯推出原创保护机制,使原创作品不能随意转载,似乎给了原创作者们希望。而这几年的实践结果是,洗稿现象层出不穷,知识产权保护好像成为了高远的理想。的确,在识别稿件是否为洗稿作品这一方面,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做到。只是,声称站在产权者一边,转过身来立马投资行业洗稿大家,又在张扬一种什么态度?

腾讯公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这个是业务部门一个topic基金主导的,占很小比例股份的投资,并非公司级投资。希望大家不要以一个团队的一次决策来判断腾讯的立场。”

言下之意,此次投资行为不代表腾讯的立场和价值观。但从外界角度看,腾讯所属团队投资“差评”,正是在用腾讯的品牌为其进行背书,这是毋庸置疑的。要知道,像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品牌影响力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都会被无数倍放大。正如Keso所说:“在维护核心价值观上,不应该存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业务部门,也不应该存在一笔完全孤立的投资。因为你是腾讯。”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这是不变的准则。腾讯如今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其体系和规模必将不断扩大,这时候企业必须加强监管和审核,否则,腾讯认为的一次小小的失误可能撼动帝国的产业根基。

罪与罚的困境

“抄袭”的法律界定,评判标准则在于表达的相似性,并未涉及思想领域的界定。原因在于,一方面,对于一条新闻的报道、评论,由于基本事实是一致的,众多媒体的报道在表达方式、角度选择、遣词造句等方面是不同的,这种情况下,思想的原创性在新闻报道中并没有被予以关注。另一方面,思想观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界定不明晰且难度大、花费成本高,被“洗稿”的原创者们时常苦不堪言,陷入被动挨打境地,这也给“洗稿者”们的肆意妄为提供了土壤。

比如《著作权法》是通过“创意、表达二分法”,来划分作者版权保护和社会公众的创作自由两个领域,规定法律只保护具体表达的内容,并不保护内容背后的创意、思想、方法等。简而言之,就是抄袭内容构成著作权侵权,但如果创意或思想相同,而表达出的内容不同,就不构成侵权。

这个制度一方面可以给创作出优秀作品的作者以保护,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因保护范围过大而限制了社会公众的创作自由。但洗稿者们看到了该制度的软肋:既然创意层面的很多东西不受保护,那我就抄袭创意。

此外,除了原创者们切实反感“洗稿”行为外,不能保证观众对原创的绝对支持和对“洗稿”的严厉抵制。在《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一书中,作者斯丹迪奇有这么一个观点,当社交媒体促进社区间流通时,超级节点的传播力使得原创者的名声暗淡,超级节点更容易将其伪装成自己的作品,从而原创者的利益是得不到保障的。最大的帮凶便是那些没有知识产权意识的读者。

“洗稿”的罪与罚失衡,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洗稿者们,还会继续着他们的“洗稿”事业。

有人说,媒体的自律自省,以及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养成是长远且根本的解决之策。这样的想法或许太过理想主义,但世界会因为我们的坚守和努力变得更好吗?

答案是肯定的。(杨颖)

(来源:差评、刺猬公社、36氪、三表龙门阵、keso、PingWest、新闻实验室、AI蓝媒汇、《著作权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