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后浪》模仿了120年前的旧文,靠什么感动了100万当下青年?

B站《后浪》的“火爆”程度不多说了。上线后3小时观看量破100万。“五四”青年节当天,播放量达获得530余万的播放,2.1万弹幕,40.3万收藏。

从本质来说,它其实是一瓶“旧酒”,陈酿120年,甚至更久远。B站“新瓶装旧酒”却火成一种现象,《后浪》究竟有什么“道理”浸润其中?

B站《后浪》模仿了120年前的旧文,靠什么感动了100万当下青年?

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细看《后浪》原文,我发现了一些端倪。比如说,上述这句话,120年前就已经有人说过,当时是这样说的: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没错!这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后者掀起了近现代思想启蒙史上蔚为大观的“青春崇拜”潮流,绵延当下。

B站《后浪》模仿了120年前的旧文,靠什么感动了100万当下青年?

思想溯源: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

《后浪》开篇便怼: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这声“怼”,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


B站《后浪》模仿了120年前的旧文,靠什么感动了100万当下青年?

右为梁启超。

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说了“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说,是鲁迅。因为他在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风波》中,塑造了一个唠唠叨叨的九斤老太,整整说了7遍“一代不如一代”。

持这种观点的人,大概没有看懂九斤老太这么说的“根据”:年轻的时候,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热,豆子没有现在这般硬,合破碗的小钢钉没有现在这般贵;就连儿孙辈出生时的体重,也一代比一代轻。

天气、豆子、小钢钉、体重等等,这些“肉眼可见”的变化,真能代表“一代不如一代”吗?更何况,九斤老太虽然耳朵不聋,但是从来不听孩子们说话;称体重的秤,也是私秤、加重秤。这样下的判断,显然是主观的、武断的。

鲁迅通过塑造一位思想愚昧、停滞的老者——九斤老太,目的恰恰是批判

“乡土中国”的“长者本位”。九斤老太站在长辈的“辈分高地”,骂吃豆子的“六斤”败家相;七斤嫂也拿“六斤”出气,“用筷子在伊的双丫角中间,直扎下去”;被吓到的“六斤”摔破了碗,更是招来七斤的一个巴掌和一声叱骂“入娘的”。

B站《后浪》模仿了120年前的旧文,靠什么感动了100万当下青年?

这种父辈和子女之间的等级关系,正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文中提到的“时势权力”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长老统治”的社会,年长对年幼具有强制的权利。然而,在剧烈变动的清末民初,传统文化和守旧之人无法解决富强和文明的问题。特别是甲午战争一役后,“老大”不再是一个褒义词,“老大帝国”沦为西方列强嘲讽中国的的专用名词。

面对内忧外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启蒙者们,大力宣扬“少年中国”。当少年成为国家富强和文明的标志后,“少年/青年”在晚清被重新发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重视,于是就有了“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潮流。

《新青年》杂志自不用说,《少年中国》《青年》《学生杂志》《新潮》等著名青年学生期刊,以及“新民学会”“少年中国学会”“新潮社”“少年学会”“青年学会”等以少年、青年命名的学生社团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言必称青年”的思想狂潮。

正因为这些杂志、社团的风行,以及借助新文化运动之力,“青年”的概念才得以真正流播开来并风行中国社会。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青年乃民国以来一新名词”,主要就是基于这个历史事实。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老少新旧之争”一度是舆论漩涡。偏激者,如钱玄同,主张将四十岁以上的人全杀掉;陈独秀,认为”必扑杀诸老年“才能立青年的地位。温和者,如李大钊,主张调和“老年代表的秩序”和“青年代表的进步”。

总之,清末民初的这股闪烁着炽热情感的“青年说”,为当时暮气沉沉的社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激发了志士仁人建立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的决心和斗志。

时至今日,B站再怼“一代不如一代”的长老式言论,正是站在了梁启超们这些启蒙先驱者的肩膀上。

B站《后浪》模仿了120年前的旧文,靠什么感动了100万当下青年?

人格关照:奔涌的“后浪”们和梁启超的《十五小豪杰》

《后浪》全文659字,细看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当代青年享有的权利,比如“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现代文明的成果”、“选择的权利”等。

二是当代青年肩负的责任,比如“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 分享快乐的事业”,“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的生活”等。

从内容上看,权利,让“前浪”们“满怀羡慕”;责任,让“前浪”们“满怀敬意”。

高度赞扬,提高地位,然后强调责任和义务,《后浪》这个鼓舞青年的演讲方式,实在太似曾相识了!

120年前,梁启超也是以此种方式鼓舞当时的年轻人。

B站《后浪》模仿了120年前的旧文,靠什么感动了100万当下青年?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把“老年”和“少年”视为对立的两极,一口气举出“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等9个对比。其盛赞“青年”的溢美之词,和《后浪》比有过之无不及。

《后浪》中的那句“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俨然就是《少年中国说》那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的白话文版本。

除了赞美,梁启超还把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人格理想“豪侠”直接赋予他寄予厚望的“少年”。

梁启超说,少年有“盛气”,故而“豪壮”;因为“豪壮”,故而能“冒险”;因为“冒险”故能造世界。他把《孟子》以来儒学中人对的“豪杰”的想象,把自己对“豪杰”谭嗣同的倾慕之情,直接投影为一个具有进取冒险精神、自信、刚毅的“少年豪杰”,并在《十五小豪杰》中将这个“完美青年人格”实体化

《十五小豪杰》原著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两年假期》,写的是十五个少年在暑假航海出游,流落荒岛,结果在荒岛上度过两年艰苦新奇生活的冒险故事。

凡是读过这部译作的,都对小说中的主角“小豪杰”推崇不已。论影响程度,绝对不在《少年中国说》之下。此书还是1903年前后的畅销书榜首,因为太畅销,甚至当时的人还敢打包票“百口保其必销”。

《少年中国说》充满煽动性的语言,配合《十五小豪杰》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成功地把梁启超捧上了120年前“青年第一导师”的宝座。

B站《后浪》模仿了120年前的旧文,靠什么感动了100万当下青年?

或许是异曲同工,或许是有意为之,总是,B站《后浪》成功了“复制”了梁氏模板。截至5月5日,《后浪》在站内播放量已超过1000万,弹幕数近20万,点赞数超过100万。

当我听到“前浪”何冰说:“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你们也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的生活”,我实在无法控制我自己,我的脑海里都是《少年中国说》和“青年导师”梁启超。

B站《后浪》模仿了120年前的旧文,靠什么感动了100万当下青年?

结语:从西学东渐,到“更中国”

为什么《后浪》会产自B站?

历史也早就预言过。

1936年,一位美国记者来到中国拜访翻译家邵洵美。因为工作原因,邵洵美无法陪同这位美国人游历中国。但是邵洵美告诉这位美国人一个观察中国的秘诀,就是用“青年/老年”这样的两分视角。这位记者经过观察,得出了一个结论:教育、文艺这些领域都是“青年”,而行政、外交、财政、工农业这些领域则是“老人”。

变迁时代中,思想先行、风气趋新的领域,往往集中在教育、文艺。或许,这就是《后浪》会产自B站的一个“历史巧合”吧?

B站《后浪》模仿了120年前的旧文,靠什么感动了100万当下青年?

历史总是惊人得相似,却也总是出其不意。

《后浪》不只是简单地复制了历史。《少年中国说》的激情,毕竟是苦大仇深的。但是《后浪》的调性却是“心里有火 眼里有光”。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清末民初的“青春崇拜”,是为了救国存亡的启蒙。就连启蒙者们也不会避讳,老大帝国的腐朽之处。

但是,时过境迁,西风似乎变得有点凛冽。

《后浪》让我感动的,不是他对《少年中国说》表达方式的继承,而是他站在“更中国”的角度平视西方世界的那份自信。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喜欢《后浪》的理由,那我会选择他的这句原文:

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中表现的青春,就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


我是wen子哼哼,致力于分享有趣的文史知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