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弱臣強+國弱遭欺:魯昭公四朝晉君,三次被拒,一次給晉君送葬

春秋時期,列國相爭,為的就是能夠雄起於諸侯,成為天下霸主。霸主之位不是誰都能坐的,整個春秋時期也只有幾個強國的君主可堪勝任。其中以晉國最強,晉國國君也常常坐上霸主之位,從晉文公開始,晉國佔據霸主之位數代長達百年。在這期間,晉國可謂號令諸國,除了楚國這種大國叫不來,其他國家都被晉國捏著鼻子走,其中就包括魯國。

君弱臣強+國弱遭欺:魯昭公四朝晉君,三次被拒,一次給晉君送葬

魯國是周公長子伯禽的封國,與齊國同處於山東,所以今天的山東被稱作齊魯大地,而且魯國文化燦爛,誕生了聖人孔子,對山東的影響反而要比齊國還大,使得今天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但不可否認的是,魯國的國力遠遜於齊國,這在魯國建國初期,周公就有所預見了,《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有周公的感慨"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

國力不如人的魯國雖然也打過好幾場以少勝多的戰役,比如長勺之戰,但畢竟實力不足,面對霸主總是戰戰兢兢,對齊國如此,對更加強大的晉國更是如此。

所謂弱國無外交,國家實力不強,強國自然也不會高看你,就算平等視之也是奢望,魯國就經常受到這樣的待遇。但如果是國君來訪,一般會以禮相待,可魯昭公四次前去朝見晉國國君,都被晉國拒絕,這可不是待客之道,其中有什麼緣由?

君弱臣強+國弱遭欺:魯昭公四朝晉君,三次被拒,一次給晉君送葬

魯昭公是魯襄公之子,春秋時期魯國第二十四任君主,前542年―前517年在位。此時正是春秋末期,孔子正從一個憤青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思想家。不過這個時期的魯國很悲催,淪落為一個二流小國,並且夾處於齊、楚、晉等大國之中,成天捱打,不被人重視。

除此之外,我們知道,春秋時期,許多諸侯國或多或多都會有權力下移的情況出現。國君的權力和土地被卿大夫所瓜分,卿大夫掌控國家大權,國君反而成了沒權的傀儡,這其中,晉國、齊國和魯國是卿大夫侵奪君權最為嚴重的國家。

從結果來看,最慘的是齊國,整個被田氏取代了,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唯有魯國保持了國君。似乎是魯國受影響最輕,事實上恰恰相反,就此時而言,魯國國君的狀況反而是最慘的。

君弱臣強+國弱遭欺:魯昭公四朝晉君,三次被拒,一次給晉君送葬

齊國這時期是由齊景公執政,田氏還在發展中,權力並沒有大到壓制國君的地步,反觀魯國,魯國在魯昭公的父親魯襄公時代,軍政大權就已經被三桓掌握並瓜分了。到了魯昭公時代,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更是牢牢掌控了魯國,魯昭公在國內的權力被三桓所瓜分,國君軍政大權旁落。

在這種形勢下,魯昭公成了一個空有其名的國君,在國內不被百姓關心,在國外自然也不為人所重視,所以魯昭公去晉國朝見,不被以禮相待也是正常現象,不過四次朝見,次數也多了點。

就魯昭公的經歷而言,他並不是什麼深謀遠慮的人物,不過身為國君,他同樣對權力充滿渴望。而晉國是當時的超級大國,也是各國的盟主,魯昭公想要改變國內的形勢,為自己重新掌控魯國國政爭取一點機會,自然就需要盟主的支持,他四次朝見晉國,其根本目的大概也在於此。

君弱臣強+國弱遭欺:魯昭公四朝晉君,三次被拒,一次給晉君送葬

可惜弱國無外交,更不用說是弱國裡毫無實權的空頭國君了。魯昭公先後在前539年、前530年、前527年、前521年四次前去朝拜同為諸侯的晉國國君,第一次到達黃河時晉平公派人婉言謝絕;第二次還是到達黃河時晉平公派人辭謝;第三次國君換成晉昭公了,這次是見成了,可次年晉昭公去世,魯昭公被晉國人留下來為晉昭公送葬;第四次是去朝見晉頃公,還是在黃河邊上被人拒絕。

堂堂國君,顏面盡失,但魯昭公顯然不看重顏面,他更看重權力,可惜的是他後來剿除三桓不成,反而被三桓趕跑了。魯昭公請求晉國送他回國,三桓就給晉國六卿送禮,六卿一致決定的事,晉國國君也無法改變,可憐魯昭公就這麼住在了晉國,直到去世。

君弱臣強+國弱遭欺:魯昭公四朝晉君,三次被拒,一次給晉君送葬

魯昭公求助被拒跟他之前會面被拒都是一個道理,魯國三桓掌權,晉國六卿主政,國君純屬吉祥物,拿出來擺擺而已,真有什麼事,晉國六卿直接和魯國三桓聯繫就好了,哪裡需要跟國君商量。所以在春秋末期,卿大夫們成為國際外交中的主角,頻頻以臣子的身份主持會盟儀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