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日食觀”有何不同?

2019年1月6日上午(農曆臘月初一,癸卯日),我國中東部地區、北方大部地區可以看到“帶食日出”的天象。

古今“日食觀”有何不同?

從全球層面上來看,本次日偏食從亞洲的日出開始,然後迅速向東移動約4.25小時,最終在阿拉斯加延伸的阿留申群島結束。最大日食期間,最多有40%的太陽將被遮擋,最適宜觀測日食的地區是北太平洋和東亞地區,包括中國北京、俄羅斯伊爾庫茨克、日本東京。

古今“日食觀”有何不同?

橢圓陰影部分為可觀測到日食的區域

一、古代說法

《春秋左傳》有云:魯昭公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蝕之,公問梓慎曰:“是何物也?禍福何也?”

對曰:“二至二分,日有蝕之,不為災。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過也,其他月則為災,陽不克也;故常為水。”

魯昭公二十一年秋,七月初一發生了日食。魯昭公問梓慎說:“這是什麼現象?是吉是兇?”

梓慎回答說:“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如果發生了日食,並不是災禍。因為日月運行在春分秋分的時候,黃道和赤道交點相同;在夏至冬至的時候,相交點遠。其他的月份如果發生日食就要發生災禍,因為陽氣不勝,所以常常發生水災。”

我國古代對日食一直保持著連續的紀錄,其中在《春秋》當中就記載了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79年當中的244年中的37次日食,而魯昭公二十一年七月初一發生的日食,就是其中的一次。

而梓慎回答魯昭公的說法,也正是當時古人對於日食的理解,認為除去兩至兩分所在的月份之外的月份發生日食,預示著災禍的到來。

古今“日食觀”有何不同?

《開元佔經》,唐代瞿縣悉達撰,成書於唐玄宗開元年間(614年-726年),所以又稱《大唐開元佔經》。它將唐之前已經流行於世的七十多種天文星佔書,按內容分別摘錄編撰,內容涉及天文星象、氣候、奇異現象等各方面。唐以後失傳,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安徽歙縣人程明善在古佛像腹中偶然發現,始得再次流傳至今。

其中《開元佔經》對日食有著非常詳細地記載。

甘氏曰:“日者,人主之象,故王者服道:不道施德;不德日為之變。見道不明,德薄日為之無光,無德日乃盡蝕。”

甘德(戰國時期齊國天文學家)認為太陽是君王的象徵,君王順應天道,實施德政,太陽則光;君王不明天道,寡施德政,太陽則無光;君王無德則會出現日全食。

從日食發生的季節上來講:

春蝕大凶,又曰:國有女喪;夏蝕無年,又曰:諸候王多死者;秋蝕有兵戰勝,又曰:主死;冬蝕有喪,一曰相死。

從日食發生的月份上來講:

京氏《易傳》曰:“十二月日蝕,天下有兵,大臣欲自立,不成,夫人弒君也。”

石氏(戰國魏國石申)曰:“十二月日蝕,不見光,谷粟貴;又日燕國牛死。”

陳卓(三國吳國陳卓)曰:“十二月日蝕,趙大凶,帛貴。”

從日食發生的日干支上來講:

《春秋潛潭巴》曰:癸卯日蝕,群鳥翔,禽入國,外伐內,主危亡。

京房曰:癸卯日蝕,諸侯非起天子不順,司徒亡國。後有大蟲。

無論是“燕國牛死”,還是“趙大凶,帛貴”其實都是根據農曆十二月推斷出來的,因為根據二十八星宿分野,十二月正是燕趙分野時域。(請拭目以待)

古今“日食觀”有何不同?

二、現代說法

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就會發生日食現象。

因此,完全可以通過太陽、月亮、地球的運轉規律,推算出來將來的所以日食。

可能大家會問:能被人推算出來的日食,還能具有古人所說的“預言性”嗎?

科學的魅力就是讓以前神秘的東西,從此變得不再神秘。

那麼,如果我們反過來想一下:如果太陽、月亮的週期運轉,真的是地球上的某地、某事物發生變動的重要因素呢?

  1. 太陽的活動週期約為11年;
  2. 地球公轉週期為365.2564天;
  3. 月亮的公轉週期為27.32166天;
  4. 地球自轉週期為23時56分4秒;
  5. 日食一定發生在朔日;
  6. 月食一定發生在望日;

自然的瑰麗終將在數據羅列後煙消雲散。

古今“日食觀”有何不同?

未來十年日食活動表(附)

  1. 2019年1月6日,日偏食,亞洲東部。
  2. 2019年12月26日,日環食,中國全國可見日偏食。
  3. 2020年6月21日,日環食,西藏中部、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部分地區可見日環食,全國其他地區可見日偏食。
  4. 2021年6月10日,日環食,中國北部可見日偏食。
  5. 2027年8月2日,日全食,新疆西南角、西藏西部、雲南南部可見日偏食。
  6. 2028年7月22日,日全食,廣西南部、廣東南部、海南、南海諸島可見日偏食。
  7. 2030年6月1日,日環食,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可見日環食,全國其他地區(除南沙等島嶼外)都可見日偏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