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科技投资基金的投资秘诀:只买贵的

顶尖科技投资基金的投资秘诀:只买贵的

【摘要】低买高卖很好,但往往你做不到。不过越贵越买可能也是生财之道。管理着100亿美元对冲基金Coatue Management便是这么做的。作为知名的老虎基金的门徒,该基金特别喜欢购买较贵的科技股,该基金信奉“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低买高卖很好,但往往你做不到。不过越贵越买可能也是生财之道。管理着100亿美元对冲基金Coatue Management便是这么做的。

顶尖科技投资基金的投资秘诀:只买贵的

作为知名的老虎基金的门徒,Coatue Management热衷于投资新兴的科技公司。该公司首席市场官兼合伙人David Scully上周五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一次演讲,阐述了该基金的投资逻辑。

与普通人“低买高卖”的观念完全相反,该基金特别喜欢购买较贵的股票。

“可能正确的方式不是低买,而是高买,”Scully表示,“我这句话一半是开玩笑,另一半是认真的,因为事实证明这可能是一中发现新趋势并找到潜在赢家的好方式。我们喜欢称之为‘梦见梦想’(dreaming the dream),我们认为这种乐观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早期企业的分析中。”

Scully认为,例如谷歌,主导美国、欧洲等地区的搜索行业,跟谷歌类似的企业也都不便宜,甚至很贵。谷歌在2004年以85美元一股的价格上市,很快价格达到109美元时,市场认为其40倍的市盈率已经很贵了,但如今谷歌的股票价格上涨了1200%,依然受到市场追捧。

不过Scully也指出,投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到新趋势形成,也要注意到泡沫开始破裂的征兆。

business insider总结Scully部分讲话要点如下:

便宜有便宜的道理:事实证明价值投资在科技股身上不太适用,很多原因可以导致这一结果,但我们总结一句话认为:便宜的科技股自有便宜的道理,通常我们最好关注上涨信号,并跟进。当然,一波趋势中肯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导致的波动,不少投资总是喜欢做短期的波段交易,以为自己能抓住每一次涨涨跌跌。

宏观面不重要:我们判断是否买入并持有一只科技股的方式与众不同,我们的核心观点是,科技股的最重要驱动力是创新,而不是宏观因素,例如油价、利率或者通胀。

分析S曲线:分析一笔科技股投资时,我们会把这只股票纳入S曲线中来看(开始时缓慢,中期加快,收尾平缓的曲线)...随着一个新市场的打开,会出现群雄逐鹿的场面,各个新进企业都有自己独到的技术优势。例如汽车市场就曾有三种不同的技术:蒸汽、汽油、电力...

小心泡沫:当投资者们的乐观超越现实太远时,泡沫往往就形成了。很多本来很有前景的公司会在这个阶段失败。不过只要行业的大趋势没错,最终的幸存者将会统一市场标准,进行收购合并,进而终统治整个市场,我们称其为“胜者通吃”局面。

小心“裂纹”:科技型企业的赢家可以统治市场数年甚至几十年,但大树总不会一直生长到天际之外,当增长放缓时,你需要注意到裂纹的出现。市场萎缩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现在的智能手机杀死了过去的功能型手机,诺基亚和黑莓没能完成这关键的一跃。

创新的周期:事实上,创新的周期可能比你想象的要久的多。上轮创新周期的起始至少可以追溯到1830年代。而本轮创新周期在过去的50年里以及之后可能会发展成什么样,上一轮周期的历史值得参考。创新会打开新的市场,造就新的公司。

赢家是极少数:最需要记住的一点,你作为一个投资人一生中所接触的企业中,能成为最终赢家的企业是非常少的。找到这些企业,买入并长期持有才是关键。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认为这也是科技投资领域最讽刺的一件事——因为拥有最大波动性的科技股却实际上提供了最佳的长期回报。

如何选择科技股:

我们认为成功的选股需要两样能力——第一是发现新市场和新趋势的能力,“他们是真的吗?这个市场未来四五年将会变多大?”第二是分析商业模型的能力,需要你能像个价值投资者一样去思考,“行业进入壁垒如何?公司的知识产权足够强吗?”这些点通常可以以数字的形式反映在公司的利润上。其他的重要因素集中在资本分配和团队管理能力等。

估值仍然重要,但这是我们最后一样考虑的,而不是首先考虑的。

在早期能预见未来的趋势是很难的:从现在看过去的趋势是很明显的,但从现在看未来的趋势却总是看不清楚。首先你很难在一样事物早期就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机会,然后这个趋势未来会发展成多大,是不好估计的。

华尔街经常犯错:很多人找我们付大量咨询费来了解华尔街在想什么,但我们依然可能是非常愚蠢的。你能想象在2009年,当时市场预期苹果公司三年后的盈利是每股10美元,而随后他们却做到了50美元,所以你在当时也很难发现苹果的新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