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火器技术相比同时期西方国家有多落后?

意大利剑圣


类似的问题我已经见过无数回了。

看了一下别的回答,基本上都说明朝火器强于洋人,那么请问,为何明朝会把洋人不要的佛郎机和处于低端水平的12磅加农炮(红夷大炮)当宝贝呢。

一般提到明朝火器,很多无脑的蛋白质都会先搬出三板斧——三眼铳、佛郎机、红夷大炮,然后再搬出那些只有图片没有任何实物的花里胡哨的玩意大肆吹捧。比如说把迅雷铳这种比三眼铳多了几根管子的破烂吹嘘成世界上第一种转管火器,让人笑掉大牙。蛋白质对于明朝,往往是缺什么吹什么,比如说火器烂就吹嘘火器,甚至把清朝的火器篡改成明朝的,这不要脸的程度比棒子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比如说这个清末淮军装备的山炮,就惨遭蛋白质的篡改。

言归正传,对比一下明朝和西方的火器。当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火器实际上是啃大元的老底,外加捡洋人不要的破烂。比如说,火门枪这种原始火器到了明朝不仅被使用了200多年,甚至被绑上了三根枪管,成了著名的“三眼铳”。只不过这玩意到了清朝随着火绳枪在民间普及成了巫师的法器。而且,明朝火器还停留在枪炮不分的时代,这跟洋人比实在是垃圾。



论多管火器,我西洋风琴炮如何?

西洋火门枪


西洋早期火绳枪,如果对比明朝和洋人的火器,不好意思,那是在侮辱洋人。
西洋后装炮,就是被津津乐道的佛郎机,只不过这玩意解决不了气密性的问题最终被前膛炮取代,成了民间用于自卫的玩具。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人员零伤亡占领亚娘鞋炮台以后缴获了44门1-2磅的佛郎机炮,被他们当破烂来看待。

后来明朝也捡到宝了,那就是红夷大炮。红夷大炮是一种长身管前装滑膛炮,口径大约是12.5毫米,略小于5英寸,推测为英制12磅炮。勉强属于中型炮,跟同时期洋人的32磅炮、48磅炮、64磅炮相比可谓是小炮。但是无奈的是就这玩意也被当成神器,可谓是乡巴佬没见过世面。






北洋海军陆战队


怎么说呢,虽然没有多么先进,但也没有一直落后。在明朝前期,火器的发展与世界是同步的,多少还有点领先(轻火器种类上),那时候整个世界都是火门枪的时代,因为射速、装弹、使用都是硬伤,所以很难成为独立兵种,一般情况下是配合弓弩和刀枪的。明朝比同时期的欧洲领先在一个管理理念上,将火器部队独立成军,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神机营。



事实上神机营早期所依仗的火器并不是什么高大上,装备最多的是快枪,就是金属管子里插火箭,那时候大家都很清楚弹丸的杀伤力还是有限的。后来宣德时期,火铳的铳管加长了,这样一来弹丸获得加速度的时间也就长了,速度更快,杀伤力也就更大。因此这个时期开始,明军从神机营到卫所军都开始大规模的装备了手铳和三眼铳(弹丸比火箭便宜)。

但是军队真正依赖的远程杀伤武器还是弓弩,虽然明军一直在和蒙古人发生着大小各种规模的磨擦,但似乎经过了几十年的制度摧残,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已经退化了。颓废的卫所、受压迫的工匠、不受重视的理科,使得明国的军人并没有把曾经领先世界的扳机结构用在火器上,反倒是1450s在亚平宁半岛意大利的城邦国里出现了早期的火绳枪,然后到了1490s,成熟的火绳枪就问世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欧洲的火器开始大规模的领先中国。

当然了,明国并没有一直止步不前,在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冲突中,明政府开始仿制了一批又一批的西洋军火以求自保,并且一定程度上也派遣了学士来澳门跟葡萄牙人学习火炮的使用。再加上戚继光、赵士桢等人对火器的改进发明,明代的中后期的军火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高。但是坑爹的财政制度使得先进的或其根本无法充分的装备到每一个士兵的手中。而且明军的军火先进优势也只是在东亚东南亚东北亚地区才能发挥出来,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依然是比较落后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之所以动不了中国,还是因为欧洲国家处于殖民时代初阶,没有足够的后勤力量和军事动员力进行跨洋作战,不只是同时期的中国一直被骚扰,在南亚的第一王者印度莫卧儿王朝也是一样,甚至包括日本也算是。



火绳枪在技术上是采用的比欧洲先进的日本火绳枪的技术,但是腐败的帝国工序使得火绳枪量产出来之后问题频出,以至于大多数士卒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挥舞着已经被世界淘汰了的火门枪。

在火炮方面,明军非常重视后膛长炮也就是佛朗机炮的使用,在15世纪,这种火炮遍布欧洲,一直到16世纪上半叶,也是世界火炮的龙头军,但是随着物理学的进步,前膛炮的威力被进一步加强,欧洲又开始转型到前膛加农炮的时代,并且规划出了各种炮型,按照炮弹的磅数和火炮的口径分为了1、2、6、10、12、18、20、24、32、48、52磅炮用途各不相同。

传入到中国的是12磅舰载加农炮,后来还有18磅和20磅传入,虽然名字是带有一定歧视意义的“红夷大炮”,但是这却成了明军在面对日益崩溃的东北边境和东南海防的神兵利器。不过明朝对于红夷炮虽说能够自己仿制,但是真正将它发扬光大的却是自己的宿命敌人——满清。


总的来说,自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之后,大明的火器就没有强过欧洲过,当然了,也没有那么落后,就是差个几年吧。


火器工坊


欧洲人关于火药与火炮发明的记录最早可追溯至14世纪初,但这一时期的史料记载经常是含混不清且自相矛盾的,并且难以追述具体的日期。最合理的推断是火药沿着商路或通过旅行者的传播,于公元1255年从中国传入欧洲,大约稍早于1300年,南欧出现了第一门火炮。14世纪至17世纪是欧洲火炮不断进化并趋于完善的时期,火器的出现和发展给欧洲军队和军事结构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关于技术名词的记录有时并不明晰,甚至掺杂了记录者本身的主观想象,然而这一现象在1600年以后有了极大的改善。17世纪及以后的记载不但可靠详实还配有描绘细致的图像描述和精确的日期。

1313年的一份文件记录了“一名僧侣发现德国人使用一种名为Bussen的新式武器”。据伦茨记载bussen是一种填充着易燃物的管状物体,点燃后再射向(投向)敌军。1314年的贸易记录显示bussen和火药曾出口到英格兰。但有人质疑这份贸易记录的真实性,并认为该记录并不存在。十年后的其他史料记载了1324年的梅斯围城战和1326年守卫佛罗伦萨的战役中都出现了火炮的身影,但关于这些原始火炮的特性的记载并不明确。有据可查的最早的欧洲火炮的图形记录出现于1326年(一说1327年),英格兰人沃尔特·德·米力米特描绘了一门躺倒的花瓶状的火炮——瓶肚是药室,瓶颈则是炮管——发射一枚金属大箭。仅仅5,6年之后的一幅中国里也展示了一门类似的花瓶状火炮发射箭型炮弹,这也许暗示了同一时期来自东西方的这两门火炮具有相似的起源或双方在这一时期运用了类似的设计理念。而在英国霍尔卡母大厅(Holkham Hall)收藏的另一幅画作则展示了一门躺在石台上发射金属箭的巨大花瓶状火炮。与画中人物的身材对比推测该炮长约2.5米,瓶腹直径90厘米,炮重约600公斤。研究者们认为该画作在时间上还要早于米力米特的记录,但不论该炮是铜铸的或是锻打拼接而成的,对于当时的工匠们来说都是难以完成的,因此也有观点认为这幅画上的大炮是后来从一副约1400年的德国画作上拷贝的,原作品只有文字而已(好无厘头的感觉)。这种花瓶状的火炮法语称为pots de fer, 意大利人把它们叫做vasi,命名的方式都是基于火炮的形状。

(左为米力米特记录的花瓶炮,点火的炮手可能是摩尔人。右为霍尔卡母大厅收藏的大花瓶炮描绘,因为有学者质疑以当时的技术无法制造这么大的火炮,因此有观点认为画作是后来加上去的)

最早关于cannon(火炮/加农炮)这一单词的明确解释来自于一份于1326年2月11日由佛罗伦萨议会下达的官方文件要求下属官员依照命令铸造铁弹和铜炮用于守卫本方的要塞和村庄。这些笨重而粗短的大炮(canones)并非后世的长身管,弹道平直的加农炮,而是黄铜铸造的臼炮,它们很可能是欧洲人铸造的第一批黄铜炮。同一年的另一份文件则记录了一位名叫雷纳尔多·迪·维拉马格纳的炮匠出售了一批火炮,铁炮弹和火药。在与欧陆一海之隔的英伦三岛上,阿伯丁副主教约翰·巴伯记录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军中有一种叫做“crakys of war”的武器,这可能是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火炮的称呼。1339年,一种被称为风琴炮的多炮管,反人员的古怪小炮首次出现于史籍中,与其称其为炮倒不如称之为中世纪的机枪更合适些。爱德华三世曾命令罗伯特·德·米尔登霍尔督造100门风琴炮,这批小炮在围攻加莱的战役中主要用来守卫英军的战壕。

(风琴炮多见于14-15世纪,是早期对于制造速射火炮的尝试,这种反人员的小炮一般搭载在带轮子的炮车上)

除风琴炮外,爱德华三世的军中还带有相当数量的常规火炮,傅华萨记载了英军在克雷西会战中使用了火炮,考古发掘出的1.5磅左右的小铁弹和铅弹也支持这一史料记录。据此推断,英军携带的野战火炮似乎并不太大。英格兰人还在海岸边布置了射石炮来控制进出加莱的港口路线。在此之后,火炮在欧洲战场上的应用屡见于史籍:1372年,英军将两门大炮,两门小炮和600枚石弹运往布莱斯特。1377年,英军的火炮发射了140发炮弹击穿了奥德雷克的城墙并迫使守军投降。1378年,英格兰人在法国西部的圣马洛城下排出了400门火炮。记录此事的傅华萨虽然没有详细描述这些火炮,但根据推断,数量如此之多的火炮应该是以小型臼炮居多。1382年-1388年,理查德二世的私人财物主管拉尔夫·德·哈尔顿从一名叫威廉·伍德沃德的炮匠那里购买了73门火炮,其中包括重380磅的火炮47门,最大的一门炮“great cannon” 重约700磅。来自意大利的学者,诗人彼特拉克(Petrarca)在1344年记载了由木头炮发射的铜壳爆炸弹:“那些发射出来的铜子带着火焰和恐怖的雷暴声......一架可怕的木制武器将它们射出就好像它们是被从云端抛洒下来的一样......有人将这一发明归功于阿基米德......”(这一描述可能并不明晰,因为也有观点认为真正的爆炸弹出现于1543年)。甚至直到1544年亨利八世统治时期木头炮的身影还曾出现在战场上,从考德雷宫收藏的画作上可知这些炮长8英尺,口径2英尺。但木头可能只是外壳而炮芯则是铁制的。

1340年-1381年来自法国的一系列记录显示这段时间生产的火炮在数量和尺寸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这些炮既包括锻铁炮也包括铜炮。小炮发射箭型炮弹或小铅弹,大炮则发射铁弹或石弹,部分巨型石弹重达450磅。1346年一枚2磅重的铅弹越过一堵墙和一所房子后射杀了一个男人。1375年,卡昂的工匠们花费了42天的时间锻造了一门重2300磅的大炮,共使用了2100磅铁和200磅钢。同时还有3门重568磅的铁炮,24门铜炮和一门发射铅弹的重24磅的小炮。1377年,沙隆的工匠们用88天的时间为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锻造了一门能够发射437磅石弹的射石炮。由此可见,此时的欧洲已经可以生产相当巨大的火炮了。射石炮(Bombard)虽然一般指那些发射石弹的巨大火炮,但最初的bombard只是一些小巧玲珑的小炮或手炮,1363年的一门bombard长仅一拃。第一门比较大型的射石炮约在1360年出现于德国。

早期的大炮以锻铁拼接的居多,条箍结构的锻铁炮经反复锤打而制成,缝隙处则被灌上铅。这类火炮的气密性较差,结构不够紧密,反复施放之后炮身受到火药爆炸和炮弹出膛造成的冲击,整体结构会变得更加松散甚至可能崩裂。但这并没有影响欧洲人制造和使用大型射石炮的热情。1424年,英军在撤离圣米歇尔山时留下了两门射石炮,较大的那门炮长12英尺,口径18英寸,重5.5吨。这门巨大的锻铁后膛炮可能是14世纪末期生产的,组成内膛的铁条宽2.75英寸,厚1英寸,炮管外套铁箍,是典型的条箍结构锻铁炮,子铳长3英尺,火炮没有炮耳。勃艮第人习惯用大炮的产地或女性的名字来命名他们的射石炮,由铜合金铸造的大奥克松射石炮(gros bombard d’Auxonne)重约17266磅。1409-1410年,轰击Vellexon城堡的大射石炮可以发射755-917磅重的石弹。这门名为“古雷特”的大炮需要大约20人来操作,它以能够发射巨大的石弹而见诸于史籍,汉姆城堡的守军在见识到古雷特的巨大破坏力后选择开城投降。1430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购置的大铜炮能发射500磅重的石弹。这门大炮被命名为雄狮,有些史料则称它为“国王的大射石炮”。同年,根特的佛莱芒工匠们制造了著名的“杜尔·古雷特”。这门大炮发射直径25英寸的石弹,火炮的前后两截由螺丝固定起来。至15世纪30年代,欧式巨型射石炮的炮身已达12-15英尺长,所发射的石弹直径可达30英寸。因过于巨大笨重而不便于运输,不少工匠选择直接在战场上制造火炮。由高大直立的石墙守卫的传统堡垒在重型火炮的轰击下纷纷崩塌,但能够抵御火炮的新式堡垒在这一时期尚未出现,意大利式棱堡防御体系(trace italienne)要等到1515年之后才流传开来。

(保存于爱丁堡城堡的Mons Meg, 造于1460年的芒斯,长13英尺2英寸,口径19.英寸,炮重5吨,弹重330磅。与大多数锻铁炮不同的是,Mons Meg是一门前装射石炮。)

15世纪的欧洲人在火炮制造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技术突破,15世纪上半叶见证了巨型射石炮的辉煌。亨利四世登基之时(1422年),火炮已经是战场上必不可少的武器装备了。然而这时的火炮主要还是应用于围城战,在野战战场上它们的地位还不是那么重要。这可能要归咎于当时落后笨重的炮车不利于炮兵的机动。到15世纪末期,带轮子和尾撑的炮车已广泛运用于欧洲各国的军队中。另一方面,用来调节火炮俯仰角度的炮耳在该世纪的头25年尚未有记录。这份看似简单的发明首次出现于大胆查理(1433-77年)的军队中,最早的炮耳是跟炮车连在一起的,主要用来固定火炮。之后炮耳才跟炮身铸造在一起,成为火炮的一部分。15世纪中期另一项改变火炮设计和制造进程的重大突破则是颗粒火炮的发明和运用。这种新式火药的主要成分与传统的粉末火药并无不同,但它们燃烧更迅速,释放的能量也更强大。它们所释放的能量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当时的工匠们制造的大型火炮还无法安全的装填此类火药,所以最初的颗粒火药是跟小炮搭配使用的。因此在相当一时间内,两种不同的火炮得以并行发展:装填粉末火药的大型铜铸或锻铁射石炮和使用颗粒火药,发射铸铁炮弹的机动,半机动火炮。这种并行发展的模式一直持续到16世纪中期。

以上所提及的大射石炮以锻铁炮为主,锻铁炮结构较为松散,气密性差,对火药的利用率低,因此更高效,坚固的火炮必须是整体铸造的。得益于长久以来铸造教堂铜钟的习俗,活学活用的欧洲工匠们很快就掌握了铸造铜炮的方法,并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1444年以后,铜铸火炮开始在欧陆流行起来。另一方面,勃艮第与法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也促进了火炮制造业的发展。互为敌对双方的工匠们所研发的目标却是相同的,即在不损失火炮威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它们的机动性。从1465到1477年,经过12年不间断的研发和实验,工匠们最终通过铸造和使用一种体积更小但更坚实的炮弹解决了这一问题。石弹的体积虽然骇人,但它们在撞击坚固的工事时缺乏穿透力甚至可能会爆开,而铸铁炮弹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后者的密度是前者的3倍,虽然体积小一些,但其破坏力和穿透力还在前者之上。铸造铁弹所需的工艺比起铸造一门大炮来说要简单得多,因此其生产和应用推广极为迅速。铸铁炮弹的使用还带来了以下几点优势:

· 缩小了火炮的体积,发射铁弹的火炮口径比传统的巨型射石炮要小得多

· 节省了造炮和运输火炮的费用

· 推动了新式火炮的发展,这些火炮可以装填更多的火药,威力也更强大

15世纪末,法王查理八世统帅的大军一路浩浩荡荡杀入亚平宁半岛,查理八世麾下的炮兵部队如拆迁大队般将任何挡在他们面前的中世纪堡垒轰杀至渣。佛朗西斯科·奎查迪尼作了这样的记录:“法国人带来了一种更先进的,被称为加农炮(cannon, 也许作者只是使用这个词带指火炮,在这里暂且译作加农炮)的铜炮。它们发射的铁弹比石弹小,但却非常沉重。与意大利用牛拖拽的传统不同,他们有马匹来运输火炮……这些炮弹的飞行速度是如此之快,威力如此之强,它们在几个小时里造成的破坏我们要花上几天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法国人的入侵促使意大利的军事工程师们转而寻求新的堡垒防御策略,新式的,用于抵御火炮轰击的堡垒——棱堡的雏形开始在意大利出现。

暂且作一个总结,欧洲火炮的发展其实要远比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要早得多,也快得多。1326年(两年后明太祖朱元璋才出生)即出现了可靠的图片记载,虽然这时的花瓶炮还很原始,发射的“炮弹”也不是我们平时在影视剧里看到的球型弹丸(估计威力也不咋地)。尽管曾把炮手们和神秘的巫术联系起来,但欧洲人总体上对于火炮这种新式的武器是持开放态度的。14,15世纪迅猛发展的火炮制造和使用技术即是明证。14世纪中后期,欧陆的工匠们就能够制造重量超过2000磅的大炮了(1375年),这距离明朝建立仅仅过去了7年时间而已。1377年,勃艮地的工匠们生产的巨型射石炮可以发射437磅重的石弹(198kg),这枚炮弹的重量只怕要比同时期不少明朝生产的火炮还要重。而在这之后层出不穷的巨型射石炮更是标志着欧洲人生产重炮的能力已将世界其他文明甩在了身后。1378年,英国人以400门大小不一的火炮围攻圣马洛城,而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永乐大帝的神机营要等到32年后才正式建立。提到明朝火器,很多人都认为明朝对于火器的开发是持开放态度的。诚然,明朝所依赖的火炮不论是佛朗机,发熕,吕宋大铜炮还是红夷炮,无一不是舶来品。但明朝人对于火器的引入和传播并不总是秉持开放态度的,从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见部分端倪:宣德五年(1430年)敕宣府总兵官谭广:“神铳,国家所重,在边墩堡,量给以壮军威,勿轻给”,“正统六年(1441),边将黄真、杨洪立神铳局于宣府独石,帝以火器外造,恐传习漏泄,敕止之”。因为明朝最高层的保守,火器在明朝的发展极为缓慢(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甚至趋于停滞,而这一时期欧洲人使用的锻铁巨炮已经是以吨计了。

至于明末清初之际著名的红夷大炮,其在明朝的引入过程极为漫长曲折。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徐光启委托李之藻,杨廷筠,由他们筹款,派张涛和孙学诗去澳门带回4门大炮和几个葡籍炮师。但他们因故未能入京,炮师返澳门,大炮直到次年12月方运抵北京。天启元年(1621)三月,因辽东战局恶化,明廷派张涛和孙学诗为钦差前往澳门购得大炮26门,并配有翻译和炮师。天启三年四月,大炮运抵北京,火炮在施放时发生炸膛伤人事件。明朝官员以此为不祥之兆“断其必有害而无利,立命返澳,毫无挽回余地”,随行葡籍炮师,士兵全部遣回澳门。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崇祯帝命李逢节,王尊德购炮募兵,1630年2月,耶稣会士陆若汉带领31名炮匠和兼伴及6门大炮进京,皇帝命令将大炮布置于京城要地。1630年6月,陆若汉与姜云龙再至澳门购炮募兵,几天内即招募葡兵150名,随从200名及大炮40门。然而这支招募来的外援军队再次被遣返回澳门,仅有陆若汉等人被允许护送火炮北上。以上就是明末4次购炮的经过,朝中诸多大臣极力反对购置西洋大炮,力主购炮的徐光启被斥为“一味迂腐”,“骗官盗饷”,“以朝廷数万之金钱,供一己逍遥之儿戏......误国欺君其罪大”。明朝本土自产火器质量低下,在战场上难以抵御满洲人的进攻。而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在新式火炮的引入上又不积极,反而被关外的满洲人后来居上,以至于辽东巡抚黎玉田哀叹:“酋以大炮百位排设而击,即铜墙铁壁意恐难保......囚铸百炮而有余,我铸十炮而无力......铸炮造药十倍于我之神器也。”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100年前的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当这位国王初登大宝之时,英格兰并没有多少专业的炮匠。英格兰自产火炮的数量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因此亨利八世军中的大多数火炮是从制炮业发达的低地国家购买的。1512年,这位国王从当时的铸炮大师马林斯的波本鲁伊特那里购买了16门重3000-4000磅的大炮以及12门被称为“十二使徒(Twelve Apostles)”的大炮,并且“每一门使徒炮都可以装填20磅火药并发射20磅重的炮弹,每门大炮每天可以发射30次。”根据这批火炮1:1的装弹与装药比推断,这12门使徒炮很可能是20磅寇菲林长炮(这么大的寇菲林炮重量约在5000磅左右,当如此之大的火炮已经被欧洲人运用于野战时,此时的明朝甚至连佛郎机这种后装反人员的小炮都没有接触过,双方差距之大由此可见!)。1518年,亨利八世驾临南安普顿并观看了火炮的试射和射程的测量。同时他还从海外招募了大批经验丰富的炮匠并由此确立和推动了英格兰火炮铸造业的本土化。如果100年后的天启和崇祯两位皇帝也秉持着这种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工匠的精神的话,也许明朝的将士不会面对满清的优势火炮因无计可施而徒叹奈何。

(英王亨利八世,此君在位时,极大的推动了英格兰火炮生产的本土化,改变了英格兰火炮依赖进口的局面并为日后英格兰生产的优质火炮出口海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派大早


明朝的时候不落后的,属于世界第一梯队吧,尤其是配合火器的车战很有特色,运用上是一流。明代火器是中国火器史上的高峰时期。明代火器的材料制造工艺相较于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基础制造技艺的层面直接引领火器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并趋于成熟。

如火器管体是火器制造最重要关键的环节,其主要作用是承受火药引燃后所产生的强烈气压,由此引导弹丸的运动,赋予弹丸一定的初速度,管体越直顺,同等长度的火器管体所能赋予弹丸的初速度越高,火器的精度和穿透力也就越高,简而言之,火器管体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火器的好坏。 这个时期,火器的功能更加丰富多样,形态造型也更符合功能性,对于应用的场合也做出了细分,并出现了火器大量在战场上应用。

明朝军队为配合火器的使用,对原有的远程战术进行了改进,即在弩箭发射前先使用火器进行一轮远程打击,距离接近时再使用近身武器。随着明朝火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提升,火器的种类和用途也有了更广泛的发展,军队使用火器的方法也更加灵活。


李三万的三万里


明朝前期的火器肯定是可以和西方一较高下的,也可以说是领先西方的。毕竟明太祖由南伐北,靠的就是先进的火器一路轰过去的。成祖朱棣建立神机营,也充分说明了大明对于火器的看重,但是自从败家英宗土木堡之战失败后,大明神机营精锐损失惨重!

不过大明王朝有一点还是好的,再接触到欧洲火器、天文、数学等知识后会积极的学习和引进。举个例子,大明正德年间,葡萄牙人的舰船东来时曾携带大量佛朗机炮,这种新式火炮很快引起明军的注意。大明在引进佛朗机的同时将其附带的照门、准星以及炮耳之类的装置也一并带入,给了明军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大大提高了火炮的精准度。明末,徐光启又为大明购入4门红夷炮,让明朝官员明白了西洋火器的威力要大于明军自产火炮,此炮为袁崇焕抵挡努尔哈赤立下汗马功劳。大明在传教士的帮助下,自己也获得了制造和使用红夷炮的技术,并且训练出来一只熟练掌握红夷炮的部队。

同一时期,西方军队已经可以使用炮车进行作战,明军只能拿着小炮进行野战,两者火力上明显西方军队更强。所以大明虽然努力引进西方火炮技术,但是在炮车和炮架方面出现了很大的落后,还有在射击精度上也比不过西方。大明的火器虽然在发展,但是比起西方还是落后的,总体来说大明在火器理论和研究上不如西方充分和精确,落后的不多!


Sylar弈


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直到清朝前期以后,火器技术才开始真正大规模地落后于当时的西方国家。后金建立后以及清朝前期是非常重视火器以及军事装备的,清军的红夷大炮威力巨大,然而在清朝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后,开始闭关锁国,腐朽落后,军备废弛,武器落后。发生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对决俄罗斯帝国)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新式线膛步枪、蒸汽动力战舰、铁路、有线电报等,采用旧式装备的俄罗斯帝国受到采用新式武器装备的英法的重创,例如老式的滑膛枪的有效射程仅有137米,精度不高。新式线膛步枪米尼步枪(米涅步枪)的有效射程在457米,精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枪的最重要的部分是枪膛,是枪管中装送子弹的部分,内带有膛线的火枪是线膛枪,诞生于15世纪初的德国。枪膛内无膛线的火枪是滑膛枪。膛线就是枪管内有线条旋转的线条,凸起的部份称为阳线,凹的部份称为阴线,它可以让弹丸发生旋转,从而在射击时更精确,距离也更加远。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论是线膛枪还是滑膛枪,基本都是从枪口装填弹药。作为线膛枪,弹丸的直径必须大于或者等于与枪管内凸起部分组成的圆形的直径,所以在装填弹丸时往往要用锤子等重物敲击才能把弹丸装进枪管,就算是这样,由于枪管内存在凸凹,也很难保持枪膛闭气性,所以虽然射击的时准确性有了,但是装填时间太长,射程并并没有理论上那么远。

1825年,法国军官德尔文对螺旋形线膛枪作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枪管尾部带药室的步枪,并一改过去长期使用的球形弹丸,发明了长圆形弹丸。膛线的设计也是门学问,设计不好的话,射出去的子弹也会精度不准的。1849年,法国人米尼在英国人诺顿、格林尔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生产出米尼弹,这种锥形弹头的直径略小于前装线膛枪的枪管凸起部分组成的圆形的直径,这样装填时就很容易。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这里塞一个软木塞,射击时,火药气体冲击软木,软木塞挤进空洞,子弹膨胀,这样子弹就与枪膛紧密贴合,弹体经过螺旋状的膛线后开始高速旋转,这样精度和远度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米尼等人又根据米尼弹设计出了新式前装线膛步枪米尼步枪,米尼步枪的出现使得线膛枪从实验室里走上了实战,滑膛枪就是开始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在1849年之前,西欧各国基本用就是前装滑膛枪(前装滑膛枪主要包括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和击发枪),枪膛里面无凸凹,是平滑的,弹丸的直径小于枪膛内直径。这样装填子弹很容易,但是由于弹丸的直径小于枪膛内直径,所以发射时,枪膛闭气性无法得到保证,射程一般也就100米左右,枪膛内是平滑的,激发出的子弹基本不旋转,会像抛物线那样下滑,所以精度也不高。

16、17世纪的欧洲,野战炮、攻城炮、迫击炮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舰船上一般配有轻型火炮,但是这时的各种火炮,无论是野战炮、攻城炮、迫击炮都还是比较原始,基本是前装式,弹药从前面装填,发射效率不高,炮兵要懂很多火药知识。地面的步兵则分两组,长矛兵负责防御,火枪兵负责进攻,但是刀剑和盔甲也是必备的,战争中的近身肉搏是常有的事,直到17世纪末才在步枪(滑膛枪)的枪口处装上刺刀,这时期的欧洲战争可以说是热兵器与冷兵器的结合。

火药是中国的炼丹家们发明的,随后火药被应用于军事,开始有了火器,南宋时有了突火枪,堪称枪炮的鼻祖。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建立了地跨欧亚的蒙古帝国,把火药和火器制造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传到了欧洲。1410年,明成祖朱棣明朝(1368年―1644年)的精锐主力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神机营,欧洲最早的专门的枪炮部队西班牙火枪营创建于1510年。明军的神机营装备的火炮有野战炮、霹雳炮,枪支方面有火铳(属于火门枪)、手铳(属于小型火门枪)、连珠炮(多管火铳)。火门枪,有一个铁制的发射管,发射管尾端接一根木棍便于手握,发射管的下端有一火门,用来点燃火药,将黑色火药从枪的膛口装入,再填充上弹丸(铁制、石制或铜制铅制的),从火门处引燃火药即可发射。

明朝(1368年―1644年)京城禁卫军(禁军是护卫明朝中央的明军精锐部队,明太祖朱元璋创建)三大营,三大营是明朝军队中最精锐的野战部队,由明成祖朱棣亲自下令组建,分别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神机营是枪炮部队,三千营是蒙汉精锐骑兵,五军营是重装甲步兵。进攻时,神机营在前,向对方用火药一通发射,接着神机营迅速向两翼后撤,三千营的骑兵由中间出来一顿猛冲,最后手拿长矛的步兵上阵。三大营这三板斧系统在当时基本能打的明朝周边的敌手心有余悸。

15世纪中叶,欧洲人发明了火绳枪(火绳枪就是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16世纪传入亚洲的日本,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明军在从葡萄牙战船上和从倭寇身上相继缴获这种枪支,明王朝的兵仗局,根据火绳枪的仿制,制成了鸟铳,开始配备明军。1547年,法国人马汉发明燧发枪,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它摆脱了火绳枪受天气制约等等的缺点,从17世纪中叶到1848年成为了当时欧洲各国军队的主要枪支。1635年,明代火器研究家毕懋康也制作了燧发枪。1619年,明朝在与后金的萨尔浒之战中,火绳枪就暴露了很大的缺点,火绳枪不仅操作复杂,下雨下雪天无法使用,容易受风影响,点燃火绳时要保留火种也容易暴露目标。1635年,明代火器研究家毕懋康也制作了燧发枪,但是当时的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也无心装备这种武器,后来的清朝也没有大规模地推广这种燧发枪,只是在满清贵族中一些人在使用。

明朝以及明朝前期,中西方在火药以及火器制作方面可以说是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明朝在火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所与当时的西方各国相比较还是落后。明朝的爆炸类火器也比较丰富,水雷类(如水底龙王炮)、炸弹类、地雷类(如无敌地雷炮),一开始是用火绳引燃,后来有些内装燧石通过拉发或者绊发引发摩擦发火引燃。如明代的击贼神机石榴炮就类似于手榴弹,当敌人靠近时可以投掷。水底龙王炮用粗香引燃,根据敌船的远近和水流决定香的长短,整个密闭,用鹅雁做浮标以通空气保持香不灭,香燃尽时引爆。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创制的虎蹲炮,虽然射程只有500米左右,但是携带方便,便于在山地作战,是古代版的迫击炮。1405年—1433年明成祖朱棣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首航时有各种类型的船舶200多艘(宝船、粮船、战船等),随行人员有翻译官、船员、明军等约2.7万人以上,最长的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船上的明军约有2万多,负责护卫的战船上都配有火炮,所到之处威服四方。1492年,哥伦布的首次美洲之行,船有3艘,长24.5米,宽6米。但是这一时期明朝执行的是海禁政策,允许的是朝贡贸易,私人海外贸易受到限制。

明朝后期,由欧洲传入了重型前装火炮红夷炮,明朝的工匠在仿制红夷炮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1642年明朝制造的“定辽大将军”大炮采用的铁芯铜体铸造法就领先于当时的欧洲。中国古代的火器技术真正开始大规模地落后于西方是在清朝时期,由于清朝坚持“骑射是满洲的根本”的政策,火器技术发展缓慢,不注重吸收别国技术和更新,军备废弛。1840年到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此时的西欧的火器技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西欧的火器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是在1848年以后,如果清朝重视火器发展,利用主场优势以及人口优势其实是和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另一方英国还是有的一拼的。然而无论明朝还是清朝都是重视经验,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缺乏重视,清朝中后期又变的异常腐朽,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朝的武器装备落后就成了一种必然。必须承认的是,明朝时期在火器技术方面是落后于当时的西欧的,明朝的很多火器很多都是属于“花架子”,就像武术中的套路,实战性不高,明朝以及后来的清朝还是更多地依赖于冷兵器,固守冷兵器时代的传统战争思维,火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起辅助作用。而同时期的西欧则更多地依赖于热兵器(火器),重视火器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应用,冷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十三叔看历史


明朝的火器相比同时期西方国家应该不算落后,至少在明朝前期和中期确实如此。

相对清朝认为火器是奇技淫巧,明朝还是比较重视火器发展的一个朝代,而且明朝对外来事物的包容性和学习性也是非常强的。

神机营

大家都知道,明代有一支部队叫神机营,是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是一支专门使用火器的特殊部队,全部队设置有骑兵、步兵、炮兵共计5000余人,全都装备有火枪、火铳及大连珠炮等火药武器。这支部队堪称世界上最早的战略机动部队,在当时可以说是领先世界的。

明朝前中期科技方面的创造力也很强,发明和改良了许多新式火器。

虎尊炮

明朝嘉靖时期东南山区倭患猖獗,当地水田多,沟渠纵横,地形十分复杂,在与倭寇的斗争中兵器家们就根据实际需要发明了虎蹲炮。该炮首尾共2尺长,周身有7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全重36斤,看起来虎虎生威,所以得名。由于重量不是很大,完全可以由一人携带,所以十分适合山区复杂的地形,特别是在野战中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当时戚继光的部队里,就曾大量配备,在抗击倭寇实战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佛朗机

号称大明火器中的神器,明嘉靖年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按其国名称为“佛朗机”(明朝时称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佛朗机)。该炮最早是葡萄牙在中国使用,后来明军在和葡萄牙的交战中缴获,发现其性能先进,于是投放神机营装备并加以改进,弗朗机实质上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的加农炮,它的优点在于它装弹快,可以在短时间内重创敌人。万历年间这种火炮在抗日援朝作战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到了明朝后期,由于吏治的腐败,军纪也随之废弛,导致军工生产也出现致命的弱点:部门多,相互制约。尤其是到了万历后期,军工生产一落千丈。明军的火器领先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惯与长夜


我觉得重点不是明朝比西方落后多少,而是明朝能承认落后并积极学习,而不是摆出一种天朝上国的臭屁架子,像红衣大炮、弗朗机炮、鲁密铳之类的,都是由外国使者进献或者在战争中缴获的(如料罗湾海战),明朝人非常敏锐的发现这些"红毛夷"器械之强大,明朝政府也大力支持对"泰西"器械的研究和学习,并用来对付鞑靼人和女真人。


伴云来


总体来说是落后的,但是尚算实用。问题主要出在铸造工艺上,当时进口的佛郎机炮国内也可将将仿造,但却总是炸膛。总体来说这时候明军的火器虽然落后使用不便,但和欧洲还没有形成代差,只是缺乏人机功效。等到三百年后的满清末年就完了,需要整批进口军械。


MrLonely59532949


后期肯定比欧洲落后,但见到葡萄牙的火炮后立刻开始仿制,其实国与国之间你追我赶是正常现象,火器在欧洲也不是所有国家同时造出来的,只要你能正视先进的东西,保持学习的能力就好。满清的恶劣之处就在于根本没有学习的欲望和能力,这是无论多少清吹洗地也洗不掉的劣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