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重新下水 綜合比較我國更適合常規航母

法國海軍是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國海軍之外,唯一建造和裝備核動力航母的海上力量。當然,如果不是遭遇國家解體、冷戰結束,這個榮耀原本應該是屬於蘇聯海軍的。蘇聯於1988年在烏克蘭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建造了第一艘設計滿載排隊量達8.5萬噸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最終,由於蘇聯解體,該艦尚未完工便在1992年被拆解為廢鋼出售。

法國海軍雖然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裝備核動力航母的海上力量,為高傲的高盧雄雞掙得了面子,卻為此吃了很多苦頭。“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從建造、海試到服役,遭遇了諸多狀況,多次讓法國海軍叫苦不已。其中最廣為流傳並且成為各國海軍笑柄的,當屬2000年“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剛剛服役後的首次遠航訓練中,就把4具螺旋槳中的一個“跑掉了”。最後,“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不得不安裝上“克萊蒙梭”級常規航母的備用螺旋槳,勉強度過了這個尷尬的難關。

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重新下水 綜合比較我國更適合常規航母

“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的建造費用更是成為法國海軍永遠的痛,從80年代末開工到2000年服役,總費用摺合美元高達180億。而且,該航母的大修費用也高的驚人,2009年返廠大修時就花費了13億美元。如今,“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在2017年2月再次進入幹船塢進行中期換料大修和升級改造,到2018年5月重新下水,又耗資達13億歐元。可以說,該航母的大修費用也在水漲船高了。而且,重新下水後,“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還要進行長達半年多的海試,直到2019年才能夠重新服役,其服役壽命可以再延長20年。

對於我國海軍來說,從未來長期服役和使用的角度講,大型常規動力航母比核動力航母更適合本國國情的要求。法國海軍“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的整個建造、服役和大修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航母發展的反面教材,其中的教訓很值得我國海軍借鑑。我國海軍並不是一支像美國海軍那樣謀求和掌控全球海上霸權的海上力量,而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海上長城。因此,大型常規動力航母完全可以滿足我國海軍遠航訓練和作戰的需要。

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重新下水 綜合比較我國更適合常規航母

而且,核動力航母建造費用高昂,排水量不可以太小、應當8萬噸起步,更換核燃料和大修週期長、費用高,等等,這些都是其天生的不足和缺陷。因此,我國海軍未來應當建造和擁有至少6艘6~8萬噸級的大型常規動力航母,完全沒有必要追隨美國海軍和法國海軍那樣必須建造和擁有所謂“無限航程”的核動力航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