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質不適毀所有啊!如何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

形形色色的番茄,您都認識嗎?櫻桃番茄是轉基因嗎?

》,相信大家對各種各樣的番茄品種及番茄來源、櫻桃番茄並非轉基因品種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那麼關於番茄基質育苗的有關內容,番茄基質育苗中最重要的三個點是哪些?如何調控這“三個因子”才能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在這篇文章中您都可以找到答案。


基質不適毀所有啊!如何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

北京地區基質育苗的發展

  • 北京的基質育苗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約在1985年,北京試用輕型基質進行蔬菜育苗取得成功,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成立育苗室,主要推廣蔬菜育苗技術,每年基質育苗定植面積3500畝左右。

  • 到90年代後的十幾年間,由於農業生產體制改變,多采用分散的、用營養土方或用營養土塑料碗育苗。

  • 2008年,北京第一家專業集約化育苗場在大興成立,開啟了現代化的基質育苗技術階段。

  • 2012年,北京建成了第一批的10家市級集約化育苗場,開始大力推廣集約化基質育苗技術。

  • 2012年到2016年,基質育苗數量增長速度較快。

  • 2017年後呈穩步上升趨勢,截止到2017年底,北京市的番茄基質育苗量大約8000萬~1億株,其中有集約化育苗場也有農戶自己育的。

北京原始的基質育苗方式是70、80年代的爐渣育苗,在豐臺蔬菜站生產番茄等果菜的裸根苗,利用地熱線加溫,育苗效果良好,後由於原料及技術問題,在80年代中後期被輕型基質取代。

基質不適毀所有啊!如何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

番茄基質育苗

目前番茄育苗方式以穴盤基質育苗為主,基質類型主要為商品基質(國產、進口)、草炭為主的自配基質(草炭、蛭石、珍珠岩、肥料)其它基質(椰糠、稻草、秸稈、農林廢棄物、菇渣、中藥渣、蚯蚓糞等),近兩年隨著工廠化生產的發展,育苗形式還有水培育苗、岩棉育苗、扦插育苗、組培育苗等。北京還是以穴盤加商品基質為主。

1、基質理化性質很關鍵

關於番茄基質育苗,最關鍵的技術因素之一就是基質的理化性質,理化性質的適宜與否直接關係到穴盤苗的出苗、株型、水肥調控、田間管理、病害防治等環節,可以說是“基質不適毀所有”。

適宜的育苗基質要求粒徑適宜、通透性好、pH適合、具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不含有害物質、緩衝能力強等,營養成分可根據生產經驗自行掌握。

育苗基質從養分含量上可以分為低營養基質和全營養基質低營養基質養分含量可以維持種子出芽後到子葉展平期前後的營養供應,子葉展平後需要追加養分,優點是種子出芽一致,肥料供給一致,易於水肥調控。全營養基質養分含量EC值要在1以下,養分含量過高會抑制種子的萌發,限制前期苗子的發育。我們一般使用EC值0.5-0.8的基質,苗子出現真葉後視情況追肥。

北京在用的商品基質存在一個普遍問題就是基質相對粒徑較小,有機質含量比較高,透水能力略差。苗子小的時候劣勢不明顯,苗子長大後,葉子逐漸把穴盤遮蓋住,基質的透水問題就顯現出來了。

粒徑過細、有機質含量高的基質表面會有明顯的青苔,水分不容易走出去,再加上冬季低溫,就會出現漚根現象。

基質不適毀所有啊!如何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

基質不適毀所有啊!如何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

▲如上面兩張圖所示,整株苗子發黑,基質漚水,葉片邊緣發黑,逐步萎蔫,根系發黃直至腐爛。所以說基質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

基質不適毀所有啊!如何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

▲這是改善基質環境後,控水升溫,番茄根系重新生長,發出新根

我們認為,現代集約化番茄基質育苗病害問題不是十分突出

,由於定植時基質隨苗一起定植下去,一般基質不做重複利用,生產者提前做到溫室、苗床、工具、基質、穴盤徹底消毒,育苗過程中保證隔離病源、環境適宜,適宜的水肥管理,穴盤苗很少有大規模土傳病害發生。田間見到的症狀多為環境不適、水肥管理不當等造成的危害。

至於病毒,我們接觸的北京生產中,種子帶毒的情況比較少。我們採用高通量基因分析技術對北京的番茄種子和種苗進行檢測,只在苗子上發現了個別疫病,其它病害並沒有發現,今年還計劃在春季和秋季各再普查一遍。

北京現有栽培品種,番茄黃化曲葉病毒(TY病毒)在種子上沒有發現,秋季苗子有攜帶。實際生產經驗表明,在北京地區,推遲夏季番茄育苗時間、定植時間可以控制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發生。一般情況北京地區8月以後播種、8月25日以後定植的番茄,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發生程度輕,當然也要防治得當。

通過近兩年的技術培訓,番茄病毒病在種植水平高的園區和種植戶很少出現,散戶還有發生。比如密雲地區,夏季番茄種植大都在8月25日以後定植,種植戶統一育苗,再加上密雲相對冷涼,沒有大面積發生過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

2、溫度、水分較難管

下面談談溫度和水分對番茄基質育苗的影響。

溫度和水分對於番茄管理來說真是一對冤家。夏季蒸發量大,需要補水,但是溫度高,又需要控水;冬季夜溫低,需要控水,但是晴天中午溫度高,水分不夠又萎蔫,難管。冬季番茄出芽適宜溫度25~30℃,真葉前是控制徒長、調整株型的第一個關鍵期

需要按照季節,調整管理方案,合理使用遮陽網、水簾風機、上下風口,灌水方式、棉被、光照、二氧化碳等有效設備。而且,不同番茄品種在育苗過程中表現出的耐水、耐肥和耐低溫的能力也不同。

基質不適毀所有啊!如何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

基質不適毀所有啊!如何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

▲密雲焦家塢村的原味一號番茄

還是拿密雲舉例,這兩年種植很火的原味一號番茄,果實味道超讚,但是育苗過程中就比別的品種管理更加細緻,屬於嬌生慣養型的。溫度不能高、不能低,水分不能多、不能少,肥料不能大、不能小,就是這樣,苗子也是病西施的狀態,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

▼原味一號番茄苗

基質不適毀所有啊!如何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

關於水分,穴盤裡的基質水分固然重要,穴盤底部的通風也很重要。這兩年流行的潮汐式育苗方式,苗盤托盤有兩種形式,現代化的有導流槽,簡易的沒有導流槽。

基質不適毀所有啊!如何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

▲沒有導流槽的穴盤

基質不適毀所有啊!如何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

有導流槽的穴盤下部通風透水條件要好於平盤,苗子不易發生漚根。

苗床育苗相對地面育苗,穴盤底部的通風條件要更好一些,因此穴盤容易缺水,需要水量更大,但是地面育苗穴盤底部通風較差,更容易積累水分,不利於培育壯苗。所以在沒有苗床的情況下,我們建議穴盤底部一定要離開地面,一是防止土傳病害,二是改善底部通風透水條件。

冬季溫度,大部分番茄品種在基質育苗時,我覺得夜溫10~13℃是臨界點,地栽苗另當別論。夜溫低於10℃時,苗子生長緩慢,水分多容易漚根,花芽分化也會受到影響。高於13℃,苗子容易徒長。

除了最低溫管理,番茄基質育苗的溫差也很重要。有很多種植戶並不在意溫差,其實溫差是保證苗子養分積累,強壯根系的關鍵因素之一。一般番茄基質育苗的適宜溫差在15℃左右。

基質不適毀所有啊!如何培育出“強勢”的番茄苗?

▲這棵苗子,前期溫差合適,莖基部呈現紫色,苗子相對較壯,但是近期夜間溫度較低,基質含水量大,有漚根現象,根部發黃,葉片邊緣有發黑,萎蔫。

如果發生冬季漚根情況,要及時控制水分,適量提高夜溫,苗子較大時拉開穴盤間距,加強溫室通風,緩苗一兩天後,觀察根部有新根噴出,基質含水量低於40%,植株中午出現萎蔫時,用生根粉加到灌溉水裡,適量灌溉,一般情況下可以恢復。

番茄基質育苗最重要的“三個因子”大概就是“基質、水分和溫度”,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