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我家的“忘忧谷”

我家的北面有山,山后有谷,谷中有泉、有潭、有溪、有瀑,山高谷幽,草茂花肥。闲暇时,我常到此消愁遣兴,故赐名“忘忧谷”。

“忘忧谷”的潭卧在一块巨大的石崖下面,一泓柔水害羞似的把半边儿脸掩到青石崖下,从山顶俯瞰,就像半轮儿“蓝月”嵌在谷底,又如一片儿明镜,将青的石、绿的草、蓝的天映入潭底。

潭边的石缝冒出几股清泉,有的从水底涌出,汩汩作响;有的从潭边喷起,溅出朵朵水花;还有的,一滴滴从岩壁上滴下,这边儿一滴—--“叮┅┅”,那边儿一点—--“咚┅┅”,宛如瑶琴上迸出的乐符。

小记——我家的“忘忧谷”

潭边有一个光光的石槽,潭中的水从这里流出,轻快地滑向下面的小溪,这就是“忘忧瀑”。说她是瀑,其实没有半点儿瀑的声势,不高、不宽、不急,就像一弯柔柔的纱。

瀑下的小溪在青藤绿树的掩映下时隐时现,顺着弯弯的谷底缓缓地向前延伸。溪水或深或浅,或缓或急,全都清澈透底。溪中铺满大大小小的石块,小的沉在水底,大的露出水面,从这一块跳到那一块,踏着“断桥”在山涧穿行。

小记——我家的“忘忧谷”

“忘忧谷”的春天,两岸绿草竞秀,一谷繁花斗艳。来到谷底,可以看蝶儿戏舞,听鸟儿唱情,嗅百花馥郁┅┅

夏天来到“忘忧谷”,掬一口清泉水,爽入肺腑;坐一坐青石板,清凉彻骨。你会情不自禁地把脚伸进溪里,任山风拂面,看鱼儿闲游┅┅

小记——我家的“忘忧谷”

秋天的“忘忧谷”,山果儿熟透。红的,黄的,一颗颗,一串串,一片片┅┅渴了,折两枝沙棘;饿了,拣几个板栗┅┅

冬天的“忘忧谷”,虽也是白雪覆盖,可小溪却冒着热气,把岸边的雪都要融了。藻也是绿绿的,顺着水流轻轻地摆动,就像和风吹起的少女的秀发,轻飘飘,悠悠然┅┅

这就是我家的“忘忧谷”,让我昼思夜想的“忘忧谷”。

小记——我家的“忘忧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