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陽:黃金和瑞郎都不再避險,我們還能選擇什麼避險資產?

徐陽:黃金和瑞郎都不再避險,我們還能選擇什麼避險資產?

近來黃金錶現得更像商品,而不是具有價值的避險資產。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全球貿易戰正在壓制著市場的信心,並向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場施壓。週四(6月21日),美元指數從11個月高位回落,失守95大關。伴隨著現貨黃金繼續窄幅盤整,在北美盤中創出近期新低1260.84美元,並在1260美元的關口遭遇嚴峻考驗。與此同時,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 Gold Trust 持倉週四減少4.13噸,當前持倉量為824.63噸 ,為今年2月17日來最低水平。

另一方面,象徵著避險的資產瑞郎走勢也很低迷。CFTC最新的持倉數據顯示,截至6月12日,瑞郎的非商業淨空頭倉位為37245手合約。在7大貨幣(澳元、加元、歐元、英鎊、日元、瑞郎、紐元)當中,瑞郎的槓桿基金持倉頭寸最不平衡,即空頭過多,多頭過少。雖然從絕對值來看,瑞郎的空頭頭寸約為50億美元,多頭頭寸也不算高,然而空頭規模卻是多頭的好幾倍。而且,從歷史上對比看,當前瑞郎的空頭頭寸佔三年來最大空頭水平的78%。

美元、債券和日元之外少有避險資產。高盛的報告顯示,隨著通脹和利率上升,以及低波動率時期的結束,尋求有效對沖風險工具的投資者需要將著眼於諸如黃金、日元、債券等傳統避險資產之外。近期沒有避險資產——也沒有資產與股票——與VIX指數有正的beta值,而且也很少有對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產生正beta值的資產。儘管債券通常為股票投資者及時提供緩衝,但是隨著央行逐漸退出量化寬鬆和加息——尤其是美國政府大舉借貸時,這一策略可能不再奏效。高收益率的潛在對沖可能是週期性股票,

但高盛發現非必需品消費公司的股票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beta值為正。對於日元來說,由於日本央行決定繼續維持貨幣刺激政策,日元避險的可靠性減少。隨著利率上漲,尋求有效對沖將困難重重。同時“金髮女孩”的非通脹性增長的情形消失,對於投資組合來說通過衍生品套利交易的主動風險管理將會變得更加重要。

徐陽:黃金和瑞郎都不再避險,我們還能選擇什麼避險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