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陽:二季度經濟答卷尚可,後續下行壓力依舊

徐陽:二季度經濟答卷尚可,後續下行壓力依舊

【信息】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經濟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GDP總值為450933億,較去年同期上漲6.3%,其中,第一產業總值為23207億,同比增長3%;第二產業錄得179984億元,同比上漲5.8%;第三產業錄得247743億元,同比上漲7%。單季度來看,二季度GDP總值為錄得237500億,同比上漲6.2%,其中,第一產業GDP錄得14438億元,同比上漲3.3%;第二產業錄得97637億元,同比上漲5.6%;第三產業錄得125426億元,同比上漲7%。

【點評】

1. 二季度GDP環同比均反彈

據統計局統計,上半年,我國GDP為4509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回落0.3個百分點,經濟運行仍處於合理區間。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207億元,同比增長3.0%,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79984億元,同比增長5.8%,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247743億元,同比增長7.0%,比上年同期回落0.6個百分點。單季度來看,二季度我國GDP為2375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6.2%,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在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嚴峻的情況下,展現出較強韌性。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4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976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1254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0%。從環比看,經調整季節因素後,二季度GDP環比增長1.6%,比上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從環比角度來看,中國二季度環比增速為1.6%,高於前值的1.4%,同時結束了此前連續三個季度的下跌,但上漲的因素可能與季節性因素有關。

2.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整體來看,我國上半年產業結構繼續優化,據統計,上半年三大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分別為5.1%、39.9%、以及54.9%,相較於去年同期,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5個百分點。三大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6%、37.1%和60.3%。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於第二產業23.2個百分點。

統計局表示,分行業來看,上半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分別為7.3%、7.3%、20.6%、7.8%,領先於其他行業,合計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3.1%,比上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

3. 消費依舊是GDP增長的主要動力

據國家統計在此前公佈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21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4%,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0.1%,拉動經濟增長3.8個百分點。細分來看,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名義增速為7.5%,比上年同期回落1.3個百分點,與政府消費支出相關的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和公共安全等財政支出的名義增速為9.4%,比上年同期回落1.0個百分點。此外,上半年,居民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佔比為49.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6個百分點,我國居民消費韌性較足,對經濟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根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順差1.2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擴大41.6%,服務貿易逆差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至20.7%,比上年同期上升36.8個百分點,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時期,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高,這意味著外需依然韌性較足。但是,考慮到目前全球貿易衝突再次加劇,這會打擊外需。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美貿易磋商出現了一些波折,短時間內可能會對兩國外貿企業恢復生產的積極性有所打擊,但是隨著兩國磋商不斷進行,實質化的成果不斷推出,中美兩國外貿企業的恢復生產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此外,據此前海關總署公佈數據顯示,我國外貿結構也同時在不斷的優化中,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增速明顯加快。

整體來看,上半年經濟答卷尚可,但後續下行壓力依舊較大。就6月來看,顯示我國經濟韌性較足,但PMI等先行指標依舊錶現較差,同時考慮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雖然中美貿易有所緩和,但全球整體貿易衝突有加劇的可能性,而美聯儲在本週多次釋放鴿派言論以及7月18號一天四個央行同時下調利率,這均顯示的全球經濟壓力下行已經在社會及貨幣方面出現端倪),這意味著我國經濟環境依舊較為嚴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