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8種異常,說明腎病正在來的路上~

腎病,被醫生們稱為“沉默的殺手”。

身體出現8種異常,說明腎病正在來的路上~

但是,腎病真的無法預測嗎?權威專家提醒你腎病來臨的8個信號,並教你有效預防腎病。

受訪專家

腎臟生病有8個信號

即便是“沉默的殺手”,也會有露出馬腳的時候。腎病常見的異常信號包括以下8種,如果及時發現,就能有效規避風險。

1

眼瞼或下肢浮腫

腎臟出問題,會導致水電解質調節功能受損,引起體內水鈉增多,水分常積聚在最疏鬆的組織或身體最低部位,如眼瞼或下肢。

2

頭痛、乏力、記憶力下降、睡眠不佳

腎病表現為頭痛、乏力、記憶力下降、睡眠不佳等,多是合併高血壓所致,特別是年輕人,出現不明原因血壓升高時應該警惕腎臟疾患。

3

泡沫尿

當尿中蛋白、尿糖增多可以出現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泡沫,不易消失,應警惕蛋白尿;如果泡沫較大,消失得非常快,應警惕是否尿糖升高。

4

尿量變化

正常人入睡後代謝緩慢,夜尿顯著少於白天尿量,夜間應不排尿或僅排1次,夜尿量約為24小時總量的1/4~1/3。如果經常超過2次以上,夜尿多於白天尿量,可能預示腎功能不全。

5

尿液檢查異常

常規尿液檢查如果出現蛋白或潛血陽性,可能是無症狀性蛋白尿或無症狀性血尿,應及時做尿蛋白定量或尿位相鏡檢查。

身體出現8種異常,說明腎病正在來的路上~

6

合併其他疾病

許多疾病容易出現腎臟損害,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多囊腎,已經有這些疾病的患者應定期做尿液檢查。

7

貧血

中度以上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合併貧血、乏力、頭暈、面色蒼白等症狀,這往往是腎功能不全導致腎臟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所致。

因此,出現不明原因貧血,除了考慮血液系統疾病外,應檢查有無腎臟疾病。

8

食慾不振

早期尿毒症患者經常出現食慾減退、噁心、皮膚瘙癢等表現。因此,有這些症狀,特別是合併高血壓、貧血的患者一定要查腎臟功能。

這裡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腰痛不一定是腎臟病

老百姓常說的腰痛,是泛指整個腰背部,甚至腰骶部的疼痛。腎實質並無感覺神經分佈,是無痛感的,而患者感受到的腎區痛,多是由腎被膜、輸尿管及腎盂等受牽扯發生的疼痛。

部分腎炎、腎病綜合症患者僅有腰部輕微不適呈腰痠感,很少出現明顯腰痛。

8“不”護腎法則

“護腎就要吃補腎藥”,是目前存在的護腎誤區。事實上,濫用藥物不僅不會強腎,還有可能引起慢性腎病。護腎關鍵在於日常保健,不應寄希望於藥物或保健品。

法則1

不濫用藥物

不少止痛藥、感冒藥、中草藥等都會對腎臟造成危害,盲目自行服用,很可能不知不覺就損害了腎臟。特別是長期服用止痛藥,可能引發慢性腎病。

法則2

不吸菸

吸菸會減慢血液流向腎臟的速度。如果流到腎臟的血液減少,會損害腎臟功能。吸菸也會導致增加腎癌風險。

法則3

不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會加重腎臟負擔,長此以往,有損腎臟。已有腎病者更應注意。

法則4

扁桃體腺炎不留後患

扁桃體鏈球菌感染可導致急性腎炎,扁桃體炎反覆發作者,要考慮儘早手術,以斬草除根。

身體出現8種異常,說明腎病正在來的路上~

法則5

不憋尿

憋尿習慣很不利於腎臟,因為尿液經常長時間滯留在膀胱,易造成細菌繁殖,感染腎臟,造成腎盂腎炎。

法則6

不忽視血糖、血壓

高血壓和糖尿病是引起腎病最常見的原因,而腎病又會加重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病情。其中,超過1/4的腎衰竭由高血壓引起,約1/3的腎衰竭由糖尿病引起。

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病情,把指標降到正常,並定期驗尿。

法則7

有些泌尿系統結石患者只要不再痛就以為病好了,終止診療,其實這樣做很危險。

因為泌尿系統結石,尤其是輸尿管部位結石容易造成腎積水,拖延病情會形成梗阻性腎病,甚至會發展為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法則8

注意保暖,不得感冒

臨床發現,天氣較冷或氣溫變化明顯時,新發腎病或病情加重患者明顯增多。這與氣溫下降使血管收縮,影響腎臟血流有關。

此外,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同樣有損腎臟,可導致急性腎炎或加重原有病情,不少前來就診的腎病患者在發病前1~3周有感冒史。

8件事幫你科學護腎

要想保護好腎臟,應該做好以下8件事。

1

保持活躍的生活方式

多運動有助於降低血壓,進而降低慢性腎病風險。為了腎臟健康,應積極運動起來,步行、跑步和騎自行車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

2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測量血糖,保持血糖穩定,才有可能確保腎臟功能正常。

3

控制血壓

正常血壓為120/80毫米汞柱,血壓介於120/80毫米汞柱和139/89毫米汞柱之間為前期高血壓,此時就應該積極改善生活方式。

如果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脂或心血管疾病,那麼高血壓就更容易導致腎損傷。

4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科學飲食,有助預防糖尿病、心臟病及與慢性腎病相關的其他疾病。保持健康飲食的關鍵之一是減少食鹽攝入量,建議每人每天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6克(大約1茶匙食鹽)。

為了有效減鹽,還應儘量限制加工食品和餐館食品攝入量,不要在食物中再加更多的鹽。選擇新鮮食材,自己準備飯菜,也是減鹽好方法。

身體出現8種異常,說明腎病正在來的路上~

5

多喝水

雖然多項臨床研究並未就保持健康的理想飲水量及其他飲料攝入量達成共識,但是長期以來,傳統觀點一直建議,

每天應該喝夠1.5至2升水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大量飲水有助於腎臟排出鈉、尿素和身體多種毒素,進而顯著降低罹患慢性腎病的危險。

6

戒菸

吸菸會減慢腎臟供血速度,流入腎臟的血液越少,就會損害腎功能的正常發揮。吸菸還會使腎癌危險增加大約50%。

7

不要經常服用非處方藥

經常服用布洛芬之類的非甾體抗炎止痛藥等常見藥物,容易導致腎損傷和腎病。即使腎臟相對較健康,也最好只在緊急情況下服用止痛藥。

如果需長期服用這些藥物應對關節炎或背痛等慢性疼痛,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換一種不會傷害腎臟的鎮痛方法。

8

高風險人群常做體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