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去世皇后竟然沒哭,一小官提一建議,大臣照辦後皇后立馬大哭

大家都知道漢朝延續三百多年,是秦朝的好幾倍之多,漢朝能夠延續這麼長久,其實跟開過皇帝劉邦的遺囑不無關係,其中在《史記》的《高祖本紀》、《呂太后本紀》中都有對劉邦遺囑內容的交代,從遺囑中確實可以看出劉邦確實是一個思維縝密的皇帝。

皇帝去世皇后竟然沒哭,一小官提一建議,大臣照辦后皇後立馬大哭

在《史記.呂太后本紀》中有這麼一段記載“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這是漢朝劉氏能夠延續三百多年的基礎,那麼為了做到這個,漢高祖劉邦是如何計劃以及實施的呢?在《史記.高祖本紀》記載了一段很有趣的對話,我們不妨把它看成是劉邦最後的遺囑吧。

呂后問高祖曰:陛下百歲之後,蕭相國既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劉邦其實對於自己死後漢朝如何繼續穩定發展早就已經有了打算,計劃可謂是環環相扣,絲絲入縫,給漢朝後續發展指明瞭道路。

皇帝去世皇后竟然沒哭,一小官提一建議,大臣照辦后皇後立馬大哭

公元195年,也就是漢高帝十二年,劉邦已經病重臥床,呂雉作為正宮皇后,便來到劉邦床頭詢問情況,一個是為了查看關心劉邦病情,一個自然是想問劉邦百年之後朝堂如何打算,於是就有了史記上的那兩段話,呂雉首先拋出了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就是蕭何相國如果不在了,陛下要是百年之後,誰要能接替的位置呢,這裡可以看出呂雉是十分聰明的,她以相國的問題引出劉邦對自己後事的看法,而且相國在當時漢朝位置十分特殊,這個官職是百官之首,是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上萬人之下,這個位置的人只為皇帝服務,並且要管理百官,可以說問相國之職就相當於問以後百官如何變動。

皇帝去世皇后竟然沒哭,一小官提一建議,大臣照辦后皇後立馬大哭

劉邦自然是聽得出呂雉的意思,想想自己躺在病床上時日無多,其實早就有了打算,曹參早就是自己心中合適的人選,那麼曹參這個人為什麼會得到劉邦如此的器重呢?曹參曾經跟隨劉邦征討秦軍、項羽,是劉邦重視的擁躉,這是基礎,而劉邦之所以想重用曹參,卻不是因為這個,而是曹參這人好黃老之學,懂得進退周旋之道,符合劉邦心中對相國職位的要求。而曹參之後,依次是王陵、陳平、周勃,王陵雖然治國能力有限,但是這人極其有原則,在某些時候就是選擇掉腦袋,都不會放棄原則,這也使得日後呂后當道之後,在王陵這裡屢屢碰釘子,而恰巧陳平這個人詭計多端,善於迎合奉承,表面上都答應呂后,背後很多事情都要詢問周勃,這裡可以看出,劉邦的識人之準,劉邦善於用人絕非浪得虛名。

這裡面其實說白了就是各個官員能夠相互牽制,每個人能力不一樣,能做的事情也不一樣,最終相互牽制,達到平衡的局面,而且劉邦還提出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口號,也讓後世皇帝加強對異性諸侯的警惕,如此權衡之術自然能夠對漢朝的統治起到很大的作用。

皇帝去世皇后竟然沒哭,一小官提一建議,大臣照辦后皇後立馬大哭

劉邦死後,呂雉按照劉邦的遺願一一安排。看似這是一個最好的結局,但呂雉並非一個甘於平庸的女子,慢慢的將自己呂氏家族的外戚都一一提攜,但凡呂雉的親族都在朝中,要麼居於要位,要麼手握重兵。之前的老臣雖然心有不甘,但沒有一個人敢出來反對。就連陳平和曹參都為了自保,明面上都和呂后保持平靜的關係。都說暴風雨來臨前都是一片寂靜。或許呂雉也發現了自己的所做所為有所過頭,但能手握權利,掌控大權,已經矇蔽了她。

皇帝去世皇后竟然沒哭,一小官提一建議,大臣照辦后皇後立馬大哭

話說漢惠帝劉盈去世後,呂雉和大臣一起守孝,但是呂后未見半絲傷心也不哭。此時一年輕的大臣對陳平說: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身為宰相的陳平甚是不解。大臣便說道:皇帝剛駕崩,呂后最擔心的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有老臣發生政變。陳平聽後恍然大悟,立馬和周勃商量。後來一起覲見呂后,並提議將呂氏的三位小將都監管進爵。呂雉自此從漢惠帝去世到現在一直緊繃的心懸才得以放鬆,便在守靈的時候傷心的大哭起來。從這可以看出,呂雉更關心的是權利。

皇帝去世皇后竟然沒哭,一小官提一建議,大臣照辦后皇後立馬大哭

公元前一八零年,呂雉病危,但是在臨死前仍不放心,召集自己家族成員,並告誡他們,自己死後一定要把兵權抓住。家族中的一個年輕人有所不解便問為什麼?呂雉說道:當年漢高祖去世的時候留下的遺願誰還記得:非劉稱王,天下人共伐之。所有人才恍然大悟,不過就算呂雉再會把持朝綱,但她死後,周勃,陳平內心的憋屈總算可以得到釋放。不過還是顧慮到呂氏家族的龐大勢力,只能隱忍。不久後,劉邦的宗親後代終於按耐不住,發起了政變,當年的老臣子都一一響應,陳平周勃也不列外,忍受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還高祖的囑託。雖然在這次皇權的爭鬥中付出了很多的鮮血,但呂氏一族基本被剷除乾淨。自此漢朝有回到了劉姓的手裡。劉邦若泉下有知,相信也得以瞑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