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識人術

韋物主義:新商業觀察

馬雲的識人術

一位曾和馬雲玩過德撲的投資大佬告訴韋物主義,馬雲不管去哪,包裡一定會帶一本《道德經》,沒事就拿出來翻翻。

馬老闆喜歡玄學,所以和喜歡玩蛇、認女明星當乾妹妹的“氣功大師”王林也相識,這成了其名譽汙點,不過他不在乎,2013年夏天馬老闆發微博說:

“人類很容易以自己有限的科學知識去自以為是的判斷世界。科學不是真理,科學是用來證明真理的。過度的沉溺信仰和迷失信仰都是迷信,今天我們是後者。永保好奇:)”

馬雲在識人、用人這件事上,看起來也挺“玄學”的。

在阿里,用一個人,重要的不是看畢業院校、工作背景、硬技能等等科學的HR(人力資源)方法,而是要看這個人是不是“對味兒”。

當時馬雲已經拿到了軟銀幾千萬美金的鉅額投資,不是招不起名校和漂亮履歷的人,但卻招了一幫“泥腿子”。

馬雲常在阿里內部說的“聞味道”,就是穿越一個人的標籤和人設去看一個人。

阿里剛創建的時,沒超過500人之前,公司任何人馬雲都要見,親自面試,包括前臺接待,保安。

《道德經》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泥腿子也不一定沒人才,名校也不一定都是人才。阿里早期招的一個保安,花名叫楊過,後來轉行乾產品,幹到了阿里的產品總監身家過億。

韋物主義曾觀察過阿里中供系一位元老招人,他不會直接問你學校工作背景等,就像朋友一樣閒聊,判斷這個人的性格,然後問一些丈母孃問女婿的問題,家庭情況、身體狀況、成長環境等等.....

然後再加上一些外貌的判斷,看這人有沒有“福相”,基本上判斷這個人就八九不離十了。

想想,是不是中國丈母孃才是中國最厲害的背景調查HR?你交朋友會更看重他的學校工作還是性格和品德?找戀人是不是也看臉?為什麼招人就不能用這些評判呢。

管理本身就不是一種自然科學,而更偏向藝術。有時候通過簡單的七八條工作和教育背景就去判斷一個人,才是一種懶惰。

許多人的性格品行都藏在他的性格和家庭環境,甚至外貌中。畢竟在清朝避免我國被洋人瓜分的曾國藩也寫過一本奇書《冰鑑》,內容就是教你如何看相的......而曾國藩則被認為是晚清最知人善任的能臣。

阿里另外厲害的地方不但在於突破人設去看人,更關鍵的是讓這幫“平凡人”燃起來。不管黑馬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阿里核心創始團隊中,曾任阿里CEO的衛哲(馬雲是董事長)有名校背景、券商合夥人等漂亮的履歷,但他最近的演講卻說:“阿里不喜歡去名校招人,更喜歡聚集一群普通人一起做不平凡的事”。

馬雲的識人術

他並不是否定名校,而是深知許多名校的人都有自視甚高,拼搏動力不足。

你們身邊是不是也經常有大公司背景、名校或者海歸的、有些小才華小聰明的,瞧不上這工作,覺得那個事太low不體面的?

不是否定履歷好的人,但是不是越有“背景”的人越容易犯這種毛病?這是人性。

《道德經》曰: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馬雲厲害的是懂得人才的心理,阿里是降級用人的。

普通公司招月薪1萬的人,通常就在8000-10000裡面去挑。而阿里招一個月薪1萬的人,從3000-4000收入的人裡去找。讓人才來了之後有翻身做主人的感覺,成就感特別大,就會特別感謝公司給予的機會,特別有自驅力。

然而從8000塊的人裡挑可以給1萬塊的人容易挑,三四千的裡面,卻不容易挑到這個人。可是馬雲就要阿里HR部門幹這件難事兒,在從3000-4000收入裡面,挑出來一個你願意付1萬塊的人,大概要看三四十個人,一定會有的。

這樣的人才可能因為種種原因錯失了機會,現在你給了他一個機會證明自己,他肯定會拼命幹。

例如許多高考當年就差了幾分,從名校到了普通高校,不是他能力差,把他挖掘出來,可以培養出來。

不用簡單的標籤去判斷一個人,然後給這些“普通人中能幹不平凡事情”高於他們預期的機會,韋物主義認為這就是馬雲厲害的地方。

----------

韋物主義是深度接觸過1000+創業公司的前創投媒體主編、投資總監,用新視角來解讀新商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