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後MEC將走出孤島式的獨立應用階段

(馬秋月/文)5G來臨前夜,其網絡架構以及5G行業應用落地是關鍵。業內人士認為:未來5G將會採用通用數據中心雲化的組網方式,以區域、本地和邊緣三層的數據中心為基礎,來構建整個雲化網絡。

2020年後MEC將走出孤島式的獨立應用階段

因此,MEC是5G網絡架構中的關鍵一環,更是5G行業應用的催熟劑。

如何使MEC從孤島式的獨立應用變成一個完整的快速上線的行業解決方案,是運營商乃至整個行業都改思考的問題。預計2020年以後,MEC邊緣雲的應用將進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開放階段,同時也將進入非常好的良性生態。

中國聯通:2025年實現100%雲化部署

中國聯通是三大運營商中釋放信號最多,規劃最明確的。其MEC邊緣雲演進路標主要分四個階段,在2025年實現100%雲化部署:

第一階段為2017年9月-2018年6月為啟動規模試點,主要為COTS與Cloud OS軟硬解耦,Cloud OS與MEP同廠家部署,Edge-APP與MEP共平臺。2018 MWC巴展期間,中國聯通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啟動15個省市MEC邊緣雲規模試點。

第二階段為2018年7月-2018年12月主要4G按需商用部署,主要為COTS、Cloud OS、MEP、Edge-APP四層解耦部署,同時啟動邊緣DC機房資源準備工作。

第三階段為2019年-2020年為5G網絡試商用,啟動規模邊緣DC雲資源建設以及CU/UPF/VCPE等共平臺部署。

第四階段為2021年-2025年味5G網絡規模商用,2025年實現100%雲化部署,實現CU/UPF/VCPE/MEP/APP共平臺。

目前中國聯通已經成立了邊緣雲創新實驗室、擴大了合作伙伴隊伍(合作伙伴超過100家)、自主研發了Cube-Edge平臺、啟動15省市規模試點實現落地,探索MEC邊緣雲商業場景。

另外,在標準方面,中國聯通主導的《MEC Platform to Enable OTT Business》國際標準項目已經成功立項,獲得審核委員會全票通過。

中國移動:已開展MEC應用試點 要將MEC預製到5G中

從2014年ETSI成立MECISG開始,中國移動就積極跟蹤並加入,2017年中國移動發佈MEC白皮書。

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在10省20多個地市現網開展多種MEC應用試點。同時中國移動表示要將MEC預製到5G中,為此將從標準、技術、產業等方面發力:

在網絡部署方面,中國移動致力於分場景靈活部署MEC,同時基於5G規模試驗打造MEC商用能力。

在標準方面,目前3GPP聯合產業界主導相關標準制定,確保5G標準完備支持MEC,並保證後續增強。

在技術發展方面,中國移動致力於構建MEC核心能力,有力提升全產業價值,在邊緣雲平臺、邊緣網關、能力開放平臺、智慧網絡引擎四大方面全面提升MEC核心能力。

在產業應用方面,中國移動搭建醫療專網,部署無線CDN,網絡能力開放,實現邊緣智能化,用MEC讓醫療發展的更好;在實驗測試中部署車聯網邊緣雲。

當然還有重要的商業模式的問題,目前中國移動提供兩種模式——B2B和B2B2C的合作。通過邊緣雲平臺+無線能力支撐新業務+增值業務。

中國電信:5G MEC是運營商切入工業互聯網的重要技術手段

在中國電信看來,要把5G的網絡平臺和MEC平臺整體考慮,而且工業互聯網是MEC的重要場景,5G MEC是運營商切入工業互聯網的重要技術手段。

據瞭解,中國電信提出的5G MEC融合架構最主要是基於通用硬件平臺,可以支持MEC功能、業務應用快速部署。同時支持用戶面業務下沉、業務應用本地部署,可以實現用戶面及業務的分佈式、近距離、按需部署。還支持網絡信息感知與開放。最後是支持緩存與加速等服務及應用。

另外,中國電信通過MEC邊緣CDN的部署,作為現有集中CDN的延展,同時為多網絡用戶服務。未來中國電信將與現有CDN廠商合作,為其提供邊緣CDN部署資源與環境,降低部署成本與傳輸成本。

目前,中國電信進行了一些MEC的探索,例如打造邊緣計算開放平臺ECOP,構建邊緣雲網融合的網絡服務平臺及應用使能環境,推進邊緣業務應用創新發展。

但主要有三種部署模式:第一是點模式,面向大型商場、校園、博物館等高密度高流量高價值客戶,按點按需部署,提供緩存、推送、定位等;第二是塊模式,面向大型園區、工廠、港口等有本地數據中心和雲服務需求的大中型政企客戶,提供虛擬專網、業務託管、專屬應用等;第三是霧模式,面向需要跨區域、大範圍內給大量最終用戶提供就近服務的客戶,在省級和全國範圍內規模部署,提供邊緣CDN、存儲、行業服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