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2020,線下反攻年?

2020,線下反攻年?


■ 撰文 | 李華

與商業觀察家作者交流實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


在喧囂的2019年過後,2020年,中國商超零售市場將如何走?


《商業觀察家》總結了五個關鍵詞,但總體上,我們認為會有三個大趨勢:1、“燒錢”時代的結束。2、線下、存量勢力的抬頭與反攻。3、交易公平性與服務溢價。



燒錢


從2019年的發展來看,領頭企業,如阿里巴巴,“放棄”了易果,並“降級”了盒馬事業群地位。看起來,阿里對業務盈利性有了更高要求,而對“失血”越來越難以容忍。


初創公司層面,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還是線上線下一體,都有一大批燒錢鋪規模的生鮮公司倒下,鮮生友情、呆蘿蔔、成都尚作、秒生活等等。


更多的公司則在收縮,這個領域已經融不到願意燒的資金了,都在迴歸本質。“生鮮為王”、生鮮的高頻流量價值所帶來的大平臺“暢想”,基本冷卻。


全國龍頭方面,2019年下半年來,高鑫零售(大潤發)與永輝超市的股價表現,走出了一個“剪刀差”。高鑫零售因為同店恢復增長、與阿里融合後數字化轉型出成效(不用自己燒,合作降本),下半年迎來一路上漲行情,股價漲幅超過50%。


與此同時,永輝超市的整個2019年下半年,股價都在跌(跌幅超過25%)。因為市場對其要單獨投資架構的永輝買菜等數字化線上業務、永輝mini店狂飆擴張的盈利性有所擔心。看起來,二級市場對於目前階段下的“燒錢”容忍度,也是不高的。


各大頂級風投,對生鮮基本“投完了”。整個資本市場則面臨流動性問題,迎來“寒冬”。


基於此,《商業觀察家》認為,中國商超市場,燒錢的時代也基本結束了。


一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大家都看到,商超零售市場是個存量市場,增量空間的狹窄,那就沒有持續大燒的必要性了。


另一方面,中國正在轉型,由此也帶來對中國消費市場潛力的擔憂。可以肯定的是,粗放的低毛利外延增長是走不下去的,未來,我們必須向價值鏈中上游走。


所以,從現在這個時點來看,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要通過補貼、低價燒出一個大的流量數據平臺出來,可能性已經很低了。


保現金流、強調業務盈利性、提升服務能力,才是未來。



反攻


既然資本“寒冬”,不再燒錢,那麼,對市場會有什麼影響?


存量、線下就可能要反攻了。


為什麼大潤發整合歐尚、家樂福中國併購案、麥德龍中國併購案、重百混改等都發生在2019年?


面上是降本,並提升各自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但根本上,他們能做併購,是因為這個行業裡的一些領軍企業的轉型、升級,已經出成效了,已經要跑出來了,他們有優勢了。所以,可以去收購了,因為他們已經有能力對被收購標的資產帶來提升。


沒有優勢的時候,誰敢收購呀?自己都不一定能轉型成功,不一定能活下來,還背上一個需要轉型的,那不找死嗎?


所以,一方面,資本寒冬減少對線上等初創公司投入。另一方面,線下的轉型效果又出來了。像大潤發的到家業務現在就實現了店均日單900單與盈利,社區團購也在跟菜鳥驛站布大局等,2020年的線上銷售,計劃實現20%-25%的佔比,這不是反攻是什麼?


支撐線下反攻的動能還有:1、之前由資本燒出來的玩法與渠道,如拼團、到家、直播、分銷、群、社交、會員、營銷、數字化等等,經過這幾年的“教育”,線下也都開始學會了。一些企業的業務其實已經很出彩、很有生命力,學得很快。只是很多人沒注意到。


線上線下都得要、都得強則已成為共識。加上存量市場環境下,線下也需要發展,需要增長。所以,線下也會向線上要增量。


2、生鮮這個品類有門檻,需要技術。收益少、成本高。因此,需要時間來沉澱供應鏈能力和精細化運營能力。線下做了這麼多年有優勢。


關鍵一點也在於,線下的既有業務大多都是賺錢的。


3、反攻成本降低。經過資本這麼多年的市場培育與鋪墊,以及線下認知深化與融合,線下反攻的成本更低了。



整合


2020年,也是一個整合融合年。


在2019年諸多重大併購案完成之後,基本上,中短期內,市場內的大“框框”已經出來了。


該歸隊的都已歸隊,沒有單的了。接下來,就看各自內部的整合、融合進展與效果,誰能做出更好的價值。



服務


存量市場環境下,如果還要發展,動能在哪?


只能往價值鏈中上游走,因為單純的低毛利外延擴張,靠補貼做用戶量來發展,已經差不多快做完了。


消費者已經不缺吃喝,也有得是購買渠道。低毛利的外延擴張很難走下去。


必須通過更好的服務能力來獲取利潤,做大單客產值,涉足價值鏈中上端。未來,丟失一個用戶的代價會越來越大,因為沒有那麼多新用戶空間了。


看現在的拼多多,也是在大力提檔升級,發力品牌銷售。阿里則在加大力度做新品銷售和會員銷售。所有電商則都在做C2M反向定製——以消費者為中心構建流通。Costco也進入中國市場了。


所以,未來的市場,是一個存量升級的市場,是一個構建消費忠誠度的市場,是一個會員的市場,是一個能挖掘價值鏈中上游的市場。


那麼,服務能力就不能缺。


比如,做自有品牌,也是做你對消費者的理解與服務。做生鮮食品化,也是服務,因為食品即服務。還比如製造型零售、C2M反向定製,都是要實現更好的消費者服務能力,並從中獲取服務溢價,佔據價值鏈的中上端。



公平




既然未來的重點是做存量市場,是做存量升級。


那麼,公平性就更重要。


沒有公平性,交易就做不大。擺明了不對等,誰會跟你交易?公平之後,才看服務能力。


以前是有很大新用戶空間,這波用戶做不下去了,還有新用戶補上,打一槍換個地方。未來就沒有了。


所以,市場也會越來越透明,對消費者的保護會更加強化,零供合作越來越對等。


那種耦合型的、信息不對稱型的、蠻橫型的、缺乏誠信不在乎自己招牌型的、沒有售後型的。未來,都會逐漸被淘汰。


而只有市場整體公平性更好建立,對消費者的保護強化,中國的消費零售市場又將可能迎來新的局面與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