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時間

時間是非常公道的,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每人每天24小時不會多,也不會少。可是,花費時間後的效果卻有很大差別。有的同學整天埋頭苦讀,並沒學好功課;有的同學不僅功課學得好,習題做得多,玩得也痛快。這裡的關鍵有一個時間運籌的問題。科學地、合理地支配時間,是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究竟怎樣運籌時間,尚沒有固定的模式,這裡萬智老師為同學介紹幾個原則和實例給同學們參考。

★讀董老的惜時詩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

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輩更應惜秒陰。

這首詩是革命老前輩董必武在1959年8月24日專門為中學同學們寫的。

董老在詩中用“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個比喻來告誡同學們,學習中的困難時時有,處處有。就如同逆水而上的船隻一樣,不論行到哪裡,行到什麼時候,總會遇到逆向的水流。因此,一定要用大氣力向前撐,不能稍微鬆勁。只要有“一篙”鬆了勁,船就會被水衝回“千尋”。古人稱一尋為八尺,“千尋”,比喻很遠。“古云‘此日足可惜’”,用的是唐朝韓愈的典故。韓愈有兩句詩:“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嘗。”意思是,這光陰是很值得珍惜的,這酒是不足值得品嚐的。董老在此處借用韓愈的詩句來強調光陰的可貴。“吾輩更應惜秒陰。”“惜秒陰”是由惜分陰引申而來的。晉朝的陶侃說過:“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董老的意思是說,惜分陰還不夠,要惜秒陰。力求做到“惜秒陰”,這是運籌時間的前提。中學時期,這人生的黃金時代,是很有限的,我們要加以充分的利用,促使自己成才。

★運籌時間的三要素

運籌時間的第一要素是善於安排時間。善於就是要學會利用精力最好的時間來幹最重要的事,學會安排什麼時間最適合做什麼事。

少年大學生鍾揚就是一個善於安排時間的同學。他的愛好十分廣泛,每天做完作業之後,或者看課外書,或者練書法、學畫,或者背幾首詩詞,有時候還練練樂器、打打球。他總結經驗時說:“我從來不在那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花費半分鐘的時間。我以為真正浪費時間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到處嬉鬧,幹些毫無意義的事,這種人是拋費時間的浪蕩公子;另一種人除課本之外不看任何書、不幹任何事,看起來學習很專一,實際上學到的東西太少了,並沒有充分利用時間。”

運籌時間的第二個要素是學會訂學習計劃。計劃應該怎樣寫?寫哪些內容?這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格式。但是,有幾個要點必須掌握住。首先,要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訂計劃,這個計劃是自己需要的也是能夠完成的;其次,時間安排要明確;第三,計劃要達到的目標應明確、適中。有了這三項內容,至於用什麼方式表達出來,並不是很重要的。

吳向東同學15歲初中畢業後考取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下面是他第一個學年訂的學習計劃:

①認真學好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課外的時間學習英語和物理。

②課外英語學習分成兩條線:一是學習《英語900句》,聽校廣播臺的英語廣播,提高朗讀和聽的能力;二是每天至少熟記10個英語單詞,全年達到3000詞彙量,開始讀較淺的英語讀物。

③課外物理自學的主要任務是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主要是閱讀各種類型的物理小冊子,做閱讀筆記。

④每日作息時間,早晨6時起床,跑步20分鐘,背英文單詞25分鐘。上午上課。中午午休前看半小時英語。午休後到3時左右是自習時間,做作業、自習。6時吃晚飯。晚飯前體育活動40分鐘。晚自習到10時。隨著季節不同,時間稍作改動,但內容不變。

這個計劃有三個優點。

第一,針對性強。吳向東訂計劃之前,比較了自己的各門功課,相比之下,數學學習情況比較好,於是他把課外時間主要用於自己的薄弱環節——外語和物理上。

第二,時間安排具體。每件事要花多少時間,都作了具體的安排。

第三,目標明確。英語,主要是熟記單詞,目標是3000詞彙量;物理,主要是擴大知識面。

制定計劃最關鍵的一條是切實可行,要符合訂計劃者實際情況。這個問題抓準了,努力照著計劃去做,一學年下來,必定有較大的進步。

運籌時間的第三個要素就是要做到當天事情當天完。

許多中學生都有一個體會:訂計劃容易,執行計劃難。因而計劃訂的目標達不到,結果時間還是沒抓住。

按一般情況分析,不能按計劃執行的原因有三條:

第一,約束自己的能力差,計劃上已規定好某時間幹某一事,但到時候缺少毅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又去幹別的事了。

第二,時間不夠用。

第三,計劃規定的任務過重。

除了第三個原因需要修改計劃之外,前兩個原因,可以用一句話來解決:即努力做到“當天事情當天做完”。有些同學往往寄希望於“明天”,把今天的事情留下來佔明天的時間去完成。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連鎖反應,每天該做的事情都完成不好。所以堅持“當天事情當天做完”很重要。低溫物理學專業的研究生翁徵宇對這一點就很有體會。

小翁剛進少年班時,一天下午,他在教室裡做數學作業,由於題目的解法較繁瑣,加上室外有些同學在勞動,很熱鬧,弄得他心神不寧。注意力一分散,題目就老做不出來。越急,心越煩;越煩,題目越做不出來。他煩躁地把筆一扔:“明天做!”

當天晚上,小翁躺在床上,回憶白天的學習和生活,心裡非常後悔。他悟出了一個道理:“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做,並不是由於事難,而是由於自己缺乏毅力。”

小翁改正了自己的缺點,學習進步得非常快,提前一年考取了研究生。

★保持時間運籌上的彈性

古話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今天,無論幹什麼事,都應當保持時間運籌上的彈性,這樣才能有效率,才能持久。

列寧寫給他的妹妹伊里奇·烏里揚諾娃的信裡說:“我勸你正確分配學習時間,使學習內容多樣化。我很清楚地記得,交換閱讀或交換工作內容,翻譯以後改閱讀,寫作之後改做體操,閱讀有份量的書之後改看小說是非常有益的。”“不過,最主要的是不要忘記每天必須做體操,每天迫使自己做幾十種不同的動作,這是非常重要的。”

愛因斯坦在工作之餘,彈鋼琴、拉小提琴,還拿起望遠鏡遙望繁星點點的夜空。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青年時期得了頭疼病記憶力不好。醫生說是因為他用功過度,不注意休息,並詼諧地說:“一個丑角進城,勝過一打醫生。”醫生勸法拉第出去換換腦筋。於是,法拉第便去看滑稽戲,逛動物園,看馬戲表演,漫步名山大川。他漸漸地恢復了健康,繼續從事科研工作了。

在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少年大學生們的課間休息,內容是很豐富的。一下課,他們就到室外去活動,散散步,聊聊天,或者幾個人託上一會排球,很少有人趴在桌上看課本做練習。

也有的同學在上完數理化課之後,利用課間休息時間,掏出英語單詞本,讀幾個單詞;或者掏出一本精彩的小說看上一段,也是一種休息。這樣的課間休息就保證了下一節課的聽課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