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被草原牧民奉为救灾神

苏武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苏武牧羊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苏武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出使匈奴时,所表现出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苏武(公元前140 一前60年)字子卿,西汉时期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苏武乃将门之子,其父苏建,汉武帝时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封为平陵侯,后做代郡太守。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以中郎将身份出使匈奴。由于有人要刺杀单于未成,苏武受到牵连、被困匈奴。单于知道苏武有才干,多次劝降,苏武宁死不降。单于佩服他的坚贞不屈,可又无法让他归降,只好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荒无人烟的地方去牧羊。并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了小羊,什么时候你回汉朝。”

苏武被草原牧民奉为救灾神

苏武像

北海人烟稀少,荒凉寒冷,在茫茫的草原上,凡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蒙古包后面,都立着一根光溜溜的木杆子。据说那是苏武出使匈奴时带的使节(一种凭信物),在蒙古族人的心中,它就是苏武的象征。当年,在风霜雪雨吹打下,使节上的节旌早已被打掉了,只剩下一根光光的木杆,但蒙古族人民对这木杆十分敬重,不准外人随便走近它,更不许任何人随意动摇它。

苏武流放在这里,匈奴单于不给他饭吃,苏武只好自已开了片荒地,把他出国时带来的一点糜子种在地里。多年来苏武一直靠自己收获的糜子米煮粥度日。在被流放的日子里,他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不管是放羊打草,还是种田做活,他一刻都不离出使的节棒。随着岁月的流失,节棒上的飘带和旌球都磨掉了。当地的牧民见了都非常敬佩他。

苏武被草原牧民奉为救灾神

苏武牧羊图

有一年的冬天,北海地区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罕见暴雪,大雪整整下了三天三夜,有七尺多厚。人们无法外出,只能在雪底下掏洞出入,牛羊连冻带饿死去大半。牧民们因为缺少食物,生活非常艰难。交通断绝,又无计可施,只有死路一条了。就在这生死关键时刻,是苏武救了当地牧民的性命。他把自己几年来种植打下的糜子,全部拿出来碾去外皮,做成炒米分给当地的牧民,并教他们煮粥度日。正是由于苏武的接济,当地的牧民渡过了这次难关,牧民们都非常感激他。

草原上的牧民,为了纪念苏武,记住这救命的糜子,都在自家蒙古包的后面,立了一根光溜溜的木杆,象征着苏武当年留在身边的节棒,并把苏武奉为救灾神,常年供奉。

苏武被草原牧民奉为救灾神

草原风光

汉武帝死后,公元前81年,历尽千辛万苦的苏武,终于回到长安。当年他出使匈奴时只有39 岁,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年近花甲,汉明帝为了表彰苏武的功绩,封他为典属国(负责少数民和属国事务的官),并赏赐他许多金银财物。苏武不图富贵,他把皇帝赏赐的所有财物,都无保留地分发给了灾区的难民和穷百姓。苏武于公元前60年病故。百姓们都把他看作是救灾之神。汉宣帝还命人把他的像画在未央官麒麟阁,以此来祭祀苏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