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有多强盛?此国两任国王放弃王位,跑到唐朝当皇帝的警卫员!

现如今,提及中国古代历史,人们必定会将“强汉盛唐”显摆出来,脸上还会时不时地露出自信骄傲的表情。

汉朝到底有多牛气?我们可以从当年苏武被扣匈奴,对匈奴王说的一番话中可以窥见一二。

苏武出使匈奴,其部下参与匈奴内部谋反,由此苏武被牵连,当匈奴即将杀害苏武的那刻,苏武说出了这样的万丈豪言:“南越杀汉使者,被夷平成为汉代的九个郡;大宛王杀汉使者,他的头颅已被悬于汉宫之北阙;朝鲜杀汉使者,立刻遭到减顶之灾。”

匈奴王听了苏武这番话竟然不敢动苏武分毫,只得将其放逐北海牧羊。

除了赤裸裸的语言恫吓,汉朝使臣的所作所为堪称是当代般的铁血“兰博”。

傅介子孤单斩楼兰、陈汤矫诏杀郅支、常惠调军杀姑翼、班超深入虎穴灭匈奴使者,其结果导致楼兰亡国、匈奴郅支单于头悬北阙、龟兹震恐几乎亡国、匈奴使者130余人被汉使所杀......

汉唐有多强盛?此国两任国王放弃王位,跑到唐朝当皇帝的警卫员!

可以说汉朝无论是在政治影响力还是军事威慑力等诸多方面,后继者鲜有与之相比肩。

汉朝将军陈汤在大败匈奴后,亲手斩杀了郅支单于,而这也是历史上仅此一位被汉朝将军所杀的匈奴大单于,而陈汤更是在其后上表汉元帝的奏疏中写道“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句振聋发聩、石破惊天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至今余音绕梁,后世为之激愤。

可见,汉朝、汉人乃至汉民族,在当时放眼寰宇绝对称得上是“宇宙第一强悍民族”。

时间节点转入盛唐,唐朝自建立之初满血复活,由于实行“重武轻文”和藩镇节度使制度,汉人民族尚武的性格再一次被激发了出来,唐朝自建立至灭亡,自始至终时时刻刻都处于战争前沿,可谓是天天有仗打,月月有军情。

以至于初唐诗人杨炯感叹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可见唐朝当时“重武轻文”的社会环境和战争频繁状态。

那么唐朝在历史上有过哪些震慑万邦的对外战争呢?

唐灭突厥,三箭定天山;唐征吐谷浑亡其国,唐灭高句丽新罗臣服,唐征吐蕃,吐蕃分裂亡国,唐平契丹,契丹举白旗求和,唐征南诏,南诏请降......

唐朝通过一系列频繁的对外战争,将凡是敢于触怒大唐的周边国家频繁“亮剑”,直到打的这些国家亡国或求饶。

因此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就敬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汉唐有多强盛?此国两任国王放弃王位,跑到唐朝当皇帝的警卫员!

除了军事强悍,政治方面也极为清明,行政效率极高,以至于夜郎自大的倭国前后七次派遣遣唐使来天朝学习,并几乎原封不动地将唐朝政治、文化和建筑照搬回了日本。

如果说上述只是汉唐对外所具备的超强政治、军事影响力,还不足以彰显汉朝的强盛,那么在唐朝的统治下,周边小国又是一副怎样的心态呢?

当时在唐朝周边有很多小国,而在其中就有这么一个小国的两任国王直接放弃王位不坐,跑到唐朝当起了皇帝的贴身警卫员。

就这一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绝后的,即便是放眼世界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

那么这个仰慕唐朝的国家到底在哪儿呢?它就是位于今天新疆和田县的古于阗国。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中原一片混乱,大唐王朝岌岌可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西域于阗国王尉迟盛将王位传于了自己的弟弟,并亲自领兵,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战乱平息后,深情似海的于阗国王尉迟盛对大唐念念不忘竟然作出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决定:他留在了长安当起了唐朝皇帝的贴身警卫员!

按照于阗国的传统,尉迟盛的弟弟亡故后,应有尉迟盛的儿子尉迟锐来继承王位,可没想到尉迟锐这哥们却以自己的老爹尉迟盛为榜样,放弃王位,来到长安给唐德宗当起了警卫员!

在父子警卫员之后,于阗国又出现了唐朝的真爱粉丝,这个后任于阗国王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李圣天,因为他认为于阗是唐朝的属国,自己应该得跟着老大姓。

汉唐有多强盛?此国两任国王放弃王位,跑到唐朝当皇帝的警卫员!

不仅是姓名,他还将大唐的行政、建筑、衣着全部照搬回了于阗。

这种放着一国之君的王位不坐,却跑到别的国家心甘情愿的当警卫员的情况,在历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由此可见以大唐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周边国家,对大唐帝国是何等的仰慕。

大唐在他们心里始终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巅峰,他们只有匍匐于地、高山仰止,静静感受大唐光耀万世的万丈光芒。

现如今,国家逐渐强盛,“强汉盛唐”的中国梦也日渐走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舰已扬帆起航,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强汉盛唐”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