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一根毛就可以讓人再也不怕打雷

西方首列山系,有一座羭次山,山中有一種禽鳥,其形狀與普通的貓頭鷹一樣,但卻長著一張人的面孔,而且只有一隻腳,名字叫做橐[非/巴](tuó féi)。或許是這種異獸特別怕酷暑高溫,所以,常常是冬天出現而夏天蟄伏,它的羽毛有一種神奇的作用,如果人把它的羽毛佩戴在身上就不怕打雷了。

《山海經·西山經》:“有獸焉,其狀如嫋,人面而一足,曰橐[非/巴],冬見夏蜇,服之不畏雷。”

山海經中,一根毛就可以讓人再也不怕打雷

中央第三列山系,有一座騩山,山上盛產味道甜美的棗子,山北陰面還盛產㻬琈玉。正回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黃河。而水中生長著許多飛魚,這些飛魚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小豬,但渾身長著紅色的斑紋,這種飛魚也有著使人不怕打雷的作用(參考前面的橐[非/巴],應該是佩戴飛魚的鱗片吧),而且還具有抵禦兵器傷害的能力。

《山海經·中山經·中三次經》:“又東十里曰騩山。其上有美棗,其陰有㻬琈之玉。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中多飛魚,其狀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山海經中,一根毛就可以讓人再也不怕打雷

前面的橐[非/巴]與正回水中的飛魚,都可以“服之不畏雷”,而許多白話文,將前者的“服”翻譯為佩戴的意思,而後者的“服”翻譯為食用,除了這兩處,“服”字出現的頻率並不低,而且“服”的對象也是各種各樣,鳥、獸、花草樹木、石頭等等都有。

“佩”在山海經中連續使用了七次,分別在南山經出現6次,西山經中出現1次,而後才開始出現“服”,而且“佩”不再出現,呈互補分佈,所以,用“服”代替“佩”是有可能的。而“食”“佩”在文中有共用的情況,其次,在後文中“食”與“服”都有雜亂出現,所以,本文將兩個“服”字都翻譯為佩戴的意思。


[本文圖片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