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文物讓我們知道被司馬遷騙了多久,還在初中課文中出現

陳勝吳廣起義是初中一篇課文,“苟富貴,勿相忘”打動了多少人,但陳勝吳廣真的是因下雨誤期而起義的嗎?

說起農民起義,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陳勝吳廣,大雨失期,按秦律當斬。

一件文物讓我們知道被司馬遷騙了多久,還在初中課文中出現

這群人因為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既然左右都是死,何不反了他,或許能夠獲得一線生機,於是眾人造反,擁陳勝和吳廣為頭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大澤鄉起義。

劉邦也遇到了類似問題,他的做法是解散眾人,各奔東西,他自己逃到山上,亡命天涯。

一件文物讓我們知道被司馬遷騙了多久,還在初中課文中出現

但很多人因為無處可去,願意跟隨劉邦,這樣劉邦建立威信,拉起了隊伍,最後經過一番運作,奪去了江山,成為西漢開國皇帝。

《史記》對此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大家對此也都深信不疑,但是,睡虎地秦簡的發現,徹底改變了這一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常識。

一件文物讓我們知道被司馬遷騙了多久,還在初中課文中出現

睡虎地秦墓竹簡,又稱睡虎地秦簡、雲夢秦簡,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簡,其內容有很大一部分是秦始皇時期的秦法。

這些書簡是從秦朝一個叫喜的官吏墓中發現的,按照這些出土的的法律條文,像程勝吳廣他們這種因為大雨晚到幾天,根本不會殺頭,只是丈二十而已,這在秦朝,應該是很輕的處罰。

我們都被司馬遷給忽悠了,古代農耕文明是以人為本,國家實力很一部分取決於人口數,所以古代非常注重人口發展,像這種不可抗力因素也要殺人,豈不是自己削弱自己。

一件文物讓我們知道被司馬遷騙了多久,還在初中課文中出現

如果秦朝真的制定這樣的法律,那豈不是有點過分腦殘了。適當懲罰是可以理解的,為的是避免有人找理由故意拖延,但是如果沒有睡虎地秦簡,就算這麼簡單的事,我們也不會去費心思研究。

因為司馬遷時代距離秦朝滅亡時間很短,而且《史記》的真實性還是有口皆碑的,根本不會懷疑司馬遷故弄玄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