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對股市反轉影響不大,炒股的你不要自作多情

降準對股市反轉影響不大,炒股的你不要自作多情

關於降準的概念、歷史上對股市的影響,網上已經有一堆了,可自己查詢。降準說白了就是由於央行媽媽前期對各大行的褲腰帶勒的太緊,現在發現我們市場上的活錢不多了,就鬆鬆孩子們的褲腰帶,讓市場上的錢多點,但是錢是定向專用的。錢多了轉來轉去,最終還是會有部分流向股市和房市,對股市和房市來說是個利好,也僅僅是利好,並改變不了市場的趨勢。

2008年兩次降息降準、2011年的降準、2014年的兩次降準、2015年的兩次降息降準、2016年的降準、2018年的降準,市場有4次當時沒有做出反應,反而繼續下探新低,說明降準對市場的影響並不是迅速的,也並不是決定性的。這也決定了降準並不是你短線或者中線建倉的標準理由和依據,再者說2015年之前也是經歷不止一次的降準,2018年整體的資金流動上來看,下半年也有很大的可能再次出現降準。每次降準的推出,國家整體層面的,絕對不會只是考慮股市,千萬別自作多情,市場自己的原因需要自己去解決,前幾次降準後,股市的反映包含著當時面臨的不同的情況,像熔斷、配資爆倉,這些都是市場當時面臨的具體情況,最後也是靠市場自己去消化解決,沒有經歷過的人,單純拿以前降準後股市的反映去套公式,這是典型的腦子進水。

週末降準消息宣佈後,週一市場高開,相信對很多人而言,這是很尷尬的,“追還是不追”?追進去容易被掛,不追又可能踏空。我的選擇是不追,因為降準只是一條利好消息,並不是市場反轉的關鍵,底部目前還未出現,市場上的主力資金也還在岸上觀望,沒有下水的痕跡,現在都是一些牆頭草的中小資金在折騰,一有點風吹草動,就爭相踩踏。這也是炒股時間較長的老手,始終感覺“老虎吃天無從下口”,找不到可以放心買入的板塊。

市場底還未出現,這是一塊區域,不是因為某個利好導致的點位,在這個區域內,資金不斷的磨合,不斷的試探,最終走出來形成向上的趨勢。這個是市場行為,是由多種因素組合成的,跟降準沒有直接的關係。

那麼如何去判斷市場底?一般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成交量的持續萎縮(不是某天出現的量坑,而是持續的地量),場內資金認命不在拋售籌碼,場外資金在觀望,這是雙方的拉鋸戰,場內交易的減少意味著底部初步建立;第二個階段是主要板塊開始橫向震盪,擺脫下降趨勢,開始少量的換手;第三個階段是中堅板塊或者前景較好的板塊開始放量,長線資金,也就是中軍力量進入建倉。以上三個階段,並不是市場都按部就班的去實現,但是這是一個大概的過程。

股市有且只有市場底,是一個區域,不是某個點位。當看到業績股被錯殺、當看到週期股開始輪動、當看到消費股節節開花、當看到芯片股前景光明、當看到基建股訂單不斷,這些才是股市反轉的根本,是出現行情的根本原因,而這些又將體現在趨勢和成交量上,帶動預期的一致性,帶動一波行情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