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爲什麼要堅持主見,還要學會獨處?謀不可衆

人類的本性中,有好劣之分,而劣的部分中,貪、懶、自私是佔了很大比例的。

不管好劣,其實都是自然的,誰生下來也不會就是聖人和惡人,都是在各自的成長過程中,形成了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並自我認定了標準,形成了三觀。

《道德經》作為一部中華文明的代表典籍,對這些現象的深刻了解,是空前絕後的,歷經2500多年的歲月滄桑,到了今天,還能為後人提供深遠的思想指導,散發璀璨的睿智的光芒。

東臺今天和大家一起解讀一段文字,看看這位兩千多年的聖人,怎麼看待處世和處事?

《道德經》:為什麼要堅持主見,還要學會獨處?謀不可眾

《道德經》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這兩段文字很有意思,第一段用母子的關係,說明本源與發展的關係。第二段說明應該要採取的態度和觀點。

翻譯成白話文:天下萬事萬物,有本源才會開始,所以本源是萬事萬物的母親。知道了母親的存在,就知道兒子的本質了。知道了兒子的本質,反過來遵守本源的規律,才不會悖行逆施,遭受禍害。

堵塞與外界接觸的窗口,關閉門戶,終生都不會勞累奔波。而打開這些窗戶門道,熱衷於這些事物,終生都不會得到安寧。

能夠認識到細微的,叫做明白。能夠守護柔弱的,叫做強大。用這種光芒的智慧,達到了然於心的境界,才不會造成重大的失誤,導致災禍,才能成為一種常態。

《道德經》:為什麼要堅持主見,還要學會獨處?謀不可眾

說實在話,沒有細讀過《道德經》的人,或者沒有人生感悟的人,看這麼一段文字,真是一頭霧水,整個都會懵懵的。為什麼東臺會說老子的這段文字要我們認識自己,守護自己呢?

開始說到母子關係的三句話,是講萬事萬物的本源和發展,以及這兩者的關係。這種規律就把萬事萬物都包括進去了。

第二段的前半段說的是就是我們的做法了,為什麼要堵塞相互接觸的通道呢?為什麼這樣就能終生不勤呢?

我們知道,老子是非常重視“清淨無為”的,當我們每天不斷的去接觸不同的事物和觀點,又要把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傳遞出去,在這一來一回中,就容易迷失自己。人是很容易被身邊的人和環境所改變的。

有讀者朋友就會問,這種相互接觸不是很常見嗎?大家都這樣啊,也沒有看什麼壞處啊。

《道德經》:為什麼要堅持主見,還要學會獨處?謀不可眾

東臺的意思不是說要提倡不和外界接觸,相信老子的意思也不是這樣,而是說,我們在起心立意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或者我們在用自己認為比較合適的方法的時候,就要主動的排除掉那些干擾。

比如我們打一口井,一下子跑過來一個人說:這個地方不行,我們去年打了一次,打不出井水來的。於是,我們換一個地方接著打,結果又跑來一個人告訴我們:你們在這裡打井是不行的,這一帶的地下全是石頭,就算有水,水量也很少,不如換一個地方。結果我們又換,當然,還會有人來告訴我們,這樣打井不行。

如果我們都相信別人的經驗,相信別人的忠告,這個事,可能會要耗費和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歷,甚至有可能就打不成這口井了。

《道德經》:為什麼要堅持主見,還要學會獨處?謀不可眾

修道之人也是同樣如此,我們在做一些認為是符合“道”的標準的事,別人會跑來指點你,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你如果被影響了,按他的去做,可能就背道而馳了。

當然,老子也沒有說,完全不要聽別人的建議,他說了兩點非常重要的觀點:觀小,守柔。

觀小,就是注意觀察細節,觀察細微的變化。守柔,就是懂得兼顧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同時自己不要和別人激烈的對抗,不要別人一來說我們,我們就大發雷霆,而是柔性處理就好。

當我們做人也好,做事也罷,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又怎麼會做不好一件事,處理不好自己的人生呢?

所以綜合起來,就像曾國藩說的:謀不可眾,利不可獨。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須有自己的主見,認真仔細的對待,不被那些人云亦云所幹擾,才有可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